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9月譯著聯合書單,這套經典鉅著原貌重現

“譯著聯合書單”的前身爲“我是編輯我推薦”,自2018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介國內的優秀譯著類新書。書單由社科文獻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發起,力邀國內衆多知名出版機構和品牌參與,定期整理髮布,向讀者推薦有料、有趣、有顏值的翻譯作品。此外,我們也歡迎更多閱讀類自媒體加入到這項工作當中,期待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將譯著聯合書單建設成爲一個連接譯者、編輯、媒體和讀者的知識共享平臺,更好地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

影響了世界四代人的經典鉅著——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由人大、清華知名教授新注新譯,原貌重現。本書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視角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重點關注對人類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各種歷史運動、歷史事件及其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本書問世後受到著名歷史學 家湯因比和巴勒克拉夫的高度評價,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於世,影響甚廣。第7版融入時新的研究成果.新增數百幅圖片,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系上更加完善。

一部影響世界四代人的全球史!∣

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

[美] L. S. 斯塔夫裡阿諾斯∣ 著 王皖強∣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4年7月

“全球史”的開山之作,影響四代人的全球史經典著作。該書出版近60年,近期推出全新譯本,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王皖強教授和清華大學歷史系劉北成教授聯手翻譯審校。

《全球通史》創新性地採用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視角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重點關注對人類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各種歷史運動、歷史事件及其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北京大學出版社媒體運營包麗娟推薦

公號ID:pku-press

首部用英語撰寫的關於司馬光從政和思想的著作∣

北宋政治與保守主義

司馬光的從政與思想(1019~1086)

冀小斌 ∣著 彭華 ∣譯

索•恩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4年10月

司馬光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憑藉多卷本《資治通鑑》家喻戶曉,也因反對王安石新政而聞名。這是首部用英語撰寫的關於司馬光從政和思想的著作。冀小斌博士追溯了司馬光的宦海沉浮,分析了其保守思想的的優勢,爲讀者理解宋代錯綜複雜的宮廷政治和雄心勃勃的改革運動提供了新的視角。

索·恩編輯燕羽推薦

公號ID:thornbird2018

虛無主義對我來說什麼也不意味(意味着虛無)∣

虛無主義與崇高的後現代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一段艱難關係的歷史(故事)

[英]威爾·斯洛克姆∣著 張紅軍∣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4年6月

與主張虛無主義必須被克服的一般觀點不同,本書主張虛無主義是“我們唯一的機會”,它必須悖論式地保留於西方當下的哲學與文化中,因爲西方現代思想的本質是基礎主義,而虛無主義如果被根除,就會招致一種新的基礎主義,一種可能比第一次啓蒙運動更危險的新的啓蒙運動。這裡的虛無主義當然不是現代形式的虛無主義,不是那些相互指涉、相互否定的意識形態,如人道主義的虛無主義、反人道主義的虛無主義、獨裁主義的虛無主義、反獨裁主義的虛無主義等,而是後現代形式的虛無主義,是專注於虛無本身且自我指涉、自我解構的意識形態,因爲只有這種虛無主義才能逃離二元對立,從而逃離自身被指控爲虛無主義的宿命。

社科文獻營銷編輯張思瑩推薦

公號ID:ssapcn

重組“二戰”時空框架,破除“歐美中心論”敘事

在全球背景下全面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

全球視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31—1953)

[英]安德魯·N. 布坎南∣著 張士偉 ∣譯

東方出版中心

2024年8月

本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了動態的、全球性的學術描述,嘗試重構傳統視角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區域與時間框架,真正破除“歐美中心論”,將區域視角放大至全球,重點包括在過往“二戰”史中時常缺位的亞洲、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戰爭進程及其互相交織的政治與經濟活動等,同時將傳統認知中的“二戰”時間框架擴展至1931—1953 年,將“二戰””歐洲戰場爆發前具有全球意義的區域衝突囊括在內,並將1945 年後亞洲戰場的局部衝突納入“二戰”敘事框架,對世界格局進行了更加系統的學術論述,對美國霸權作了較爲深刻的透視,並指明由美國主導的“二戰”史敘事存在較大的缺陷,1945 年後層出不窮的地區衝突就證明了美國推動建立的以其爲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失敗。

