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塌!從100億身價,淪落欠薪80人,馬未都終於不“裝”了!

前言

隨着當下短視頻的發展,大家在茶餘飯後,都會拿出手機隨手刷一下,在上面不僅能看到各個領域的“專家”進行傳道授業,還能領略到各行各業的大佬進行知識分享。

不知大家是否刷到過一位60多歲,慈眉善目的藏品收藏家,馬未都,號稱“收藏界的泰斗”,這樣一位身價百億的大佬,居然拖欠公司80位員工的工資,從慈眉善目到拖欠工資的行爲,徹底撕下了他僞善的面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百億身家

說起馬未都,如果不是前一段拒絕給員工離職賠償的熱搜,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但如果說起中國文學影視行業的佼佼者王朔,以及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相信大家應該都知曉,而馬未都則是他們當之無愧的伯樂。

有了解他的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百億身家是怎麼來的,他早年不過是一個寫書的,而且做藏品還是半道出家,到底哪裡來的資本。

其實在90年代,憑藉他那獨到的眼光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倒騰古董就能夠實現月入八萬的目標了,同時期自己編輯部的同事一個月只有幾百塊錢。

盛世看古董,亂世囤黃金,這句話在那個時代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同時期我們國家剛進行改革開放,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北京小到街頭巷尾,大到專門做古董的潘家園,到處都是藏品的天下,全國各地的藏家,大多會來到北京這一塊風水寶地進行買賣,當時的古董行當剛剛打開,可以說是有着無限的機會,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蕩產,皆在一念之間。

到1996年的時候,據說他收藏的各種各樣的藏品數量都有上千了,同一年,他在北京街頭創建了自己的藝術博物館,也就是觀復博物館的前身,據說此時的他都已經身價“百億”了。

隨着他在收藏界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大電視節目的鑑寶節目也是對他發出邀請,通過他對藏品的考究,向大衆介紹着藏品背後的故事,不管是字畫、瓷器還是玉石,在他的點評下都變的繪聲繪色,也收穫了批量的粉絲。

隨着近幾年短視頻平臺的崛起,馬未都把自己的主戰場也搬到了網絡上,通過視頻面對面的給大家科普,以及售賣藏品相關的物件。

欠薪80人

當看到馬未都淪落欠薪80人的消息時,相信大多人都是難以相信的表情,畢竟馬老師可是號稱有着百億身價的,貴爲“收藏界泰斗”,怎麼會因爲這點錢而被絆倒呢。

就在今年的5月31號,馬未都所控股的觀覆文化和小觀拍賣,突然發全員郵件告知公司要裁員80位同事。

而公司給出的理由,居然是依據“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這一項,這個理由大家表示並不能接受,而且公司並未對這個理由進行相關解讀,大家都是一臉懵,完全不知道突如其來的裁員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觀覆文化在截止裁員前一共有86名員工,此次裁員涉及到了其中的80位,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如果裁員人數在20人以上或者佔比10%以上的,需要提前30天向員工說明,待聽取意見後,才能決定是否實施,所以在法律上這次的裁員也是不被認可的。

市場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對於公司來說,裁員是正常的,但前提是要和員工進行溝通,並且在後期做好理賠工作,像前幾年因大環境因素,批量裁員的線上教育公司,雖然裁撤幅度很大,但並未造成不良的影響。

而馬未都的企業中,被裁撤的員工表示此前完全沒有溝通,雖然公司說是會在三天內會有相關人員與他們進行溝通,但截止到現在還未見到。

而這些被裁人員爲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是把這一情況提交到相應部門進行仲裁,但仲裁之後等到的卻是工資的停發。

正常情況下,公司是在每個月的6號發工資,但5月的工資並未在6月6號準時發放,而是推遲到了26號。

雖然推遲,不過好在發了,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正常發放了,對於那些提交仲裁的員工,公司稱,只有撤銷了仲裁,纔會給發工資。

正常單方面提出辭職,公司需要給予相關人員2N的賠償,但現在竟然用5月份的工資威脅員工,企圖就這樣矇混過關。

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明明是自己做的不對在先,現在居然還威脅自己內部的員工,更有甚者,有公司員工還提供了額外的聊天內容。

在聊天中,公司領導對員工稱,因員工提交了對公司的仲裁,所以要面對公司對他的上訴,未來員工可能要面臨8個官司,被網友戲稱“你在告我的時候,我也把你給告了”。

而當前最新的情況是,馬未都所在的公司一直都未正面給出迴應,而員工對其提出的仲裁將會在本月的下旬開庭,這場滑稽的表演具體會怎麼結束,也是吸引了大家的關注,畢竟是關乎到自身切實利益的。

不裝了?

