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遞交申請無果,邁越科技捲土重來

近日,邁越科技再次遞表港交所主板,華富建業爲獨家保薦人。據港交所記錄,邁越科技共有三次遞表記錄,分別是2021年4月30日、2022年4月28日和2023年1月10日,但都沒有成功,而本次爲公司第四次上市的嘗試。

據招股書顯示,邁越科技於2003年成立,是一家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商,專注於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研發,主營業務有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銷售硬件/軟件和獨立的IT服務等三部分,面向的客戶類型有終端用戶和IT服務商,面向的終端用戶所屬行業有教育、政府等。

四次遞表申請,執着於上市的邁越科技質量如何呢?來看看這隻新股的內容一見分曉。

01

教育IT“中間商”,但深度捆綁廣西

從業務端來看,邁越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銷售硬件/軟件和獨立的IT服務,主要爲教育、政府等行業服務。截至2022年末,公司80%以上的收入來自綜合IT解決方案。

從公司的經營模式上來看,公司更像是一名“中間商”的定位。公司會向硬件設備製造商、軟件開發商、IT支援服務提供商採購硬件和軟件,將其整合針對教育領域的解決方案後再向下游的教育機構提供服務,公司本身似乎並不進行產品或軟件的研發,這也導致了公司的整體的收入有所波動。

從客戶源來看,公司的絕大部分客戶是來自廣西的教育行業,其中較爲知名的有廣西大學、梧州學院等校園教育機構。而公司則負責向上述機構提供完整的IT解決方案,包括教育系統構築、教育媒體設備的集中採購等。

根據弗若斯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2年收入計算,邁越科技於廣西教育信息化市場及政府信息化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爲1.3%和0.08%。由於廣西本身的教育信息化市場高度分散,因此儘管公司在廣西有龍頭的定位,但面臨的競爭依舊較大。

02

經營收入存在波動性,業務毛利率表現尚可

從收入端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爲2.07億元、2.02億元、2.43億元及8641萬元,分別同比變動34.7%、-2.6%、20.5%及8.1%。其中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2023年至2023年4月底的收入爲1.89億元、1.69億元、1.98億元及497萬元。

單從年度收入來看,公司的主要收入有80%以上來自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但在2023年1-4月的收入情況中,IT解決方案服務站收入的比重爲57.6%,而2022年同期僅爲21.1%,整體收入情況並不穩定。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大多數收入在年內第四季度確認,因此業績在年內會呈現波動。

盈利端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個問題。2022年至2023年4月,邁越科技的淨利潤分別爲3943.8萬元、4628.3萬元、4905.6萬元及-1688.4萬元,這同樣是因爲公司的綜合IT解決方案服務的收入確認時間是在第四季度,使上半年收入表現不佳。

從毛利率來看,公司整體經營的毛利率較高,分別爲36.40%、49.01%、43.01%及19.13%;對應淨利率分別是19.05%、23.00%、19.78%及-193.55%。

費用端方面,公司的主要費用支出項爲行政開支,在銷售、研發上的費用支出均不算高。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募資意圖上有提及,募集所得資金將有一部分用於提升研發實力,擴張研發人員,後續公司研發支出有所提升。

03

現金流孱弱,經營持續面臨高槓杆風險

儘管在收入端,邁越科技的整體表現並不算差,但在支出項和資產質量上,公司卻存在不少問題。或受到疫情影響,公司近年來經營性現金流入微薄。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經營所得現金流分別是549.7萬元、667.5萬元、1011.4萬元,與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相比甚遠。

可能是疫情影響,自2020年以來,公司賬面應收貿易款項快速提升。2020年—2022年公司的貿易款項佔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是69.3%、79.8%、73.8%。截至2023年6月,這個數字達到了87.8%。同時,公司的應收款項的迴轉天數也在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4月,這個數字已經來到了2543天。

現金的減少使得公司在經營時需要通過銀行貸款來維持正常經營,而這變相導致了公司整體經營的高槓杆率。2020年—2022年,公司槓桿比率分別爲114%、92%、88.3%。儘管公司整體流動負債並不算高,但公司當前面臨的開支窘境卻相當明顯。

結合銀行負債來看,公司在2023年4月的時間點上,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銀行貸款爲6198.8萬元,而同期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386.4萬元。長此以往,公司在正常經營以及持續融資能力方面或將面臨不小的困難。

在募資目標方面,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完成新股發行後,將會把資金用於補充新項目的資本需求以及現金流,並提及了優化資本結構及通過償還部分銀行借款改善流動資金狀況的目標。若公司本次能夠成功通過聆訊,當前面臨的“用錢困境”或能得到緩解。

04

教育信息化熱潮開啓,能否更上一層樓?

如上所述,教育領域是公司主要攻略的行業,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隨着考公、考研等進入白熱化階段,教育信息化行業隨之燥熱,近年來疫情的衝擊和政策密集出臺也將教育信息化推向頂峰,公司能否頂住財務壓力抓住這一機遇?

據招股書顯示,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市場是強大的政策驅動型市場,逐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推廣教育信息化爲國家戰略,後幾年也頻繁進行了政策頒佈和更新。

據銳思諮詢顯示,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自2016年的2947億元增至2021年的445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9.9%,預計2023年達到5776億元的水平,市場需求和存量依舊有增長空間。

具體到廣西,在政策環境對教育信息化有良好趨向的情況下,2017年至2022年廣西的教育公共支出總額一直保持穩定增長,複合年增長率爲6.1%,預計2027年達到1983億元的水平。受政策紅利影響,2017年至2022年廣西教育信息化市場各業務收入均有所增長,預估2027年教育信息化市場的業務總收入達到205億元。

除去此前提及的市場份額外,公司還完成了在廣西大部分城市300個不同規模的項目。截至2023年6月,公司具有19個綜合IT解決方案項目,預期可獲得收入6360萬元。

本次上市,也是近年來廣西上市公司扶持政策的一環。若能夠通過上市獲得流動資金,緩解當前的問題,公司有望在政策支持下提升自身在廣西的市場份額,使營收更上一層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