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 學者籲闢中美特區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撰文表示,人文交流還是應該成爲中美關係中的一個特區。圖爲2019年大阪G20峰會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會面。(路透)
面對川普2.0到來,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撰文表示,人文交流還是應該成爲中美關係中的一個特區,應該受到保護,不能「政治化」和「安全化」。他也提醒,臺灣問題可能成爲未來4年的中美關係的挑戰之一。
澎湃新聞報導,中美人文交流能否持續,是川普2.0時代除經貿領域外最大不確定性之一。自川普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人文交流總體處於低迷狀態。
報導稱,孫成昊過去幾年在美擔任訪問學者期間也感受到中美人文交流受阻和持續低迷的影響,「美國國內整體對中國的興趣在下降,不僅僅是學者,也包括學生層面。」
孫成昊表示,人文交流一旦出現所謂「脫鉤」,在彼此都越來越不瞭解對方的情況下非常危險。
孫成昊強調,人文交流還是應該成爲兩國關係中的一個特區,應該受到保護,不能「政治化」和「安全化」。如果能夠保留住很多對話管道,包括一些合作領域,中美關係還是有一些積極面的。
他也直言,美方很多智庫、學者也不希望看到中美關係真的走向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中美關係不能掉進「冷戰」或是「新冷戰」的思維框架,中美關係也不應該是「一方全贏,一方慘敗」這樣的所謂終局。
展望未來中美關係,孫成昊認爲,中美關係未來可能面臨3個方面的挑戰。首先,中美經貿關係恐怕在川普第二任期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其次,臺灣問題也可能成爲中美關係未來四年的風險點。第三,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不過,孫成昊也說,在反制美國對中無理打壓和制裁行爲的同時,「我們還是要爭取在一些重要領域跟美國展開合作,比如禁毒等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