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醞釀三降從嚴舉措 P2P平臺急尋轉型助貸新方案
隨着“三降“(降低出借人數量,降低平臺借款餘額,降低借款人人數)措施持續落實,上海相關部門已醞釀新一輪從嚴監管措施。
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問詢到的多家P2P平臺負責人透露,近期上海部分P2P平臺都被要求停發新的P2P借款標的。
一位接近上海互聯網金融協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上海金融監管部門的態度是要求轄區內P2P平臺嚴格落實“三降”措施,對一些沒能合規操作的P2P平臺直接要求停發新標,對一些存在轉型可能的P2P平臺則要求有步驟地降低新標發行規模,因此近期部分上海大型P2P平臺每日所發的新標很少。
一位上海P2P平臺人士表示,P2P新標被停發或逐步大幅縮減數量,意味着相應借款人、出借人與借款餘額持續被壓縮,直到最終全部歸零,到時整個上海P2P業務可以說幾乎將“壽終正寢”。
上海不少P2P平臺已經着手落實相關後續工作。-宋文輝 圖
受此影響,近期在美上市的上海地區互金公司股價也呈現較大幅度波動狀況。比如拍拍貸(PPDF),截至10月17日23時,股價徘徊在2.88美元/股。過去一個月,拍拍貸股價在2.62-3.56美元/股寬幅震盪波動。
這也倒逼上海P2P平臺採取急救措施,做好相關P2P業務善後或者轉型工作。
10月16日晚,麥子金服宣佈,在平臺暫停發佈新標後,出借人可以按照原借款協議正常回收對應債權。而對於有加速回收資金需求的出借人,麥子金服將協助出借人將手中的債權轉讓給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同時麥子金服自有資管公司也在試行協議轉讓方案,通過合併債權後向法院起訴幫助出借人回款。
麥子金服一名人士透露,目前平臺主要做好兩件善後工作,一是以協議轉讓方式按原始充值本金統一受讓出借人的債權,二是加快對逃廢債借款人羣體進行批量訴訟進度,爭取儘早催收回款兌付給出借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除了落實P2P業務相關後續工作,目前上海多數P2P平臺還在急切尋找業務轉型方向,包括轉型助貸機構、金融科技輸出公司以及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等,都在他們考量範疇內。
上述上海P2P平臺人士還透露,目前在上海P2P平臺裡,打算轉型助貸平臺的佔絕大多數,甚至一些P2P平臺正四處尋找機構投資者資金能對接自身消費信貸業務。
主動降息積極善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在停發或大幅壓縮P2P業務新標後,上海不少P2P平臺已經着手落實相關後續工作。
上述麥子金服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一段時間,他們通過代償到期投資本金等方式,基本解決了出資額在2萬元以內的個人出借人資金兌付工作。目前,針對出資額超過2萬的出借人,他們一方面打算以協議轉讓方式“回購”出借人投資本金,另一方面則加快針對逾期借款人的批量訴訟追債進度,爭取早日催收回款進行資金兌付。
爲了能說服出借人同意轉讓自己手裡的“投資本金”,麥子金服正採取全額回購方式,高於當前行業平均40%-60%的回購比例。不過,這部分本金回購款不是一次性付清,而是要等待借款人催收回款到賬後,分期兌付給出借人。
前述麥子金服人士坦言,之所以採取這種善後措施,另一個目的也是爲了提高批量訴訟催款的效率。以往,他們通過法律訴訟形式向逾期借款人催收貸款,後者以“P2P平臺是中介機構,不是債權人”爲由四處搪塞。因此,他們希望通過“回購”出借人本金形式,將債權“轉到”自己名下,再進行批量訴訟進行催款。
“我們內部測算過,目前通過批量訴訟催討所得到的回款率,比催收公司自行催收要高出不少。”這位麥子金服人士表示。而且,他們內部認爲,當前很多逾期借款人資金未必寬裕,因此儘早通過批量訴訟進行催收,或許能收回更多資金。
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上海P2P平臺人士詢問採取類似善後措施時,他們普遍表示,平臺不得不犧牲部分利息收益。目前法院方面不支持年化利率在36%以內的借款糾紛,若平臺將年化利率壓低至24%以內,一些法院願意“快速”判決,便於平臺儘早催收。
大型平臺謀求轉型助貸
除了妥善落實P2P業務後續兌付工作,當前,多家上海P2P平臺另一項重點工作,就是迅速找到新的業務轉型發展方向。
“我們已經爲此內部召開了多次會議,包括轉型助貸業務,金融科技輸出平臺,獲客平臺,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等,都在考量範圍內。”他透露,鑑於金融科技輸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獲客平臺因流量成本高企而難以賺錢、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的10億實繳資本准入門檻太高,他們最終傾向選擇轉型助貸業務。
記者多方瞭解到,在停發P2P新標後,轉型助貸儼然成爲上海大多數P2P平臺業務轉型的共同選擇,比如拍拍貸半年報顯示,其機構資金佔比超過50%。
概括多位上海P2P平臺人的情況發現,當前,轉型助貸業務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一方面大型P2P平臺能吸引到大量機構投資者資金,顯得不差錢。而另一方面,多數中小型P2P平臺,以及轉型步伐較慢的平臺則普遍缺乏機構投資者資金。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型P2P平臺有足夠財力對信貸壞賬進行“兜底”。比如在一款結構性消費金融產品裡,他們作爲劣後份額出資方的出資比例高達1/3或1/4,吸引信託公司、私人銀行募集剩餘的優先份額資金,一旦募資完成,整個產品資金將直接對接平臺的消費金融貸款業務。
不過,隨着監管趨嚴,當前,上海部分P2P平臺也不大願意接受這種劣後/優先的結構性融資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劣後/優先的結構性募資方式涉嫌變相擔保,未來可能被相關部門予以限制,二是平臺自身出資壓力較大。
因此,他們普遍希望採取利潤分成形式開展助貸業務,即當助貸業務獲得利潤時,平臺與機構投資者按約定利潤分配比例進行分成,反之業務出現虧損,雙方則按約定承擔不同的資金損失。
“不過,要引入利潤分成模式,難度不小。”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P2P平臺負責人指出,當前,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對助貸業務的准入門檻正在悄然收緊,原因是他們認爲隨着新一輪從嚴監管來臨,消費金融信貸行業又將迎來新的壞賬上升衝擊與逃廢債問題,因此他們在開展助貸業務資金合作時,更側重自身風控與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