東方出版中心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orientpc

諾貝爾文學獎爲何授予美國流行音樂偶像?∣

鮑勃·迪倫爲什麼重要

[美] 理查德·F. 托馬斯∣著 張宏∣譯

譯林出版社

2024年7月

首部從古典學角度全面探討迪倫歌曲文學性的著作,爲將迪倫從搖滾名人堂引入古典詩人的萬神殿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本書中,開設了哈佛大學同名課程的教授理查德·F. 托馬斯要求我們反思:“是什麼造就了經典?”他雄辯地論證了迪倫的現代意義,同時爲讀者揭開了迪倫歌詞背後的秘密。本書將爲迪倫愛好者們揭示迪倫作品的深刻內涵,並徹底改變人們解讀這位民歌詩人的方式。

譯林出版社編輯張欣陽推薦

公號ID:yilinpress

一場穿越古今的里斯本文化巡禮,

回望葡萄牙帝國的興衰沉浮∣

海洋女王:里斯本的歷史

[英]巴里·哈頓∣著 馬雅 張崇靜 |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丨萬有引力

2024年8月

里斯本,這座擁有2000年曆史的葡萄牙首都,有過輝煌,也有過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發的海嘯、火災,給這座“被困在西班牙與大西洋之間”的古城負上了沉重的傷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個從災難的灰燼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國記者巴里·哈頓,以其對這座城市深切的愛、詩意而親切的文風,帶領讀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尋歷史遺蹟留給當代的線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國的今昔往事。

廣東人民出版社·萬有引力編輯推薦

公號ID:gravitare

從因紐特語到谷歌,一本書瞭解語言學的過去與未來∣

語言之問:從因紐特語到谷歌

[瑞士]雅克·莫施勒爾∣著 左百瑤 | 譯

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

2024年8月

“因紐特語中指稱雪的詞比其他任何語言都多”“法語是一門嚴謹、清楚、優美的語言”“自動翻譯的發明僅僅歸功於工程師”“短信影響了法語拼寫和語法的規範性”……從這些對語言的誤解入手,作者在最新研究的基礎上,邀請讀者重新去認識語言學的過去與未來,呼籲通過科學的方法去重新認識、思考語言,以及語言結構與語言使用的關係。作者將最新的重大發現與媒體分析、語言哲學或論證理論融會貫通,輔以實證論證,旨在闡明我們每個人對語言及其使用的模糊認知。

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編輯推薦

公號ID:shangwusd

著名音樂學家塔魯斯金耗時三十載獨立寫就的

權威西方音樂通史∣

牛津西方音樂史·卷五:20世紀後期音樂

[美]理查德·塔魯斯金∣著 何弦 班麗霞 |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8月

著名音樂學家塔魯斯金以博古通今的一家之論,將西方音樂從源頭至今的故事娓娓道來,成就了享譽世界、屢獲殊榮的《牛津西方音樂史》。

在最終卷中,塔魯斯金對二戰結束以來的偉大作品作了深刻剖析。電子音樂和計算機的影響,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興起,後現代主義的到來以及安德森、佐恩與亞當斯的現代音樂,也均在研究之列。憑藉對歷史、文化、政治、藝術、文學和音樂之交叉作用的全景呈現,成就了一幅現代音樂的立體畫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六點分社編輯王旭推薦

公號ID:Vihorae

中世紀極具價值的一部世界編年史∣

雙城史:迄至1146年的世界編年史

[德]鄂圖∣著 林中澤 | 譯

商務印書館

2024年8月

《雙城史》是中世紀著名史學家弗賴辛主教鄂圖撰寫的一部世界歷史,堪稱中世紀極富盛名的拉丁世界編年史。本書主要闡述了從創世之初到他生活時代的世界歷史的變遷,把世俗之城的勃興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經希臘羅馬文明,一直延續至他那個時代的基督教文明。通過這一古代中世紀人類文明中心由東向西的更替,世界歷史被描述成一個互相連接的整體,本書從而成爲第一部真正用哲學的方式對人類歷史做出理論說明和系統解釋的作品。

