《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爭議 天主教會:盼代理孕母議題打住

▲天主教會認爲,「代理孕母」 是將孩子物化爲滿足成人慾望的商品。(示意圖/路透)

臺北訊

近期朝野三黨審議《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內容將「單身女性」及「同性永久結合關係之女性當事人」納入人工生殖輔助技術的適用對象,並就「代理孕母」制度是否脫鉤「人工生殖」修法進行激烈討論。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關注此議題,認爲法案內容與代理孕母議題涉及社會、醫學、倫理、家庭及宗教等多面向,發表聲明重申尊重人及生命價值,並呼籲政府及社會大衆重視婦女及孩童真正權益,盼代理孕母議題就此打住。

天主教會認爲,《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的立法要求,建立在人的私慾偏情中,只講求權利的行使,而不講求義務及責任的負擔。天主教會的婚姻及家庭核心價值,建立在由一男一女進入婚姻關係,並透過自然性愛結合而生育孩子所建立的家庭,除了「輸卵管末端卵子植入術」,其他的人工生殖技術,皆難以符合天主教會訓導。

此外,天主教會關注孩童的權益,認爲他們最適合生長的場域在於:有一對身心靈健全且願在愛中成長的父母,可以爲孩童的發育及情感成熟,創造合適的環境。然而,《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爲了迎合有心人創建的權利,而犧牲了無法爲自己發聲的孩童,可以自然在男女兩性差異家庭中成長的權利。

關於代理孕母議題,天主教會認爲,人工生殖對待胚胎的情況,在代理孕母中也同樣會發生,都是踐踏小生命的尊嚴,並將孩子物化爲滿足成人慾望的商品。再者代理孕母的制度也是破壞夫妻之間的尊嚴與愛情,物化女性身體自主權,對弱勢婦女及其家庭強行壓迫。

天主教會認爲,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多年來,天主教會積極推動「自然生殖科技」(Natural Procreative Technology, NaPro Technology),希望幫助許多婦女減少生理上的折騰,以自然科技成功孕育下一代。

天主教會無法認同《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也無法認同政府積極推動代理孕母的議題,但是天主教會願意支持政府幫助不孕症夫婦,而與政府合作積極推動符合各面向福祉的「自然生殖科技」,讓失去父母的孩子能有一個健全的家庭,並願藉由這樣的合作,讓社會能夠更減少社會問題,以及社會成本的支出,增加社會的安定與大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