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王建國:指數化投資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期,持續完善ETF交易機制
"隨着A股有效性不斷增強、資產配置理念逐漸普及、長期資金不斷增持ETF,指數化投資有望迎來更加蓬勃發展的黃金期,需要進一步推動ETF市場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的高質量發展。"12月13日,在2023年第一財經資本年會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創新產品部副總監王建國如此表示。
近年來,指數化投資成爲全球的發展趨勢與行業共識,在此大背景下,國內的指數化投資也加速發展。
自2004年上交所推出境內第一隻ETF以來,境內ETF產品佈局不斷完善、機制設計持續優化,健康有序、充滿活力的市場格局逐漸形成。截至2023年11月底,境內共有880只ETF產品,總規模2萬億元,覆蓋股票、債券、商品、貨幣、跨境股票等多種資產類別。
王建國認爲,近年來,境內ETF市場發展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以投資者需求爲出發點,現有產品基本實現對主流的寬基、行業主題以及跨境指數的全覆蓋,有效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二是以服務國家戰略爲落腳點,突出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央企改革、區域發展、對外開放等主題,持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先後推動多批服務國家戰略的ETF發行上市,其中,爲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科創板系列ETF發展,科創50ETF產品總規模已突破1400億元。
三是以完善基礎設施爲支撐點,不斷完善ETF市場機制,推動ETF正式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範圍,以ETF爲載體促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持續深化。
四是以引導長期投資爲着力點,投教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進一步發揮了ETF普惠金融屬性。
與此同時,ETF生態配套逐步完善。據王建國介紹,一方面,基金做市商功能日漸發揮,提升ETF流動性。97%以上的ETF產品都有做市商安排,平均每隻ETF配備約6家做市商,增強了ETF市場的流動性。另一方面,ETF配套期權產品不斷完善,豐富ETF風險管理工具。ETF配套期權產品已經覆蓋超大盤、大盤、中盤、創業板、科創板等板塊,較好地發揮了風險管理工具的功能,也提升標的ETF的規模和流動性。
王建國表示,指數化投資有望迎來更加蓬勃發展的黃金期,需要進一步推動ETF市場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的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進一步完善產品佈局,更好地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戰略,同時,推出更多風險低、收益穩的產品,不斷滿足投資者對穩健投資和現金管理的需求,更好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
二是打造良好投資生態,爲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便利。持續完善ETF交易機制,爲中長期資金提供高效的投資工具,以更大力度暢通中長期資金入市渠道,更好發揮其作爲股市穩定器的作用。
三是持續加強培訓宣傳,引導居民理財需求進入場內。用形式多樣、富有新意、針對性強的推廣方式講好資本市場故事,引導投資者摒棄“追漲殺跌”、“炒熱點”等短期交易模式,逐步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