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赤子》楊宗嘉個展Hiro Hiro Art Space登場!以手捏瓷召喚內在小孩
曾獲臺南新藝獎首獎的新銳藝術家楊宗嘉全新個展《閃耀赤子》於1月6日至2月4日在臺北Hiro Hiro Art Space登場。他以個人生命經驗做爲創作脈絡,透過內在世界的投射、觀照,將脆弱易碎的手捏瓷視爲介質,呈現獨有的自我塑像、赤子之心與變身形象,也讓觀者藉此凝視起每個人心中的內在小孩。
新銳藝術家楊宗嘉於1月6日至2月4日在Hiro Hiro Art Space展出《閃耀赤子》楊宗嘉個展。其以輕盈又脆弱的手捏瓷塑,透過不同材質的實驗,創作出姿態各異的內在小孩。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透過藝術療愈受傷的自己
作家凌性傑曾在《黑霧微光》序文中提到,「每個成年人心裡都住有一個內在小孩,這個內在小孩能否得到安頓,是幸福與否的關鍵。」
睽違兩年,楊宗嘉再次重回Hiro Hiro Art Space推出個展,他以《閃耀赤子》爲名,將作品分爲兩個樓層展出,一樓着重大方向「閃耀赤子」概念,二樓則偏重藝術家個人的內在世界。
同時他也以「變身寶盒」做爲主視覺,將曾獲國家文藝獎的白先勇作品《孽子》(英譯:crystal boys),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武內直子作品的動畫《美少女戰士》(英譯:crystal),兩部以「crystal(水晶)」爲名的作品做爲靈感發想,融以個人生命經驗進行創作。因前者描述華人背景的男同志族羣在社會中的弱勢處境,後者則顛覆男性做爲社會主要保護者的角色,描繪出女性同樣具有保護的堅毅力量。而這也與藝術家的內在小孩歷程有所共鳴。
Hiro Hiro Art Space藝廊。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新銳藝術家楊宗嘉。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以不同瓷土呈現質地色彩的變化
1992年出生的楊宗嘉,擅長使用陶瓷材料與纖維或組裝裝置做爲創作表現,他經常實驗不同的瓷土、釉下彩、化妝土、釉上彩,並透過相互疊加的視覺效果,讓相同釉色也能因不同釉藥的呈現,展現意料之外的髮色、質地,同時也透過手塗、噴槍等改變釉色的疏密度與飽和度,創造出單一媒材卻不盡相同的樣貌。
即便每種釉藥能承受的溫度各異,因此每件作品皆需歷經至少三、四次的燒製才能完成,但他基於對媒材特性的瞭解,不斷嘗試各種可能,並以手塑成形,無論是日本瓷、美國瓷、玉瓷皆有各自的樣態,此外他也經常在不同創作中加入閃粉、礦物、白金、黃金等元素,營造閃亮感,體現出一種獨有的美感。
一樓展場空間。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展場一隅。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展場一隅。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左二〈黃金變形石〉以瓷土、金水、釉下彩、釉、金屬粉爲材創作而成。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作品〈閃耀人魚〉(左)、白銀蝴蝶蘭(右),罕見以玉瓷創作而成,此創作背後亦隱藏着藝術家個人家族的故事。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黑孖燭(左),作品〈雙生燭〉(右)。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創作即是自我療愈的過程
在楊宗嘉的作品中,不只包含個人投射,自我塑像,也有關於影視、文本的種種啓發,其中也囊括其生命經驗裡曾有過一個早夭的雙胞胎弟弟,即便不曾對話,卻在冥冥之中有所牽引所帶動的情感連結。因此他的作品既保有脆弱的本質,同時也具備閃亮的元素。
楊宗嘉表示,「每個人即便長大後,心中都還保有一個內在小孩,這是成長過程中,可能受傷過、或需要被療愈的那個自己,他隱藏在潛意識當中,很少有人會發現,或者說都躲藏了起來。因此我這次想講的就是『內在小孩的那個自己』。因此這個主題就是以「變身」這個形象去講述一個人從小到大的轉換的樣態。」
作品〈銀鏡〉(日本瓷、釉、釉上彩、白金)。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變身是人的必經過程」
比如像一樓作品中,首當其衝映入眼簾的即是〈閃耀赤子〉,這件以日本瓷結合「粉彩色絞胎技法」創作的作品,以一個小男孩手持不同的變身棒,身體上還有不同的顏色在環繞而成,但這些色彩,其實是透過隨機流動、捏塑,進而產生變身的過程。
因爲楊宗嘉認爲,變身是人的必經過程,但除了變身,很多小孩他們最原始的性別、性格都有最原始的設定,是不需要被任何框架去規範,因此這個展覽最主要的脈絡就是「返璞歸真」。迴歸自己原始出廠時、那個最漂亮、閃爍的自我。
作品〈閃耀赤子〉以日本瓷爲材,其表面細緻點綴着微光閃爍的輕透釉彩,則以粉彩色絞胎技法打造出猶如變身魔法般的粉光環繞其中,讓人感受到閃閃發亮的自我。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此外,他的作品除了光亮,也有黑暗面,因爲他認爲在獲得能量的同時,也必須去擁抱黑暗。「像蛇,很多人都會將它污名化成邪惡,但他只是基於本能生活在黑暗之中,這就是他的屬性。」因此他創作了〈小龍〉去體現他在看待弱勢族羣,或先天身體缺陷者時,不想將其視爲是異類、或以同情者角色看待,甚至以污名化語彙去形容他們。而是以更包容的心去擁抱每個人。
作品〈小龍〉(瓷土、白金水、日本黑箔、纖維、釉)。 圖/Chris Chen提供
拾梯至二樓,楊宗嘉則刻意以一種相對昏暗的氛圍,邀請觀者進入他的內在世界(也像他的私人房間)。其中作品〈變身寶盒〉,以愛心形狀展現猶如變身胸針的造型,但整體質感卻趨近肉身意味,藉此去展現他內在的成人狀態。同時,另一件〈閃耀赤子II〉則是根據藝術家的身體去雕刻而成,其中一個元素,既像嬰兒奶嘴、又有點接近成人玩具,這也是連接到藝術家內在最根源的本能。
因此無論我們多麼脆弱,以致受傷,但承認脆弱的存在,勇敢纔會令傷口康復,長成新的血膚,一如楊宗嘉以作品療愈下的內在小孩,一如既往的閃耀迷人。
二樓展場空間。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作品〈變身寶盒〉。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作品〈孖園〉(左),〈閃耀赤子II〉(右)。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閃耀赤子III〉,以樹脂、銀、顏料、金創作而成,看似平面作品,實則由藝術家以層層堆疊的方式打造而成。 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