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劇學院國際舞蹈日學術論壇,學界對AI舞蹈怎麼看

編者按:日前,上海戲劇學院2024國際舞蹈日系列活動以“舞蹈:變革的律動”爲主題,開展了五場學術論壇,來自國內外25家高等院校、專業院團機構的50位專家學者,線上線下齊聚上海,聚焦舞蹈藝術在時代變遷中如何迴應、參與並推動社會變革,議題涉及舞蹈的本體身份與認同、舞蹈與數字技術、未來舞蹈學學科建設以及社會責任與公共表達等諸多面向,同時具有前瞻性與時代感。本文根據會議記錄整理,集中呈現學界對人工智能與舞蹈藝術融合現狀、機遇與挑戰的認識。

肖向榮(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藝術和技術的融合,重新定義了技術、藝術、人三者的新型空間,創造了一種觀演關係的動態平衡,不再是一個主觀視角的觀演關係,而是進入動態的平衡。在一個長長的時間軸上完成海德格爾技術的追問以及斯蒂格勒“如何通過高級藝術形式的藝術引導大衆走向藝術的精神高地”。例如,2022年冬奧會的開幕片《立春》從創意到畫面的實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電腦上實現出來後,現場導演再去模仿機器,完成排練,這是中國在做藝術科技深度融合上的重大舉措。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技術美學的形態,尋找新的技術融合的形態,需要持續思考新的路徑,最後建立藝術與科技的新型生產關係。

Harmony Bench(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舞蹈系):在人工智能領域,身體可以作爲原材料,從中分離和提取出面部特徵、形狀和位置、手勢、步態、運動素質、舞蹈能力等元素。一方面,運動中的人體可以成爲人體技術的數據集,經過處理後可以計算出這些最小可行的運動單位,然後準備進行算法、重新組合,作爲姿勢估計的訓練數據,並在運動、重新定位、風格轉換和圖像合成中找到新的應用。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對人體動作的數字化和合成涉及研究人員訪問和重複使用在線內容的權利、個人肖像和身體身份的所有權,這些隱私權利以及與自由共享材料有關的知識產權和文化財產在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的加持下增加了潛在的風險。

李馨(北京舞蹈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副教授):數字化與舞蹈的交融成爲新時代的必然趨勢,需要反思如何在保持言傳身教的獨特價值和不可替代的同時把握時代趨勢,借數字化之力推動現代化教育發展。

從數字化助力舞蹈的層面看,數字化的動作捕捉技術爲舞蹈訓練提供了精確的分析工具;網絡教學能夠突破時空讓更多人體驗舞蹈的魅力,爲舞蹈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攝影師用鏡頭捕捉細微之處,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加強了觀衆和舞者的互動。但另一方面,數字化助力存在限度,如數字技術可以記錄舞步,但是難以捕捉舞蹈微表情的變化,舞蹈不僅是動作的捕捉,更是情感傳遞和表達,因此在數字化時代需要保持清醒和審慎的態度。

慕羽(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的身體觀念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我也開始思考:人工智能時代的舞蹈創作主體是誰,如何形成,通往何處,存在哪些變與不變?我欣喜地看到AI題材的當代舞劇已經開始涉及此類議題,如《白蛇·人間啓示錄》雖然取自於民間傳說,卻也是一個現實故事,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現在進行時和將來進行時的想象,對人類的終極命題“愛”作出了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愛情有哪些變與不變,愛的倫理存在怎樣的複雜性和不確定。在對舞劇深度審美追求中,滲透着主創團隊對社會現實、家庭關係和人類命運的關切與責任感。

鐵鐘(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副院長):目前傳統數字技術和舞蹈動作相關結合的幾個技術點。第一和文化遺產相關的數字類型,第二是純粹肢體性語言的動態監測,第三種是虛擬現實舞蹈表演肢體動作相關,並把動作軌跡本身作爲藝術呈現的模式或者動作。

