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藥捲入騙保大案

近日,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央視新聞關於哈爾濱四家藥店使用假處方欺詐騙保案的報道引發市場關注。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醫保局近日派出專項飛行檢查組,前往哈爾濱建柏家醫藥連鎖哈平路店、思派大藥房、寶丰大藥房深業店、上藥科園大藥房等4家藥店展開調查。據調查,黑龍江哈爾濱這四家藥店,造假上萬張手寫處方,總計金額已經過億元。目前,公安部門對這4家涉事藥店已經全部刑事立案,共凍結涉案醫保基金6223萬元,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和治安處罰共計51人,其中刑事拘留13人、行政拘留3人、取保候審15人。

據悉,此次假處方均是臨牀價值高、患者急需的“特藥”。除了設計金額巨大,損害醫保基金的利益以外,也可能對患者的用藥安全造成影響。這一事件不僅暴露出醫保基金管理存在的漏洞,也進一步引發市場了對醫藥行業企業合規經營的關注。

涉事的四家藥房中,有三家爲上市企業旗下門店。其中,上藥科園大藥房則是上海醫藥(601607)旗下公司門店,其餘兩家分別屬於漱玉平民,思派健康。對此,上海醫藥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迴應稱,目前還在內部自查的過程中,對於公司尚無影響。“從經營層面來講,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此次事件目前尚無定論,後續要等待進一步的調查結果。”

據瞭解,上海醫藥成立於1996年,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醫藥工業、商業一體化的產業龍頭。連續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並於2023年獲得“全球製藥企業50強”、“全球最有價值製藥品牌 25 強”、“中國醫藥(600056)工業百強企業”、“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等多項榮譽。

然而這樣一家老牌龍頭藥企卻在公司內控管理方面漏洞百出,不僅旗下公司頻繁曝出經營合規問題,甚至連董事長都因違法違紀問題而落馬。

2024年8月5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周軍貪污、受賄案。除了周軍以外,還有多位高管被查。2023年9月,上海市紀委監委披露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潘德青、上海上柯醫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平、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陳彬華、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黃臻輝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兩個月後,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顧浩亮和原董事長周軍也因此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自2023年7月起,被稱爲“史上最強”的反腐風暴席捲整個醫藥行業。而今年以來,醫藥行業整治再度升級,9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三部門聯合發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牀研究管理辦法》;10月9日,上海市衛健委公佈《上海市2024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在此背景下,此次上海醫藥捲入的騙保案件或有可能被樹立爲行業治理典型。

上海醫藥近一年來也頻收罰單。2023年12月,全資子公司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收到了上海市監局約4.62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款。

此外,今年5月,上海醫藥旗下的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涉嫌生產劣藥,被上海藥監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內召回該藥物。而上藥信誼是上藥集團旗下最大的工業製造企業。孫公司上海上藥華宇藥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華浦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也在今年4月因生產不合格中藥飲片而受到處罰。

爲此,上海醫藥不得不陷入持續的監管、處罰和公司整改之中,而作爲藥企驅動力的新藥研發也因此停滯不前。

截至目前,上海醫藥僅有安柯瑞(重組人5型腺病毒)、凱力康(尤瑞克林)、培菲康(雙歧桿菌三聯活菌)3款創新藥,和蘭索拉唑碳酸氫鈉1款改良型新藥上市。然而三款創新藥物上市時間分別爲2005年、2005年、1995年。

據上海醫藥2023年報披露,公司進入臨牀批件申請階段、進入後續臨牀研究階段以及進入研究者發起的臨牀研究(IIT)階段的新藥管線68項,其中創新藥55項(含美國臨牀II期3項),改良型新藥13項。在創新藥管線中,已有3項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請,4項處於關鍵性研究或臨牀III期階段。涉及免疫、腫瘤、精神神經、消化代謝、心腦血管的衆多領域。然而,就在今年,上海醫藥連砍了12條管線。

5月,上海醫藥發佈公告決定終止I010項目、B002項目以及B003 項目三個研發項目的臨牀試驗及後續開發,累計投入研發3.2億元。6月公司再次公告決定終止B001、B001-A、I022(聯合用藥、乳腺癌一線治療)以及 I022-K四個研發項目的臨牀試驗及後續開發,累計投入研發1.1億元。10月,決定終止I020、B006、B007(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I008以及 BCD-100(宮頸癌適應症)這五個研發項目的臨牀試驗及後續開發,累計研發投入2.6億元。

據統計,披露的三次公告中,公司累計砍除了12條管線產品,爲上海醫藥造成了近7億的損失。折損金額佔2024年上半年淨利潤的比例爲23.5%。

其實,上海醫藥已經不止一次被詬病公司在新藥研發方面的乏力。2021年至2024年6月底,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9.87億元、21.12億元、22.04億元和11.05億元。相對於公司的營收規模幾乎是九牛一毛。

對於研發端的輕視,導致那麼多年以來,上海醫藥始終沒有重磅產品問世。但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的銷售費用始終居高不下。2021年至2024年6月底,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爲133.18億元、142.79億元、139.02億元和65.65億元。

有市場觀點認爲,從去年開始的醫藥反腐行動中,銷售費用率也將是整治的重點之一,從過往監管部門的處罰案例看,醫療機構腐敗問題與醫藥企業學術推廣等環節的違規行爲關係密切,銷售推廣費用成爲藥企在IPO過程中被問詢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