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長跑 外戰外行?

前不久剛結束的成都世大運半程馬拉松比賽,紙面實力最高的日本男隊,全員表現不佳,最終無人拿到個人獎牌,僅獲得一枚團體銅牌,落後於土耳其和中國隊。

日本女隊雖然北川星瑠憑藉最後階段的超越拿到個人金牌,但還是丟掉了團體冠軍。賽後關於日本選手“出國比賽就不行了”的說法,似乎再一次得到了印證,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回到比賽的主角,日本男隊這次半程馬拉松,實力最強的篠原倖太朗,來自長跑名校駒澤大學的他,也是今年箱根驛傳奪冠的成員之一。並且在21.4公里的第三區,取得了並列第二名,成績是1.01.58,爲駒澤大學最終奪冠做出了貢獻。

他此前半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是2022年創造的1:01:01。而今年箱根奪冠之後,他又大幅提高了PB,在香川丸龜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以1:00:11的優異成績打破日本大學生半程馬拉松紀錄,之後4月份又在場地萬米比賽中,以27:43.13的好成績排名日本大學生歷史第四......

但這樣光鮮履歷,卻沒能像4年前的相澤晃一樣,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賽場上大放異彩,1:05:39的比賽成績和第六名的結果賽前應該很少有人能夠想到。

另一位拿到第四名的吉田禮志發揮比篠原稍好,但作爲日本大學生半程馬拉松歷史排名第二的選手,1:05:00的結果也與他1:00:31的PB相差甚遠。

至於他們爲什麼表現不佳,賽後也沒有得到更多反饋,想來無外乎就是不適應高熱高溼的比賽條件等等客觀原因,還有比賽經驗不足之類。

另 外土耳其和主場作戰的中國選手,在實力和比賽經驗上,與日本選手相比,並沒有紙面實力差距那麼大,這在之前的很多次比賽中都多次得到過證明,就算是 4 年前的相澤晃來到成都,也難說就一定能贏土耳其人。

吉田禮志等人對比賽結果感到遺憾的同時,也坦然接受現實,在日本國內也沒有掀起太多的波瀾,JAAF甚至全程沒有報道世大運田徑比賽,對選手和觀衆來說,這並不是一場重要比賽,箱根驛傳纔是,爲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做過多準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長距離項目在日本國內早已形成一種“自循環”生態,如果有能力征戰奧運會和世錦賽以及馬拉松大滿貫自然最好,更多水平沒那麼高的運動員,在國內也能發展的很好,有着相對完善的保障體系和上升通道。

客觀原因誰都有,比賽是公平的,僅從這兩位的表現來看,“出國就不行”也是成立的,雖然他們極少有機會在夏天出國參加半程馬拉松的比賽,耐高溫能力對於在冬天舉行的箱根驛傳來說,也並沒有那麼重要。

可縱向去比較歷史上的表現,就會發現也有不少“出國也還行”的例子。還說世大運,之前提到過日本隊在半程馬拉松這個項目上形成了事實壟斷,男隊之前三屆囊括所有獎牌,女隊也是之前拿到所有團體金牌。

並不是說日本的大學生長跑水平世界第一,這和世大運的特殊情況,以及日本大學生路跑運動,主要是驛傳這種競賽的興盛有很大關係。

橫向比較本屆世大運其他田徑項目日本隊的表現,“出國就不行”的說法也同樣值得商榷。男子3000米障礙,菖蒲敦司收穫銅牌,男子5000米安原太陽銀牌,男子10000米山本唯翔銅牌,女子5000米山﨑りさ銅牌。

在世大運賽場上,這些場地項目日本隊並沒有半程馬拉松那種優勢地位,最終能拿到幾枚獎牌,這樣的表現不算很出色,但也不差。

綜上所述,僅就本屆成都世大運日本長距離項目來說,的確有人“出國就不行”,但要說日本選手都這樣未免就有點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了。

如果跳出世大運這種較低級別的賽事,在更高的世界大賽舞臺上,日本選手的表現如何呢?“出國就不行”又是否是普遍現象呢?

先看最近一屆世錦賽,2022尤金,遠藤日向在男子5000米第一輪跑出13:47.07,未能晉級決賽。田澤廉男子10000米位列第20,成績是28:24.25,伊藤達彥位列第22,成績28:57.85。成績和名次都不好,女子組幾位在東京奧運會上表現不錯的選手,也同樣發揮一般,“出國就不行”實錘?

