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中國再度面臨清盤呈請 股價大跌25.7%
證券時報記者 張一帆
1月10日,融創中國(01918.HK)公告,公司收到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對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聆訊定於2025年3月19日舉行。10日收盤,融創中國股價收跌25.7%。
對於清盤呈請的可能影響,融創中國迴應稱,呈請可能導致本集團其他債權人要求加速償還所欠相關債務或採取強制措施。公司預計將無法在到期時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他境外付款義務, 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發行的美元債券項下的義務。
融創中國明確將極力反對呈請。“呈請並不代表其他持份者的利益,並可能損害本公司和其他持份者的價值。因此,公司將尋求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呈請,並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保障公司的合法權利。”融創中國董事會表示。
記者同步向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方面詢問有關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得迴應。
清盤呈請是香港法律體系下常見的追債手段,如後續經法院聆訊且下發清盤令,即宣告相關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本輪房地產行業調整以來,曾有大量房企遇到過類似情況,除中國恆大等少數企業之外,多數案例最終均獲撤銷呈請。
本次提出清盤申請的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信達”)通過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所有。中國信達作爲我國首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不良資產經營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其中不良資產經營是其核心業務。
在一年前,中國信達與融創方面還在項目層面有過合作,並被外界視作資產管理公司參與房企項目的併購及紓困的典型案例之一。2024年1月,中國信達曾出手收購融創持有的海南幸福城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及對應債權,該標的公司負責運作南麗湖壹號二期項目,彼時預計項目總貨值約19.97億元。
融創中國並非第一次接到債權人的清盤呈請。
2022年9月,債權人因融創中國未償還其持有的優先票據而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對融創中國清盤呈請,涉及本金22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
該清盤呈請至2023年6月獲准撤銷,隨後不久,融創中國宣佈完成了境外債務重組,並於當年11月20日正式生效。彼時,融創債權人約百億美元現有債務,被置換爲新票據、強制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融創服務的股票,其中新票據的期限爲兩年至九年不等,融創方面可選擇將初始期限爲兩年和三年新票據到期日延長一年。
在不到兩年之後,融創中國在2025年或正面臨二次境外債重組。近期有媒體報道,最快在3月份融創方面或將就二次境外債重組發佈初步方案。該報道援引債權人表示,融創中國方面告知或將無法按時兌付2025年9月到期的美元債,公司正在研究可替代的方案,但目前還未形成方案。
同時,融創中國還同步推動境內債務重組事宜。2024年11月27日,融創公佈了總額約154億元的境內債務重組方案,方案包括現金要約收購、債轉股、以資抵債、留債展期四種方式。記者獲悉,自該境內債務重組方案公佈以來,已有8只債券表決通過了重組方案的相關議案,2只債券尚未審議通過相關議案。
債務重組的本質是以“時間換空間”。業內人士認爲,融創中國在率先完成債務重組後再度面臨清盤呈請和新一輪債務重組,意味着對於出險房企而言,通過債務重組獲取寶貴時間後,仍需儘快恢復正常經營狀態,改善經營現狀,迴歸正軌。
剛剛過去的2024年,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71.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47.7億元下降45%,同期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幅度爲30.6%。債務方面,融創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爲1155億元。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爲,融創佈局城市基本是一二線核心城市,一二線房地產市場較有韌性,這些資產相對較爲優質。同時,融創仍保持較強的經營開發能力,2024年上海的融創外灘壹號院二期熱銷,三次開盤三次售罄,總銷售額高達約215億元,表明市場對融創的產品和經營開發能力仍然比較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