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體:烏克蘭防線崩潰 俄軍佔昔「烏夏季大反攻」起點

2025年1月21日,烏克蘭第81獨立傘兵旅在靠近前線謝韋爾斯克附近訓練期間休息。(路透社)

瑞士大報新蘇黎世報(NZZ)報導指出,烏克蘭南部頓巴斯地區,戰局急轉直下,俄軍成功攻陷重要戰略城鎮大諾沃西爾卡(Velyka Novosilka),烏軍被迫撤離,付出慘重代價。外界對烏克蘭軍方指揮層提出嚴厲批評,認爲其決策失誤嚴重,大諾沃西爾卡爲2023年烏克蘭夏季大反攻,並且投入北約戰車的攻擊發起點,一度推進了數個城鎮,如今卻遭俄軍全面奪回。

2024月8月3日至2025年1月24日,頓巴斯戰線變化圖,比例尺10公里。(翻攝自烏克蘭國防部Deep State開源圖資/譯註:張威翔)

近來,烏克蘭東部多處防線接連失守,尤其是位於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又譯紅軍城)的主戰場,俄軍持續向西推進繞過紅軍城南面,切斷補給路線的威脅日益迫近。

除此之外,另一座重要城鎮察蘇夫雅(Chasiv Yar)也陷入危機,俄軍已控制其一半區域。該城由於地理位置關鍵,長期是烏克蘭重要防禦據點,如今卻瀕臨失守,僅存的建築幾乎全爲廢墟。

大諾沃西爾卡的情勢更加惡化。這座位於3條河流之間的小鎮過去是烏克蘭南部防線的重要支柱,阻止了俄軍的多次進攻。然而,在俄軍長期圍攻後,該地從上週開始遭到三面夾擊。俄軍先奪取當地的小型機場,隨後攻入核心住宅區,導致烏軍補給完全中斷。

俄軍已全面封鎖通往該地的交通要道,烏軍剩餘部隊只能嘗試徒步撤離,甚至需依靠臨時搭建的便橋穿越河流。重型裝備被迫遺棄,撤退過程充滿混亂且傷亡慘重。俄方消息來源聲稱,烏軍的撤退毫無組織性,且救援被圍部隊的嘗試均告失敗,類似於先前在阿夫迪夫卡(Avdeevka)和胡歷達爾(Vuhledar)的慘痛經歷。

這起失敗引發烏克蘭內部強烈不滿。 烏克蘭知名記者布圖索夫(Yuriy Butusov)指責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和負責頓巴斯的塔爾納夫斯基將軍(音譯,Olexander Tarnawski)犯下嚴重錯誤,認爲基輔當局未從以往的教訓中吸取經驗。

大諾沃西爾卡對烏克蘭而言具有特殊意義。2023年夏季,該地曾是烏克蘭大規模反攻的起點,西方援助的戰車首次亮相,並短暫收復數個村莊。然而,攻勢很快受阻,進展僅約十公里,隨後陷入僵局。如今,這些過去的收穫已悉數失去,反攻的希望化爲泡影。

俄軍的進展在戰略上,使其有望突破頓內茨克州南部,進一步威脅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