所謂的“不行”,相信更多人指的是成績,因爲不少人看到日本運動員在國內經常跑出不錯的成績,擁有亮眼的PB,但一到奧運會和世錦賽的舞臺上,好名次拿不到不說,成績也與國內大相徑庭。因此總是揶揄這些人“出國就不行”。

最近20-30年,國際上中長距離項目大踏步發展,尤其最近幾年,發展速度想必有關注這方面的朋友都深有感觸。亞洲本土運動員有些項目,以前還可以在奧運會世錦賽上摘金奪銀,慢慢發展到今天達標已經成爲終極目標。

能參加奧運會世錦賽,能站上賽場就已經很不容易,也只有像之前王春雨和三浦龍司這樣極少數運動員,會期待能進入前八,或者內心對獎牌還有一絲幻想。

這就好比之前的蘇炳添,他的夢想就是跑進奧運會決賽,至於決賽能跑什麼成績什麼名次想太多也沒意義。

奧運會世錦賽這類錦標賽類型的比賽,對於長距離項目,成績本來也不說明什麼,有實力的選手爭的都是獎牌。夏天比賽成績不如平時也是非常正常的,不但日本人不如平時,其他國家選手也是這樣,沒人會在這種比賽中跑出什麼好成績。但沒人會說肯尼亞人出國就不行,也沒人會說美國人出國就不行。

碰巧東京奧運會在日本舉行,正好可以看看這些日本選手在本土的大賽上表現怎樣。事實證明主場優勢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包括馬拉松在內的中長項目,共5人進入前八,近幾屆奧運最佳戰績。但男子5000和10000就算在主場,表現依然不佳,可見有些時候不是出國纔不行,在國內依然不行。

之所以在國內成績好,PB高,是因爲日本有些比賽的辦賽目的,就是創造良好的比賽條件,讓運動員有機會創造優異成績。

他們會請來非洲裔外籍高水平運動員領跑,也會裝備時下流行的“激光兔”,還會把比賽時間設置成適合長距離比賽的時段。在這種比賽中跑出好成績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方面日本國內的做法值得借鑑。

亞洲在很多項目上落後世界是事實,“行不行”先不說,先能保證有機會“出國”。何巫呷就是近期一個成功的例子,這兩個賽季她完全進入美國競賽體系,不斷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最終得以憑藉積分參加世錦賽,這也是中國田徑隊,多年以來第一次有人能夠參加世錦賽女子5000米。世界田徑發展的潮流就是如此,順應潮流才能進步。

馬上開幕的布達佩斯世錦賽,雖然日本達標人數也很少,但憑藉之前創造的好成績,好幾個項目都有人憑藉積分最終得以參賽。

到時候不管是田澤廉還是遠藤日向,最終比賽結果大概率還是成績和名次都不理想,但至少他們憑藉努力還能有機會上去比一比,能夠參與最高水平的競爭很重要,而不是比不過就躺平擺爛。

除了場地賽,再來看馬拉松,和場地賽不同,馬拉松的生態裡,馬拉松大滿貫的地位對很多選手來說,並不比奧運會差,甚至比世錦賽還要高。川內優輝波士頓奪冠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老一輩女子傳奇運動員高橋尚子和野口水木沒人會說她們出國就不行。

就算是在馬拉松高速發展的最近幾年,在大滿貫賽場上拿到前幾名的也有好幾位,大迫傑兩次站臺,中村匠吾柏林第四,鈴木健吾兩次大滿貫第四等等。

但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2019年多哈世錦賽上,日本選手集體發揮不佳也是事實,東京奧運會大迫傑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挽回東道主顏面。

上屆尤金世錦賽遇到絕佳天氣條件,西山雄介跑出2:08:35的日本世錦賽歷史最好成績。但也不是每一位日本選手都能出色發揮,部分原因是國內競爭激烈,很少有人有機會多次參加世界大賽,普遍缺乏夏天比賽經驗等等。

已經舉辦了兩次的MGC奧運選拔賽,第一屆因爲奧運延期等原因,導致東京奧運會多位選手發揮不理想。但從長遠來看對日本隊奧運會表現和馬拉松整體水平的提高還是大有裨益。

很多人都聽說過,日本足球有個長遠發展計劃,大概就是說到了2050年,日本要舉辦世界盃並奪冠云云。

從最近的大賽表現來看,已經有人從最初的一笑置之,態度慢慢發生變化,儘管還是沒幾個人相信到時候真的能奪冠,但日本足球已經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也是客觀事實。

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2050世界盃奪冠,還有一個目標是2050年熱愛足球的家庭人口達到1000萬,這個可能是比奪冠更重要的。

和足球一樣,日本田協也早就公佈過一箇中長期發展計劃,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規劃有很多方面,在競技方面,其中一個目標是在2028年奧運會進入積分前八,培養150萬田徑相關人口。到2040年奧運會要進入世界前三,亞洲第一,培養300萬田徑人口。

不管是田徑還是足球,運動人口都是基礎,這個很好理解,沒有一定數量的運動人口,好成績就是空中樓閣。

也就是說日本田徑發展的目標是,在2040年超過中國成爲亞洲第一,你覺得今後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在未來與這個“出國就不行”的對手的競爭中佔得先機呢?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