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怪癖”?曾慶存“摳書”技能大揭秘 |博物館探尋記
物館
中國科學家
編者按:
5月30日,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對公衆敞開大門,這不僅是科學的殿堂,更是一座傳承智慧與探索精神的燈塔。
在這裡,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歷史,都訴說着一位位科學家無私奉獻的故事。他們以國家的興衰爲己任,以人類的未來爲使命,無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
爲慶祝博物館正式開館,特策劃“博物館探尋記”系列圖文,每期爲大家講述一件展品背後的故事。
大氣科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有一個“怪癖”。
他那些寶貝書籍,常常被他精心地“摳”得面目全非,彷彿是在進行一場獨特的科學實驗。
難道他是在寫匿名信,或是像諜戰片裡那樣,需要傳遞什麼秘密信息?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爲他在投稿時,擔心非專業領域的編輯會認錯那些複雜的公式。於是,他選擇了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從書中剪下公式,小心翼翼地貼在給出版社的手稿上。
而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或許是源自老一輩科學家的言傳身教。
曾慶存提到,有一次,他和我國氣象學泰斗葉篤正先生一起去參加一場國際學術會議。
“葉先生要做一次報告,給他規定的時間是15分鐘。他在房間裡一遍遍試講,可以做到10分鐘講完,留5分鐘提問。”
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葉篤正告訴他,經過一夜反覆思考,演講時間可以控制在8分鐘。“嚴濟慈先生曾經要求我們講課時要爛熟於心,從開講到結束句句連貫,沒有一句廢話。葉先生做到了。”
前輩們的這種認真、嚴謹的態度,像一座燈塔,指引着曾慶存不斷前行。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將這種精神融入科研工作中,還作爲導師,把這種態度傳遞給他的學生們。
“勇敢、嚴謹、堅韌”,這是曾慶存常常掛在嘴邊的六字箴言。他這樣告訴學生:“不勇敢就不能創新;不嚴謹就會根據不足,爲錯誤開了門戶;不堅持就可能到達不了循此路本來可到達的正確的地方。”
現在,當你回看這本被曾慶存“摳”過的書,或許眼前會浮現起他手持剪刀,在書本上輕輕劃過,再將剪下的公式一條條小心粘貼的畫面。
下次當你翻開一本被“摳”過的書時,不妨想一想,這背後可能隱藏着一位科學家的嚴謹與執着。而你,是否也願意爲追求真理而付出同樣的努力呢?
參考資料:
[1]馮麗妃.氣象“老兵”曾慶存:爲國爲民爲科學[N].中國科學報,2014.01.12
[2]甘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曾慶存:科研無“小事”,過則勿憚改[N].中國科學報,2022.05.18
[3]燈塔傳承|曾慶存:讓天有“可測”風雲[OL].北京科協,2022.08.26
[4]曾慶存院士直言人生有遺憾,有件事要“寄希望於下一代”[OL].CCTV4《魯健訪談》,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