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整體搬遷 原址去留引關注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整體搬遷鬧市百年監獄舊址何去何從?圖爲提籃橋監獄舊址 。(澎湃新聞)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整體搬遷鬧市百年監獄舊址何去何從?圖爲上海市提籃橋監獄 。(上海地方誌網站)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整體搬遷鬧市百年監獄舊址何去何從?圖爲籃橋監獄景象 。(微信公衆號上海市司法局)

澎湃新聞2日報導,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監獄管理局證實,曾經號稱「遠東第一監獄」的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日前已完成整體搬遷到青浦青東農場監獄片區,搬遷後,提籃橋監獄名稱繼續保留。監獄原址去留引關注,政府曾稱有望建主題博物館。具體虹口區規資局稱,將深度開展提籃橋監獄置換的功能業態研究。

地處上海中心城區,這座始建於1901年的監獄與城市發展顯得格格不入,搬遷呼聲由來已久;隨着搬遷完成,位於虹口北外灘的提籃橋監獄舊址如何規畫再利用?

《上海地方誌》指出,地處華德路117號(今長陽路147號),提籃橋監獄始建於1901年,1903年5月正式啓用,後經改、擴建,至1935年形成現有佈局規模(現存建築物均爲1917~1935年間建造)。

提籃橋監獄佔地60.4畝,擁有10幢4-6層監樓,近4000間囚室,還有工廠、醫院、炊場、辦公樓等建築,共有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監獄四周有5米多高的圍牆,內部除普通監室外,另建有橡皮監(防暴監房)、風波亭(禁閉室)、室內刑場(絞刑房)和室外刑場等特種設施。

因建築精良,規模宏大,受刑人收押數量多,最多達8000多人,大於印度的孟買監獄和日本的巢鴨監獄,提籃橋監獄號稱「遠東第一監獄」。

這座監獄最初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德路監獄」;1949年5月後,改稱「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1951年8月更名爲「上海市監獄」,1995年6月改名爲「上海市提籃橋監獄」。

提籃橋監獄基本上保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風貌,2013年5月被大陸國務院覈定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9月被列入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監獄初期由英國人統治,主要關押對象是上海公共租界內判處徒刑的中國籍受刑人。1935年9月起關押外國籍受刑人。二戰結束後,提籃橋監獄是抗戰勝利後最早審判日本戰犯的地方,也是對戰犯執行絞刑的地方。

中共建政前,監獄曾囚禁過不少中國近現代著名人物,包括章太炎、鄒容、任弼時、王孝和等。中共建政以來,提籃橋監獄收押、改造、教育了大批罪犯,比如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汪僞政府的政要高官汪曼雲等人。

多年來,監獄對不同類型受刑人開展分類教育,分類改造,並在受刑人中普及初中文化教育,多層次開辦高中和大專班,參加市文化統一考試,合格者由教育局發給畢(結)業證書;組織受刑人進行技術培訓和職業培訓,合格者發給技術等級證書;此外,還在受刑人中開展詩歌創作、書畫工藝美術活動,組織「新岸藝術團」、「提籃橋翻譯室」等。

1999年12月,提籃橋監獄十字樓內設立了「上海監獄陳列館」,近3000平方米的展區展示了中國監獄史、上海監獄史等,目前接待團體參觀。

早在2013年,有消息稱提籃橋監獄即將關閉,一時引發熱議,不過本地媒體很快闢謠。近幾年,監獄搬遷的消息不時流傳,隨着其所在的北外灘區域開發建設,「讓步」是這所大陸全國唯一坐落於大城市中心區域的監獄的必然選擇。

在上海,「提籃橋」幾乎是監獄的代名詞,實際上提籃橋區域不只有監獄,還有摩西會堂、下海廟以及舟山路沿線里弄住宅等各類歷史老建築羣落,因二戰時期猶太難民聚集而獨具文化特色。提籃橋監獄的改造利用勢必要考慮整個片區定位。

根據新一輪北外灘發展規畫,北外灘將形成「一心兩片、新舊融合」的總體格局,提籃橋片區就是「兩片」之一,按照嚴格的風貌保護要求,通過修繕、復建或重建歷史建築等保護方式,恢復歷史肌理。

根據上海市虹口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第一號(2024),虹口區人大代表今年聯名提案。其中提到,提籃橋歷史風貌區內里弄式花園住宅及新式里弄較爲集中,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大批猶太人集中生活的地區,建築佈局尤有特色,猶太教堂、住宅、店鋪、學校等建築物及猶太人生活過的場所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風貌區北側的提籃橋監獄建築本身有一定特色,又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曾關押過許多革命烈士和名人,是大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市級優秀歷史建築,再改造利用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