商務印書館學術中心文史室編輯推薦

公號ID:cpclassics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當代續篇,

透視拉美資源詛咒的真相∣

黃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發展歷程

[西]安迪·羅賓遜∣著 劉楚寧 | 譯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4年8月

“不發達並非發達的一個階段,它是發達的後果。”

1971年,《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問世,成爲拉丁美洲“60年代”集體記憶的沉澱。

在加萊亞諾寫下鉅著的年代,這片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都由殘暴的親美軍事政權所掌控。21世紀之初,“粉紅浪潮”席捲拉美大地,爲了消除貧困和極端不平等,“加速增長”成爲共識。在這個資源日益減少的時代,在這個資源無比豐富的大陸,出口原材料並由此獲取外匯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快途徑。

然而,歷史面臨着重演的危險。全球資本主義力量對拉丁美洲造成的破壞,不僅發生在經濟領域,也發生在對人類靈魂的踐踏上——傳統的“和諧生存”理念正消失殆盡。政治勢力交替,拉丁美洲的命運爲何依然如故?被切開的血管怎樣才能癒合?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cspbooks

每一個人都能從主人公涅朵奇卡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涅朵奇卡:一個女人的遭遇

[俄羅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陳琳 | 譯

聯合讀創|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4年8月

《涅朵奇卡——一個女人的遭遇》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與成長的經典文學作品。小說講述了孤女涅朵奇卡的成長故事,她在一個缺愛的家庭中長大,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她歇斯底里的性格,並使她無法區分現實與幻想。通過三段迥異的生活經歷,涅朵奇卡從畸戀、虐戀中擺脫出來,實現了自我覺醒,逐漸成爲一個思考深刻、性格獨立的人。

雖然這部小說因妥氏的流放而中斷,但其所蘊含的人性探索與心靈救贖歷程是完整的。陀氏以其獨具匠心的文學創作,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受困於家庭和社會桎梏的女性形象,同時也揭示了一個靈魂如何在苦難中尋求自我的救贖。這部作品不僅爲讀者呈現了人性的複雜性,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女性在破碎中追求完整的勇敢歷程。

聯合讀創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creadion

勾勒驅動整個德國觀念論運動的核心動機∣

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展:兼論宗教哲學

[英]安德魯·塞思∣著 邢長江 | 譯

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

2024年8月

本書是英國觀念論代表作家安德魯·塞斯撰寫的一部系統的德國觀念論史作品。在第一部分,作者詳細詮釋了他眼中德國觀念論的發展歷程,重估了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批判繼承康德哲學傳統時所展現出的思想價值。塞斯着重強調費希特在這個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梳理了當時英國學界在引介德國古典哲學時所形成的成果。第二部分則評論了從康德到黑格爾在宗教哲學方面的問題意識轉換。本書體現了英國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成熟把握,體現了當時英國學界對歐陸哲學傳統的獨特視角,也爲整個英國觀念論運動提供了一個足以關聯前史的思想座標。

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新啓文化)營銷編輯劉顯剛推薦

公號ID:gh_0c1241d1dc5e

“普通民衆如何變成納粹”的手術刀般剖析∣

納粹德國的形成

[加] 羅伯特·格拉特利∣著 姜去蕪 |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9月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的德國,是什麼促使愈來愈多的普通民衆接受納粹意識形態?

爲什麼德國人在沒有親身與希特勒打交道或閱讀他著作的情況下就接受了納粹主義的某些主張?因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創建一個經過種族選擇的“民族共同體”,以建立新德國的政治文化,尋求民族復興。這種共同作用在納粹德國的形成過程中迸發出爆炸性的能量,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希特勒成了一種思想、情感和目標的代表人物,他與成千上萬的信徒分享了這些思想、情感和目標。信徒們把“必要的領袖”的特性投射到他身上,在一個有着良好教育和文化底蘊的國家裡,數百萬人最終接受或迎合了充滿仇恨、殺意森然的極端主義信條。

