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登半島強震…臺僑醫師赴石川超過20年 援助物資盼成「善的循環」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後,許多臺灣人表達關切。深根當地的石川縣臺灣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文筆表示,他計劃向災區提供物資,希望盡一份心力。中央社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後,許多臺灣人表達關切。深耕當地的石川縣臺灣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文筆表示,他計劃向災區提供物資,希望盡一份心力,臺灣和日本在多次震災時都展現互助,這次也不會例外,希望形成「善的循環」。

出身高雄市旗山區的陳文筆在臺灣的大學畢業後赴日本、美國深造,目前在七尾醫院擔任診療部長。他熱心於促進臺日雙邊友好關係,擔任僑委會僑務顧問,以及非營利組織(NPO)法人石川縣臺灣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

這次能登強震發生當下,陳文筆趁着日本新年假期返回臺灣省親。他回憶,地震發生後,「電話響不停」。由於他與在地僑胞與留學生之間有緊密的聯絡網,第一時間忙着確認大家是否平安,隨後立刻啓程返回石川縣,同時也聯絡他熟識的石川縣當地官員,傳達臺灣樂意協助的意願,對方深表感謝。

陳文筆受訪表示,石川縣和臺灣關係親近,或許是日本和臺灣互動最頻繁的縣之一,像是打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就是石川縣人,石川縣和臺南市也因此建立情誼。

去年八田與一逝世81週年,烏山頭水庫舉辦追思紀念會,當時副總統賴清德、臺南市長黃偉哲,還有八田與一的後代子孫、金澤市長村山卓、加賀市長宮元陸,以及臺日許多交流團體都有出席。

陳文筆表示,臺灣是他的家鄉,人生的一半則待在日本,他對兩邊的情感都很深,不論哪一邊發生事故,他都同樣感到焦急。臺灣和日本都是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所以要互相幫助,希望形成「善的循環」。

他說,能登半島其實大地震不多,他來這裡這麼久,印象中的大地震僅有3次,近年可能因爲地殼變動因素,地震纔多了起來。像是珠洲市去年發生地震,雖然沒有像這次達到震度7,但也有6強,他們當時也有捐款,但「都沒有重建完成,又碰上這次強震。」

談到他待了超過20年的七尾市,陳文筆表示,這裡由於年輕人口外移、以老年人居多,加上風景秀麗,因此建有許多年長者照護設施,老人設施比率在石川縣中排名第一。但在發生地震時,這些老年人的移動就成了一大問題。

強震發生後,陳文筆的協會立刻討論協助物資,初步構想包括災區當下最欠缺的毛毯等。另外,由於協會內許多成員來自醫療界,像是醫師、護理人員等,後續可能協助到受破壞的家裡幫忙整理,或是去陪伴身心受創的年長者等,「應該可以幫到蠻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