人工智能爲什麼對藝術創作帶來這麼大的威脅?因爲它的平權性,你無法阻擋它的到來。藝術創作不再是一個必須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做,已經開始接觸到普通人。同時我們搭建這套平臺需要有一部分人在程序師和藝術家之間充當橋樑——既懂得數字創作的基本原理,又懂得藝術創作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可以算出來很多事情,但是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語言可以驅動它創作出來更好的東西,這對從業者的審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張屹南(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我以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中國舞劇目排練的這門課程爲對象,談談在科技創新與文化強國大背景下,中國舞專業教學在傳統方法與現代科技的融會貫通中的新發展。我們在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數字技術怎樣更好激發編舞的過程,第二是編舞如何影響更廣義上的設計產業。我們做了各種力效捕捉、數據庫的採集,與國內外專家一起聯動,繼續遵循編舞家、改革家一套用多媒體影像協助舞蹈身體認知的理念。如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把人體運動記錄、轉化、研究並再現,又如把評彈文化和機械臂結合人工智能算法進行連通。但同時數字化時代下的舞蹈創編仍有許多值得討論的難點,比如怎麼給一個虛擬人在現場即興舞蹈過程中賦予一定個性,以及過於豐富生動的視覺時代,對舞蹈者、編創者的想象力究竟是帶來提升還是阻礙?

王櫟(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教授):我分享的話題是從融合衝擊角度探討多媒體技術對中國民間舞創作的影響。在機遇層面,多媒體技術多元應用能夠促進舞蹈肢體表達的極致發展,計算機技術合成、燈光編程技術以及數字音頻技術、視頻影像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夠營造出更爲極致的舞臺意境氛圍,增強民間舞創作的視聽效果,有助於提升觀演體驗和情感認同。

另一方面,對多媒體技術過度應用會淡化和弱化民間舞本體表現力,對多媒體技術過度依賴也會導致民間舞作品浮於形式,使民間舞舞臺創作舞蹈本體特質和風格韻味呈現受到影響和衝擊。因而,在如今技術變革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要處理好舞蹈肢體語言與多媒體技術的互動關係,不能忽視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應用,可能出現的舞蹈本體弱化和淡化的問題。

張素琴(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我討論的問題和前面討論的人工智能出發點有些不同,我更多是擔心、疑問、挑戰包括對可能性的質疑。我的題目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舞蹈身體語言研究:方法、挑戰與前景”。從人工智能如何解讀舞蹈身體語言的角度,嘗試提出一些批判性的思考:比如當前對於計算機舞蹈語言投喂,可以細分到哪些語速以及可以切分的規則呢?當前的動捕技術難以識別到面的信息,只有“一根棍”,面部有42塊肌肉,動捕技術如何採集轉化這些動作語言?採集數據可以細分到哪種程度?如何確定舞種規則?是否從動作基礎上分析規則,規則除了風格還有哪些?由此可見,當前AI驅動的舞蹈生成還是很平面的。

劉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現狀表明,人工智能在舞蹈領域的介入仍然徘徊於傳統編舞技術數字化改良層面,未能在美學層面實現質的飛躍。

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進行概念故事的開發,視覺元素的設計、動作編排的描述、音樂概念的創作。每個創作者都成爲多個藝術身份的融合體,跨越了傳統藝術界限,進入流動性、互動性更強的創意狀態。舞蹈藝術創作實踐不再以身體唯一載體的傳統框架,而向一種更加多元開放性的表達方式去推進。但另一方面,數字化身和捕捉,引向對舞蹈創作另外一個認知,帶來AI舞蹈倫理和文化的考量。比如AI舞蹈生成技術在收集和處理個人動作數據時,數據使用的倫理性風險,AI技術對個人生物信息的識別,特別是舞蹈者獨特動作特徵的採集和分析所隱含的隱私風險。又如社交媒體舞蹈視頻泛娛樂化的趨向,增強了普及度,也削弱了舞蹈作爲藝術載體深層文化價值和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