上海人民出版社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spph_spph

如果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

能夠脫離人類完全控制我們的武器,

那會怎麼樣?∣

天才武器

[美]路易斯·A. 德爾蒙特 ∣著 俞蘇宸∣譯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24年9月

本書探討了人工智能在軍事武器系統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及這些相關武器帶來的倫理困境和對人類的潛在威脅。書中,作者考察了部署自主武器系統爲人類建立的優勢和可能產生的潛在威脅,提出了世界將如何受到它們的影響等關鍵問題。儘管使用機器人會減少衝突中的人員傷亡,但一個主要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應該允許機器在戰鬥中做出生殺決定。當戰爭只是一個技術問題時,戰爭是否會變得更易使人類接近毀滅?如果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能夠脫離人類完全控制我們的武器,那會怎麼樣?

書中運用生動的場景,讓讀者沉浸在致命的自主武器系統所帶來的倫理困境和生存威脅中,揭示了《終結者》和《我,機器人》等電影中的反烏托邦形象作爲天才武器在不久的將來成爲現實的必然性。最後,作者在歷史先例的基礎上更是提出了控制這場新的軍備競賽的具體建議。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推薦

公號ID:shkjwx

揭開英國君主制的神秘面紗,

回顧世紀女王的一生,

帶領王室走出現代困局∣

伊麗莎白二世

[德]托馬斯·基林格∣著 歷史獨角獸 溫玉涵∣ 譯

創美工廠

2024年8月

伊麗莎白二世是迄今爲止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長的君主,她見證了英國的種種變遷和世界的巨大變化。在這本精彩的傳記中,托馬斯·基林格講述了伊麗莎白二世一生的經歷,例如她小時候如何成爲知名人物,她如何與菲利普親王互補式地成爲一體。自登上王位以來,她歷經15位首相以及其他國家的許多政要。她以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外交技巧將英聯邦維繫在一起。經歷了數次現代化危機之後,她重新鞏固了英國現在的君主制。

創美工廠推薦

公號ID:cmgcds

一位美國人類學家筆下的客家“鄉愁”

一位老外的客家鄉村飲食文化∣

甘苦同食:中國客家鄉村的食物、意義與現代性

[美]歐愛玲∣著 沈薈 周珏 王君彤 | 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4年9月

中國已經從三餐不繼的困窘年代走到如今食物富足的幸福年代。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過去幾十年裡,中國農村地區正經歷着深刻的變化,人與食物的關係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本書作者作爲一名人類學家,憑藉在廣東梅縣月影塘等客家村落長達二十年田野調查積累的豐富記錄,探討食物在中國農村所扮演的角色,爲了解當代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縱使風雲變幻、人世滄桑,“聯結性”和“地域感”仍在中國鄉村社會發揮着不容小覷的重要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輯推薦

公號ID:sassp021

做終身成長行動派,當AI時代先行者!∣

終身成長(實踐版)

[美]伊萊恩·埃利奧特-莫斯克瓦 ∣著 陸霓∣譯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10月

針對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暢銷書《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的兩個概念——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本書提供了基於認知行爲療法的豐富案例和方法,以幫助你擺脫無益的、自我限制的固定型思維方式,並培養出成長型思維方式,從而讓你以鬥志昂揚的面貌迎接工作、生活、學習中的新挑戰,實現120%的潛能。

湖南人民出版社營銷編輯鄧瀟涵推薦

公號ID:hnrmcbs

從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敗問題

著名歷史學家葉文心、季家珍推薦∣

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美]史謙德 ∣著 李兆旭∣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丨思庫

2024年8月

在這部關於民國初年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謙德巧妙地抓住了當時“每天必開會,開會必演說”的現象,從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敗問題。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廣會館演講臺上的風波爲樞紐,分別追溯了唐羣英、陸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們的身份、地位、際遇並不相同,但共同的一點是,演說在他們的政治活動中都發揮着重要作用。雖然新生的民國陷於運轉不良的困境,演說本身及其帶來的反響也可能有種種問題,但政治領袖對民意基礎的依賴與日俱增,國民成爲政治權威的來源,說明共和的價值取向已經深入人心。從這個意義上講,辛亥革命並沒有失敗,只是在當時尚未完成。

