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硬件:現如翻蓋手機般處於關鍵階段
硬件從來都不是一項容易的業務。科技界許多備受矚目的失敗案例都是因爲產品在當時不合時宜。然而,過去的這一年對於硬件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因爲各公司競相弄清楚人工智能將呈現出什麼樣的實體形態。
在這場短暫的軍備競賽中已經有了傷亡。Humane 曾估值 8.5 億美元,卻未能驚人地達到其被炒作的高度。據報道,該公司正在大量虧損,其 AI Pin 的退貨量超過了購買量。還有 Rabbit,那個與熱門工作室合作設計的霓虹橙色的塊狀物件。在售出 10 萬臺後,這款小玩意兒讓早期採用者大失所望,他們想知道這玩意兒到底有啥用。
似乎人工智能硬件初創公司被下了咒,但更無趣的是,要把硬件的推出時機、外形規格和用戶體驗都處理好,着實太難了。
“硬件很難;很痛苦;很昂貴,”羅伯特·布魯納(Robert Brunner)在最近的快公司創新節(Fast Company Innovation Festival)的一次談話中說道。布魯納是工業設計工作室 彈藥 的創始人,該工作室曾參與包括 Beats 耳機和無處不在的 Square 讀卡器等產品的設計。他與 快公司(Fast Company) 的全球設計編輯馬克·威爾遜(Mark Wilson)和 Rabbit 創始人傑西·呂(Jesse Lyu)一起在臺上進行了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硬件在其艱難的早期階段之後走向何方的對話。
布魯納目前正在研發一款名爲 無限(Limitless) 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記憶助手”。他承認在構建人工智能硬件時需要特別考慮,但最終,它必須是人們想要使用的東西。“需要大量的技術複雜性,”他說。“有多個處理器,很多傳感器,真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呢。但對用戶來說,這並不重要……仍然是要把東西交到人們手中,讓他們不得不將其融入生活。”
事實證明,交付第一款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硬件產品是需要時間的。但布魯納和呂都一致認爲,要最終有所成就,必須儘早着手——尤其是在蘋果、三星和谷歌等科技巨頭都在人工智能硬件領域有所動作的情況下。
呂並未迴避自 2024 年春季推出 R1 以來所收到的反饋,客觀來講,對於該公司來說,當時推出產品的時機太早,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高期望。“對於批評,我直言不諱,”呂說。“實際上,我觀看了每一個 YouTube 報道,查看了每一條 Twitter 吐槽。我有一個 Notion 文件,我會依據時間戳進行記錄,‘哦,這個人抱怨那個,那個人抱怨這個。’
“事實是,早期的差評並沒有擊垮我們,對吧?”他補充道。
呂表示,當下每天約有 5000 人使用 R1,自最初發貨以來,他的團隊已經爲 R1 推送了 16 次空中更新。他把 R1 視作一款互動產品,並且認爲,如果硬件初創公司想參與對話,就必須接受不完美。“倘若你是一家初創公司,最好儘早發貨,就是這樣。”他說道。
在手機發展的早期,硅谷也經歷過類似的時刻。當時不清楚哪種款式會成爲主流,比如翻蓋手機、滑蓋手機、直板手機,直到 iPhone 上市。如今,人工智能硬件也處於類似的探索階段,布魯納和呂認爲,這種反覆試驗是一個必要的(雖然有些浪費)階段,爲的是確切搞清楚人工智能硬件的用途。
“我覺得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得勇敢,”布魯納說。“V1 版本時他們會掙扎,但 V1.5 或 V2 版本往往更成功。但你得先做出 V1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