爲什麼馬未都號稱身價百億,卻無法擺平這場勞動糾紛?說到底,成也藏品,敗也藏品。

馬未都是憑藉着“撿漏”快速使自己身價提升的,但古董因爲價值不菲,並沒有那麼好流通,特別是趕上這樣的一個經濟環境。

正如“盛世文物,亂世垃圾”所描述的,只有大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了,纔會有多餘的時間和金錢去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但當下的市場環境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情況。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相信馬未都也不會鬧到如此地步,正常他那一屋子的文物,但凡賣出去幾件就完全可以避免這場危機。

不過,也並不能夠一味的怪市場環境,其自身的經營也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早在2014年就被爆出觀復博物館爲贗品開證書的事情,而馬未都也一直未對此事做出迴應。

更爲直觀的是,馬未都所在公司在往年的618活動時,在短視頻平臺的古玩直播中,銷售額都是穩居前10的,但在今年的618中,甚至連前100都未能進入。

這就證明馬未都的衰落,並不全是市場的原因,市場多多少少會對大宗貨物的交易情況有一定的影響,但自己內部經營業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無論是內部原因還是外部原因,在出現問題之後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即便當下遇到困難無法解決,但也要有良好的態度,而不是這樣一聲不吭。

這個事情不管是在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是不允許他矇混過關的,之前“德高望重”的馬未都,居然變成如此樣子,難以想象,他還是王朔和莫言在文學領域的伯樂。

王朔和莫言的伯樂

馬未都出生在北京的一個醫生家庭,父母都是醫院的醫生,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優渥,家裡有很多藏書,濃厚的文化氛圍也爲他後續的興趣奠定了基礎,小時候的他特別喜愛閱讀,即使醫院裡晦澀難懂的《內科學》都能被他翻的捲了邊。

除了這些文學名著之外,他最喜歡的便是歷史,他認爲讀歷史就彷彿在和古人對話,而且他特別喜歡古代的藏品,他覺得每一件藏品,似乎都蘊藏着古人的意志和精神,這也爲他後續從事收藏行業奠定了基礎。

在上山下鄉期間,他在勞作之餘就喜愛文學創作,終於在他26歲的1981年,發表了自己的第一步小說《今夜月兒圓》,一經發布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小說完整版更是被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即使發行了500萬份,還是被喜愛的讀者一掃而空,後續據說讀者給他寫了一屋子的信,以表達對他文章的喜愛。

後來由於文學出衆就被調到了《青年文學》做編輯,正是同時期發掘了未來文學影視行業的頂樑柱,那個時候的馬未都可以說是已經小有名氣,而王朔正是他的小迷弟。

後來王朔帶着自己嘔心瀝血的小說《橡皮人》找到馬未都,等馬未都看完之後對其讚不絕口,但一衆同事則認爲寫的太漏骨了,影響風化,但在馬未都力排衆議之下,最終還是成功發表。

而後來證明他的眼光確實獨到,《橡皮人》成功獲得了當時衆多青年的追捧,後續便開始了王朔的開掛人生,而莫言也是馬未都在做編輯時發現的“遺珠”,將其優秀的作品得以問世。

後來幾人還在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爲“海馬影視製作中心”,希望通過自己的筆桿子,改變當時國內平庸的影視現狀。

當時海馬影視的陣容不可謂不豪華,隨便一位都是文化領域的頂樑柱,比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以及當代作家史鐵生等。

當時一度做出了轟動一時的節目,比如《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雖然陣容豪華,但文藝創作卻並非是作坊式的,只有拼勁,而沒有資本注入,是不長久的。

所以不久一衆人就散夥了,但也憑藉幾部作品的問世,有了一定的盈餘,這也爲他後面步入收藏圈奠定了基礎。

小結

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公司裁員本來並不是一件大事,但現在卻因爲沒有擔當意識而鬧的人盡皆知,即便這件事情過去了,後續的名聲又將如何挽回呢?

人無信不立,馬未都的這種行爲無異於自掘墳墓,現在的他終於“人設崩塌”,同時也告訴我們,對網絡上的人和物要保持一定的警戒,不要被看不到的僞善給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