江蘇人民出版社思庫編輯推薦

公號ID:Schoolsiku

啓發式的認知方式

語境中的設計人類學:設計的物質性和協作性思維導論

[英國]亞當·德拉

津 ∣

時典 郭建永∣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024年9月

本書廣泛探討設計人類學的領域,涵蓋了其關鍵方法、工作方式以及存在的爭論和矛盾觀點。書中將設計理解爲從根本上以人爲中心的活動,並主張設計人類學主要建立在協作和交流的基礎之上。亞當·德拉津(Adam Drazin)認爲,設計人類學發展中最重要的協作知識是啓發式的,這種知識源於田野工作現場與設計工作室之間的互動。本書各章節借鑑了物質文化方面的文獻,並列舉了大量不同項目和成果的實例。此外,本書還強調了設計作爲當代文化研究課題的重要性,對於人類學和設計學的學生、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來說,都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讀物。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編輯推薦

公號ID:jsmscbs

由一個島嶼的歸屬引發的兩大陣營的終極對決∣

決戰地中海

[意]亞歷桑德羅·巴爾貝羅 ∣著 史習韜 ∣譯

後浪

2024年8月

1571年10月7日,在勒班陀海灣內,密密麻麻的戰船遮住了黎明的曙光。奧斯曼帝國的龐大艦隊,即將在這裡迎戰由威尼斯、西班牙和教宗國三國艦隊組成的基督教聯合艦隊。這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海上大戰之一。

由一個小小的塞浦路斯島引發的衝突,在地緣政治、貿易競爭以及個人野心等各方因素的影響下,最終促成了一場東西方兩大陣營在地中海爆發的史無前例的海陸大戰。在這部大師級的著作中,亞歷桑德羅?巴爾貝羅教授運用了雙方留存的當事人書信和檔案,爲我們事無鉅細地揭示了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我們將可以看到當時雙方政治人物避免戰爭的努力、各國爲備戰付出的巨大代價、雙方將帥的運籌帷幄、聯盟中的爾虞我詐,以及這場殘酷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在作者筆下,這並不是一場西方視角下的重大勝利,他通過奧斯曼帕夏、威尼斯大使、西班牙海軍將領、羅馬間諜等多方視角,爲我們生動展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歷史場景。

後浪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hinabook

讀懂大唐世界帝國的表裡與盛衰∣

何謂唐代:東歐亞帝國的興亡與轉型

[日]森部豐∣著 馬雲超 |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9月

本書以廣闊的東歐亞世界爲舞臺,全面介紹世界帝國唐朝二百九十年的歷史。起於隋末大亂的唐朝,在十數年間陸續平定羣雄割據,並攻滅東突厥,唐朝皇帝被尊爲“天可汗”,建立起統治農耕、遊牧、綠洲等文明,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帝國。此後不斷擴展,臻於至盛,至“安史之亂”急轉直下,開始走上漫長的轉型之路。作者森部豐教授專攻粟特人研究,在現有政治史研究的基礎上,他從粟特人的遷徙、定居、建立勢力,參與並融入唐朝政治軍事活動着手,剖析了唐朝不同於既往朝代,能夠兼收幷蓄、開放包容的側面,以及伴隨體制變遷經歷的歷史性轉型,展現出一幅全新的唐代歷史面貌。

浙江人民出版社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zjrmcbs

南宋士大夫的世界,提供了看待宋史的另一角度∣

南宋吉州的士大夫與宗族、地域社會

[日]小林義廣 ∣ 著 盤媛 | 譯

崇文書局

2024年5月

南宋時期,江西吉州有“士鄉”之稱,誕生了文天祥衆多知名人物。本書選取了王庭珪、胡銓、周必大、楊萬里、曾三異、歐陽守道、劉辰翁、謝諤等吉州相關士人,從科舉、婚姻、生計、社交網絡等角度,探討他們及其家族如何在不安的時代奮進、存續。各章內容逐漸交織,構成一幅南宋士人階層的整體畫面。無論是待在家鄉,還是活躍於中央政壇,他們的視野都兼顧中央與地方,而非徹底的“地方化”。士人的轉變、宗族的組織化、地域社會的建構,都指示出了歷史的演進方向。

