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腐宅文化,正將黑手伸向中國孩子,線下實體氾濫防不勝防

引言

中國青少年應是什麼樣子的?李白有詩云:“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這個時代允許少年身上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但宅腐基、廢柴、萌妹、病嬌、攻受這些源自日本等國的外來詞彙,絕不可用來形容中國孩子。

日本的腐宅文化,各種擦邊商品層出不窮,對於中國少年,如果這不爲毒,那什麼纔是毒?

(日本線下的二次元商店)

一、資本介入亂象多,擦邊、飯圈、鄙視鏈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泛二次元用戶已經超過了5億人,核心用戶也突破了1.2億。

也就是說,二次元文化在中國已經不是什麼小衆文化,而是對社會、經濟甚至是科技層面都極具影響力的大衆文化。

我們都知道,某件事情一旦做的人多了,就會有熱錢涌入,接着便會有各種無下限的亂象爆出來。

(二次元產業線下活動)

一些商家和媒體爲了能賺快錢,開始藉着二次元來製造話題,並用非正規手段賺取流量,那些遊離於法律法規之外的所謂擦邊商品,就開始在網絡和線下實體店大行其道。

所謂的“萌、腐”文化,本身就帶有極強的“擦邊暗示”,於是,商家便堂而皇之地將各種露骨的畫面和情節,以及小羣體的所謂愛好,通過商品展現出來,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行爲方式產生極惡劣的影響。

對於三觀正在形成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潮流”讓他們難以有抵抗力,在不知不覺中就中招了。

尤其是一些在日本有分級機制的內容,更是成爲國內不少孩子追捧的對象。血腥暴力色情的內容,藏在各種網絡、實體店鋪中,家長平常根本接觸不到。

(過於暴露的二次元擺件)

而這種影響是的潛移默化的,甚至影響到了一代人的集體潛意識,就看中國如今的“白幼瘦”審美,就可知道,二次元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之深。

此外,隨着二次元羣體的不斷壯大,本來爲了取消一切的差別、等級、權利、隔閡和禁錮的小衆環境被徹底打破,飯圈化和規則化日益嚴重。

(有的cosplay服裝過於暴露)

由此逐漸形成無數封閉性的羣組環境,羣組中竟還分出等級,甚至出現了人對人的壓榨。並用所謂的愛好去磨滅理性、道德、認知,無節制地去攻擊他人,製造人與人、羣體與羣體間的對立,甚至做出違反法律的行爲。

此外,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理智的消費行爲,給普通家庭造成不該有的沉重負擔,也給社會資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費。

(排隊購買二次元商品的中國顧客)

更不可被接受的是,如今的二次元世界還存着極嚴重的鄙視鏈條。

當一種愛好成了某人鄙視他人和被人鄙視的依據,不僅極易造成青少年價值觀的畸形發育,還會塑造出越來越多心理脆弱、幸福感低、過於激進的孩子。

(漫畫中的腐文化)

二、日本生出的腐宅萌,不該成爲中國孩子的標籤

腐文化、宅文化以及萌文化,都是日本漫畫產業所催生的二次元文化的一個旁支,是日本特定經濟與社會環境的產物。

這些文化產生於日本失落的30年,是日本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的一種反應,更是日本年輕一代在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對未來抱有悲觀情緒時,產生了對現實的逃避和對“唯美”精神世界的過度追求。

(日本的動漫一條街)

也就是說,所謂的“腐、宅、萌”文化,是日本“窮”出來的的產物。從誕生之日起,它就帶有一定程度的自封性和排他性,表現出日本小衆羣體對幻想世界的“病態”執着。

日本二次元文化進入中國後,很快就蓬勃壯大起來,接着便是大量資本的涌入,開始了文化領域向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滲透。

也就出現了所謂的“腐宅萌”經濟、“腐宅萌”產業、“腐宅萌”商標、“腐宅萌”商品,甚至“腐宅萌”思維、“腐宅萌”語言、“腐宅萌”行爲等也開始自成體系

(中國某地的二次元商店一角)

“腐宅萌”開始闖進了中國年輕人的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和社交活動。

而人一旦認同了所謂的“腐宅萌”文化,就會沉溺於對某一類事物、人物、穿搭、行爲、表達的極致探索和過度追求,從而忽視對現實世界融入,無法與現實中人產生有效的溝通。

此外,日本二次元文化還創作出了一系列的標籤詞彙,對人的性格進行細分。

(病嬌的二次元女性形象)

只女生就有“腹黑,傲嬌,病嬌,崩壞,無口,三無,天然,治癒,強氣,恐男,僞男,兄控,中二,幽靈系和女王”等諸多類型。

當將這些標籤用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時,便將本該複雜多元的人給框死在了某個或某些標籤之下。

年輕人爲了貼合標籤,就會沉溺於對自己性格和形象的標籤化塑造上。

(二次元受衆對病嬌形象的cosplay)

用標籤化的思維去思考世界,用標籤化的語言去表達自己,漸漸拋棄了最真實的自我,難以達到與現實世界的溝通,無法獲得與現實世界的相互理解。

可是,這些標籤真的適合中國年輕人嗎,我看未必。

青少年接觸二次元文化,往往始於無聊,產生了對二次元某些元素的好奇。青少年可以藉助二次元文化,去發展自己的興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並以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很多孩子都會購買的動漫貼紙)

可一旦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將自己與外界對立起來,並混淆了幻想與現實、影響了正常學習與生活、激發了厭世的不良情緒,甚至開始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這種文化也就演變成了毒文化了。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與日本大不相同,不該將日本少數羣體的“避世”愛好,不加甄別地拿來爲自己所用,更不能將膚淺、單一的標籤一張張貼在中國孩子的身上。

年輕人不該給自己設限,中國孩子的眼裡,也應該星辰和大海。

(中國青少年)

三、除掉腐宅味,監管與本土文化應雙管齊下

有句老話這樣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外來的和尚之所以好唸經,不是因爲他念經念得更好,而是由於本土缺乏對外來和尚的准入機制和監管體系。

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是他國土壤孕育出的特殊文化,而在中國,天然就缺乏與之相應的准入機制、分級機制和監管體系。

除此之外,相應的社會規制、引導、反饋和監管也都沒有跟上,從而導致二次元文化不受約束向着各個年齡層進行入侵。

(二次元形象的演唱會)

青少年本就具有叛逆之心,何況二次元還在受衆與非受衆間立起一了堵牆,牆內和牆外存在着溝通的困難性。

牆外現實世界容易妖魔化牆內的二次元羣體,而牆內的二次元羣體,會對牆外現實世界存在越來越強的牴觸和反抗。

一般來說,青少年的亞文化一直都具有着邊緣性和顛覆性。

(動漫展亂象)

在沒有本土文化做支撐的青少年,也只能借用二次元文化來反抗所謂的“爹味教導”,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自由意志,並對於傳統的宏大敘事和偉光正形象進行各種顛覆。

也就是說,缺乏監管和正向反饋的日本二次元文化,極易演化成毒害中國青少年的毒藥。

而部分中國青少年之所以肯選擇“毒藥”來治癒自己,是因爲社會和家庭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鼓勵,再加上本土文化出現了斷層,不足以給到中國青少年充分的精神慰藉。

(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國外受追捧)

總得來說,要想除掉孩子身上的腐宅味,對二次元文化及其行業的監管要跟上,家庭對孩子的引導與關愛要跟上。

更重要的是,本土的文化產品、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新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