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曹光羣:紮實構建養老金融“上海樣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炎炎 上海報道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將養老金融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明確指出加快發展中國養老金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同時也標誌着中國養老金融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10月11日重陽節,在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流金歲月》養老金融手冊發佈會上,上海金融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曹光羣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際大都市,是中國“大城養老”的縮影。面對老齡化挑戰,上海金融監管局積極指導轄內金融機構以改革創新的思維尋求應對之策,精準佈局,系統謀劃,紮實構建養老金融“上海樣本”。

一是率先打造綜合金融服務機制。據金融監管總局的部署,在養老金融服務領域及時延續上海市中小微企業“紓困融資”工作機制,持續實施“無縫續貸”工程。尤其是加大對養老產業的信貸扶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轄內養老產業貸款達到100億元左右,以及5億元專項擔保額度,保障養老產業的融資需求。

二是積極推進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爲了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上海局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在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方面深耕細作、積極作爲,全力服務上海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截至2024年8月末,上海個人養老金賬戶購買保險產品12.28萬件,實現保費收入15.94億元,上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3.4億元,試點工作取得較大突破,均居全國各省市前列。

三是鼓勵推出特色化多元性適老金融服務。引導上海市金融機構優化助老廳堂服務等特殊服務流程,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配備養老服務專員。今年以來,上海局還指導上海銀保調中心聯合上海老年大學和有關銀行機構共同設立上海首個“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站”,落實金融爲民惠民利民政策。上個月,上海銀保調中心又試點建立七家分站,致力於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糾紛化解機制,爲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維權渠道。

“上海,承擔着爲國家試製度、闖新路、測壓力的重任。我們也期盼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在譜寫養老金融大文章中勇挑重擔、砥礪奮進,爲養老金融體系建設提供更多新探索和新實踐。”爲此,曹光羣提出“三真”的要求:

一是要投入真金白銀,提升適老服務能力,豐富適老金融產品供給。結合老年羣體所需,優化環境、調配設施、完善服務質效、提升老年人支付便利,爲老年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進一步做好養老金融產品設計與各生命階段的適配性問題,持續推動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健康稅優產品普及工作。

二是要採取真招實法,拓展養老金融服務半徑,強化養老金融服務品牌。積極探索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需求,加大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髮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要滿懷真情厚誼,持續開展養老金融教育,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積極培養人民羣衆的養老規劃、養老儲備意識,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推進消費者教育宣傳,將養老金融政策和金融產品宣傳延伸至家門口,達到同頻共振效果。要用心、用力做好老年人反詐工作,持續助老跨越“數字鴻溝”,加強適當性管理,完善老年人投資者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