崇文書局編輯推薦

公號ID:chongwenshuju1867

要理解思想,就必須先忘掉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是什麼

閱讀柏格森能夠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在時間中思考: 柏格森哲學導論

[美] 蘇珊·格拉克 | 著 馮翔 孫小淳 |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 啓真館

2024年8月

本書精心挑選了柏格森的兩部著作《論意識的直接材料》與《物質與記憶》進行闡述,對柏格森的思想進行了較爲全面的闡述。本書探討了柏格森的生平、主要思想以及後來的哲學家對柏格森的解讀。通過對柏格森所處時代的科學發展背景的探討,作者首次揭示出柏格森的思想演變與他所處時代的科學發展的關係。柏格森在這兩本書中逐漸發展出了他與衆不同的時間概念,這個時間概念不是指的物理或科學時間,而是生命體的時間,也就是生命。柏格森哲學對其後的後現代哲學、當代的文學藝術理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則言簡意賅地用較短的篇幅展現了這—影響。

啓真館營銷編輯推薦

公號ID:qizhenguan-book

一部具有學術自傳色彩的著作∣

情識:意識的發明

[英] 尼古拉斯·漢弗萊 ∣著 李桓威 徐怡 張靜 |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4年8月

我們通常認爲,有意識的感覺對我們理解自我意識至關重要,但只有人類有這種感覺嗎?動物可能有類似的感覺嗎?機器也有類似的感覺嗎?尼古拉斯·漢弗萊在《情識:意識的發明》一書中爲了回答這些問題發表了許多與主流科學觀點背道而馳的看法,並首次對困擾科學家許久的“現象意識”提供了完整的介紹;進一步地,漢弗萊提出了一個相對激進的結論:情識的演化是爲了順應動物理解心智的需求,也就是說,作爲對有意識的感覺的說明,現象意識只存在於恆溫動物的腦中,從而成爲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專享特權”。

浙江大學出版社營銷編輯劉瑾推薦

公號ID:zupress

羅馬政治思想與制度研究領域的必讀之作∣

羅馬政治觀念中的自由

[以色列] 維爾蘇斯基∣著 何濤 |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4年8月

著名歷史學家維爾蘇斯基從古羅馬的法律、制度和文本出發,探查當時的羅馬人如何理解自由。在羅馬的語境中,自由首先是奴隸身份的對立面,自由也不是一種天賦權利,而是羅馬法律所賦予的公民權利的總和。全書涵蓋了從格拉古兄弟到圖拉真皇帝大約兩百年間的社會變革,試圖追溯羅馬政治領域中“自由”作爲一種觀念的本質與效力。維爾蘇斯基對羅馬自由觀念的考察,實際上也是對羅馬共和制的系統分析。因爲在羅馬人看來,優良的制度纔是確立和維持自由的工具,是“自由的堡壘”。

本書最初是維爾蘇斯基1946年在劍橋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後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並被譯爲德語、法語等版本,影響深遠。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學術分社推薦

公號ID:sdx_xueshu

集結六篇充滿異星吸引力和哲思表達的重要作品

上演搖擺於科技與美學之間的烏托邦式外星戲劇∣

芙洛拉·莫爾—— 一部外星故事集

[德] 保羅· 歇爾巴特∣著 張政 ∣譯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知了”品牌

2024年9月

本書集結了德國先鋒科幻作家保羅·歇爾巴特的六篇幻想奇特、充滿異星吸引力和哲思表達的重要作品,以驚人的想象力、詩意的筆觸和過人的理論能力,構思了一個個特點迥異的外星世界和生物種羣,展開了一系列關於環境與人、工程與藝術、自我意識與自由意志、“有生命的材料”與“無生命的材料”的哲學和科學討論,並且由此發展出一系列美學議題,其新穎程度和思維縝密程度都令人歎爲觀止,表達了對文明交流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知了”品牌營銷編輯劉珈沂推薦

