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能源逐“綠” 發展向“新”
礦井之下,輕點採煤按鈕,設備自動運行,在潞安化工集團李村煤礦綜採工作面,一個將遠程控制、視頻監控、規劃開採、視頻分析等多種功能集於一體的智能化駕駛艙,讓綜採工作面實現設備遠程集中控制常態化,生產人員降低20%,生產效率提高15%。
礦井之上,晉能控股集團山西三元煤業智能化監控井下各項數據一目瞭然,實時更新、智能分析。隨着礦井主巷道5G基站建成投用,智慧調度指揮中心集控員可以和地下工作人員進行實時視頻對話。
井上井下,信息驅動,數據指揮,這是智能化建設給長治煤炭行業帶來的最大變化。
數智賦能能源革命。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智能化礦井20座,實施綠色開採礦井達22座,先進產能佔比93.2%,煤炭產業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不斷刷新。
作爲工業重要領域,煤炭產業的轉型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該市推進能源革命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和帶動着鋼鐵、焦化等行業的綠色變革。
當前,深入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是長治市推進能源革命,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工作。而工業廢棄物的處理,是工業企業面臨的第一道考驗。
傳統鍊鋼過程中會產生煤氣副產品,如果把煤氣放散,就會造成大氣污染,嚴重影響環境;如果把煤氣放散時點燃,便會造成資源浪費。在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富餘煤氣雙超發電項目將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負責人將這一項目稱之爲企業節能、減排、增效的重要法門:“該項目能夠最大限度把餘氣回收,通過先進技術使其充分燃燒,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可爲公司節約標煤9.2萬噸。”
而在山西華星科技有限公司,8萬噸/年廢催化劑等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以將煤化工產生的廢催化劑、銅鎳廢渣、含鋰廢渣進行無害化處理。山西華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洋介紹:“經過處理,可以得到鎢酸鈣、鉬酸、偏釩酸銨等高附加值工業鹽產品和鎳鐵合金等金屬製品,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減污靠前,踩下了節能降耗的剎車,而“綠鏈”延伸,才能加大低碳轉型的油門,真正轉變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站在整個工業過程的角度,煤炭作爲燃料的利用已經到達天花板。因此,煤的出路就是材料化和煤焦制氫等。”面對高質量發展要求,金鼎鋼鐵集團煤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利濤對煤焦產業趨勢有着清醒的認識。
企業正在建設的LNG馳放氣制高純氫聯產液氨項目,在有效整合企業現有煤氣資源和LNG產能基礎上,繼續延伸化產鏈條,生產高純度的氫氣和液氨等工業必需品,廣泛應用於半導體、燃料電池、化工等領域。
產業鏈延伸,附加值提高,發展空間更大、核心競爭力更強,這樣的發展路徑給人以啓示——跳出傳統思維謀發展,路子就會越走越寬。
正因如此,當鋼鐵行業從“增量發展”階段逐步進入“存量優化”階段,金燁鋼鐵集團的發展目光逐步從“大”向“精”轉移,爲聚焦高端製造業向高效、高精度和高智能化等方向發展的迫切需求,找到發展新航向。
金燁鋼鐵集團投資約3億元建設特種鋼新材料中試基地項目,投運後預計年生產1.5萬噸特種合金鋼,用於研發生產航空航天、軍工製造、新能源等領域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特點的高端特種金屬材料,年產值將達30億元。
如果說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是長治市推進能源革命的必答題,那推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合理利用更是發展必考項。將現代化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從頂層設計到落地落實,該市正在加快推進佈局。
在襄垣“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關鍵子項目——太平金燁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風電光伏的“綠電”就近接入電網,服務襄垣經開區40多家企業,實現新能源就近消納和調峰調頻電力平衡。負責人李洋介紹,變電站併網投運半年有餘,目前,區域可實現供電能力爲150兆瓦,預計年供電量將突破12億千瓦時。
長子縣仙翁山風電場,白色風機隨着風塔上的巨大槳葉悠悠轉動,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被輸送。去年全年,仙翁山風電場累計發電量1.87億度。
放眼全市,潞城天辰15萬千瓦風電項目、武鄉長電10萬千瓦風電項目、屯留粵電10萬千瓦風電項目、沁縣華能二期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一批新能源項目正在火熱推進。
今年1月至8月,全市原煤產量10788.5萬噸。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487.02萬千瓦,佔比33.52%。
產煤大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33.52%。數據之間,見證發展的痕跡,這不僅僅是“新”和“舊”的逐步交替,更是“強”與“強”的有效結合。
在能源革命“試驗田”上,長治以“雙碳”戰略目標爲方向,推進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採和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現代能源供應體系,闊步向能源強市邁進。
原標題:山西長治:能源逐“綠” 發展向“新”
來源:長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