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專利代理業務的挑戰及因應之道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及APAA Taiwan理事長陳和貴(前排左4、左5)與《2024年專利代理業務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與會貴賓合照;攝影:北美智權報 李淑蓮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亞洲專利代理人協會臺灣總會(APAA Taiwan)及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專利研究所於12月5日舉辦了《2024年專利代理業務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主辦單位之一APAA Taiwan表示,隨着近年來專利代理業務和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產業應用上,都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遂與智慧財產局、臺科大專利研究所共同舉辦此研討會,邀請專利代理業務與人工智慧各界相關領域之專家,就專利法公佈80週年回顧暨專利科技未來10年的展望、人工智慧對專利代理業務之影響、全球專利制度發展的觀察與評論,及新專利制度之實施與討論進行廣泛交流與討論。就以上4大議題,人工智慧的崛起及新專利制度之實施對專利代理業務的挑戰特別嚴峻,故特分別爲文報導。

在人工智慧(AI)迅猛發展的今天,專利代理業務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AI作爲一項技術,已或多或少應用於專利說明書撰寫、審查,侵權相關法律分析等不同環節,從而重新定義了專利產業的運作方式。然而,AI技術的廣泛應用所帶來的影響不盡是正面的,其帶來的挑戰複雜且影響深遠,需要從技術、法律與業務模式三方面深入分析,並探索因應之道。在《2024年專利代理業務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中,瑞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副執行長袁建中深入分析了AI技術對專利產業帶來的影響,並指出其未來的可能走向。

就法律領域部分,袁建中引用了Wolters Kluwer的市調資訊,揭示一般民衆及法律專業人士對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 的3點看法:

(1) 超過80%的受訪者同意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會爲研究工作和日常任務帶來變革性的效率。

(2) 62%的受訪者認爲,「是否能有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是一個關鍵,在未來5年內會將成功的律師事務所與不成功的律師事務所區分出來 (注:說白一點,就是能有效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事務所會持續成長,反之則可能走向滅亡)。

(3) 受訪者不太相信人工智慧會改變高階的法律工作:31% 的人同意有可能發生,50% 的人不同意。Wolters Kluwer調查對象認爲,涉及更多創造力和需要專業化的高階工作似乎不太可能被生成式人工智慧改變;然而,受僱於企業的律師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分歧。在企業受訪者中,有38% 的人不太同意此一說法,但同樣有38%的人有些認同。此外,有6%的人非常不同意,但也有6%的人非常同意。

從左至右:臺科大專利所所長兼教授管中徽、助理教授黃泰然、瑞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執行長袁建中、臺積電智財處處長熊誦梅、APAA Taiwan副理事長祁明輝;攝影:北美智權報 李淑蓮

就生成式人工智慧此項新興技術而言,其實法律專業人士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訊來判斷其對法律業的影響有多大,然而,會造成不少衝擊是肯定的。事實上,研究也證明了Gen AI可以輕鬆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可見一般資料整理、案例蒐集、及提供法律意見等基本法律工作難不倒AI。至於高階的法律工作,筆者認爲主要關鍵在於訓練,只要訓練做得好,勝任高階法律工作也是指日可待的。

AI能輔助的專利代理業務及帶來的挑戰

AI在專利代理業務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專利撰寫、申請、檢索與審查意見分析等多方面。對事務所而言,一方面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與精準度,但另一方面,也間接對專利代理人/專利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代理人/專利師需要能理解複雜的AI工具,並能有效解釋其結果,使其結果能運用於專利申請及法律分析服務中。

然而,AI的引入也帶來了數據治理和安全方面的挑戰。由於AI的運作依賴大量數據,如何確保這些數據的保密性與安全性,成爲專利業務中極需解決的問題。此外,AI生成內容的合法性和可靠性也對專利代理業務的規範化提出新的要求。有講者指出,假設事務所把不同發明人的發明內容、OA等資料全部倒進同一系統,很容易會引起泄密及抄襲問題。這只是針對事務所自己研發的封閉式系統而言,如果是丟到ChatGPT的開放式系統,發明的資訊便會成爲公開資訊,很有可能會因失去新穎性而被核駁。事實上,用AI撰寫專利說明也有觸犯著作權的疑慮,因爲ChatGPT很多訓練材料都是有專作權的,有時候直接複製貼上,事務所很難察覺;畢竟人類腦袋容量有限,不像電腦可以裝入那麼多材料及記憶。

帶來的契機及因應之道

另一方面,AI技術同時爲專利代理業務帶來了變革的契機。AI輔助的工具使代理人能將更多精力放在高價值任務上,像是制定專利策略和進行復雜的法律協商。此外,數位化和數據驅動的業務模式也會因AI技術的應用而日益普及,專利數據的動態分析和趨勢預測 (如FTO自由運營檢查、專利地圖、競爭對手專利動態分析)將可能逐漸成爲標準服務。此外,傳統的計費模式正在轉型,基於AI技術的固定費用和會員服務也爲專利產業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事務所也可以藉此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市場競爭力。

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專利代理人/專利師需要積極應對,強化多方面的職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代理人/專利師不僅需具備法律和專利知識,還需熟悉AI技術的基礎,並參與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此外,實施強有力的品質控制措施,確保AI生成內容符合法律和技術標準,是產業規範化的關鍵。代理人/專利師還需要適應產業的文化轉變,建立跨職能團隊的協作機制,促進技術、業務和法律團隊間的互動,推動持續學習與創新。

總的來說,AI的應用將成爲專利代理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不僅要求代理人/專利師提升專業能力,也需要產業制定清晰的AI應用策略,以平衡創新與規範的關係。隨着技術進一步成熟,專利代理業務應將目標放在更高效化、精準化和數位化的未來。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臺灣版) 編輯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0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