公號ID:gh_3b1daf11123d

美國後現代詩歌鼻祖∣

楔子——威廉斯詩合集(第二卷)

[美]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著 傅浩∣譯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本書是被譽爲“美國後現代詩歌鼻祖”、普利策詩歌獎獲得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詩集,是大雅“威廉斯系列”詩合集的第二卷。全書共收錄威廉斯1935年至1949年出版的六部詩集共160餘首詩,包括《早年殉道者及其他》(1935)、《亞當、夏娃、城市》(1936)、《中斷》(1941)、《楔子》(1944)、《雲》(1948)、《粉紅教堂》(1949),除了少數修改、重複的詩未收錄,基本覆蓋了威廉斯這段時期所有重要作品,全面呈現詩人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總體面貌。

這些作品,一方面延續了其早期作品的特色,以普通人的日常語言、生活材料入詩,一如既往地突出表現畫面的色彩和事物形象的衝擊力,注重細節的捕捉及其獨特呈現帶來的詩意。另一方面,威廉斯天生是一個更真實的現實主義者,受西方立體主義等的影響,他進一步在詩歌形式、內容的結合方面進行實驗,有意識地用真正的口語入詩,注重詩行的發展、詞語的連接和變形,以此獲取意義的嶄新空間。在這一時期,威廉斯的很多詩作都是非真實與真實結合的結果,是兩邊的不斷互動。許多詩人對於威廉斯這一時期對詩歌語言和形式近乎癡迷的關注,將其描述爲對“反詩”的熱情,這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威廉斯這一時期的詩。

廣西人民出版社·大雅營銷編輯張凡推薦

公號ID:The-Original-Books

《西田幾多郎哲學文選》是西田哲學首次系統的漢譯∣

《西田幾多郎哲學文選》(全四卷)

[日] 西田幾多郎∣著 王向遠∣編譯

商務印書館文津公司

2024年7月

《西田幾多郎哲學文選》是西田哲學首次系統的漢譯,共分四卷:第一卷《純粹經驗與自覺》,是西田哲學早期理論原理方面的代表作,編譯西田哲學早期(1911—1923)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成名作《善的研究》(1911)全譯、論文集《思索與體驗》(1915)和《自覺中的直觀與反省》(1917)中的代表性論文的選譯;第二卷《場所與無的限定》,編選翻譯西田幾多郎中後期(1923—1945)在哲學原理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從“動者”到“觀者”》(1927)、《一般者的自覺體系》(1930)和《“無”的自覺限定》(1932年)中的重要論文;第三卷《行爲式的直觀》,收集選譯了西田後期哲學最具代表性的論文和著作序文;第四卷《藝術的成形作用》,收錄西田幾多郎關於美與藝術的兩種論著,包括論文集《藝術與道德》(1923)、長篇論文《藝術性的創作與歷史的成形作用》(1941)以及關於美與藝術問題的散論(1900—1940),是西田哲學在“美與藝術的世界”中的展開。

商務印書館文津公司編輯王璐推薦

公號ID:cpwenjin

全球歷史塑造現代科學∣

地平線:現代科學的全球起源

[英]詹姆斯·波斯基特∣著 孫亞飛∣譯

萬川 ∣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24年7月

本書是一部科學史著作,追溯了16世紀地理大發現至當代,現代科學誕生的過程。作者爲英國科學技術史學者詹姆斯·波斯基特(James Poskett),劍橋大學博士,現任華威大學科學技術史助理教授。詹姆斯的著作廣泛涉及全球科學和技術史,從17世紀的物理學到20世紀的生物學。他的研究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從印度的天文觀測站到澳大利亞的自然歷史博物館。2013年,詹姆斯入圍BBC新一代思想家獎,2012年,他贏得了英國科學作家協會最佳新人獎。譯者孫亞飛,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現任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出版《元素與人類文明》。

本書視野開闊、結構清晰、內容豐富。作者將現代科學誕生及發展中的重大時刻,置於全球歷史範疇,從而介紹了非洲、亞洲、美洲等地的科學理論的發展歷程,還原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科學家在現代科學發展過程中作出的巨大貢獻。作者摒棄了現代科學誕生的“歐洲中心論”,認爲其誕生於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與匯聚,爲讀者提供了一種認識現代科學的新的方式。

中國工人出版社萬川編輯推薦

公號ID:zggrcbs

牛津大學藝術史系教授力作∣

畫藝循譜:晚明的畫譜與消閒

[美]樸鍾弼∣著 江秋萌∣譯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4年8月

晚明時期,生活在浙江嘉興的文人、藝術家兼出版商周履靖出版了一系列圖文並茂的書籍,包括《繪林》《畫藪》等,成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綜合性畫譜。這些作品立即大受歡迎,其內容和形式被當代出版物廣泛襲用、傳播。本書描述了此類出版物如何適應大衆的文化品位與需求,並勾勒出畫譜作爲一種形式,如何滿足與塑造日益增長的讀者的情感,又如何從流行文化的標誌,轉變爲陳陳相因的圖文。當對文人品位的掌握程度,成爲衡量個人文化品位的標尺時,畫譜作爲現代早期中國的一種特殊商品,爲非精英的讀者提供了一種增加其社會資本的手段。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輯張箬溪推薦

公號ID:shanghaishuhua1960

現代世界誕生的關鍵政治時刻∣

權力的文化與文化的權力:舊制度下的歐洲(1660—1789)

[英]蒂莫西·C.W.布萊寧∣著 李文君∣譯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24年8月

1660年,“太陽王”路易十四親政在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在這至關重要的百餘年中,舊制由盛轉衰,啓蒙熠熠生輝,公共領域興起,民族國家登場。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蒂莫西·C.W.布萊寧在本書中探討了改變18世紀歐洲權力格局的文化革命。漫長的一個多世紀中,王公貴族以古典方正的建築、光輝崇高的繪畫、莊嚴肅穆的歌劇呈現權力的文化,公衆人民則在期刊、報紙、小說、圖書室、咖啡館中彰顯文化的權力,逐漸顯露的新生力量給既有秩序帶來了撼動根基的挑戰,也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面對紛擾與騷動,法蘭西、德意志與不列顛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最終走上了迥異的發展道路,整個歐洲就此邁入現代世界的新篇章。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輯推薦

公號ID:sbph_shsdsj

他畢生都在捍衛文學傳統的尊嚴和榮光∣

記憶縈迴:布魯姆文學回憶錄

[美] 哈羅德·布魯姆∣著 李小均∣譯

中信出版·大方

2024年8月

本書是文學批評巨擘哈羅德•布魯姆生前的最後一部著作,可以說是年近九十歲的布魯姆對他一生閱讀體驗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書中,作者遵循閱讀的記憶,選取了超過八十段他從小就熟記於心的經典作家的文本,爲讀者帶來精煉、睿智的解讀。

書中,布魯姆的論戰對象不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閱讀此書,就好比跟隨作者經歷一段從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讀者將有幸看到當代最偉大的批評家從文學史、藝術史、思想史上的傑出靈魂中汲取養分的過程。書中選入的西方經典自布魯姆幼年時代就縈繞在他心頭,至今它們依然鮮活:從《聖經》到莎士比亞與約翰生博士;從斯賓塞與米爾頓到華茲華斯與濟慈;從惠特曼與羅伯特·勃朗寧到喬伊斯和普魯斯特;從托爾斯泰與葉芝到德爾摩·舒瓦茨與艾米·克蘭皮特……其中不少作者他都在之前的著作中論及過,但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將它們重新加以詮釋,依然會給讀者帶來新鮮的觀點。

中信出版·大方編輯推薦

公號ID:citic-dafang

本期內容由索·恩、社科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譯林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讀創、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創美工廠、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後浪、浙江人民出版社、崇文書局、啓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文津公司、中國工人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中信·大方、澎湃新聞·翻書黨、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今日頭條文化頻道、中文學術聯合書單聯合發佈。

歡迎更多出版品牌加入我們的薦書活動。如有意請發郵件至:bianjituijian100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