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農曆新年前 東戰加碼聯合戰備警巡(陸文浩)
農曆新年前共軍聯合戰備警巡。(圖/作者陸文浩提供)
共軍於1月2日一早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後,不到一週的時間,我國防部於7日傍晚表示,共軍於12時55分起有共機計24架次出海活動,並配合共艦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另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於7日稱,共艦2艘於2日晚上22時由東海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等情事,引發區域高度關注。
日前有媒體報導,共軍連續三年新年度開訓動員令「1號軍令」消失,難掩近年共軍高層涉貪。然今年開訓起手式後,萬般跡象顯示共軍「低層次」訓練……。此番言論衆人議論紛紛之際,共軍東部戰區則在7日午間起,進行1月份第2次,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
首先,近期筆者觀察發現,依據我國防部掌握的訊息。共軍先後於去(2024)年12月29日(日)0950時起,組織共機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1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6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今(2025)年1月2日(四)0850時起,計有共機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2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8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部及西南、東部空域。
前述,兩次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推斷去年12月29日有6艘共艦、今年1月2日有7艘共艦提前在演訓海空域區部署。此依照筆者多年實際情況,論證「船先行,機後到,軍演起」原則。對此,近日有媒體稱,共軍在臺灣周邊演練,只要北京下達,海軍與空軍的機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出動,前往戰術位置,與本人觀點不同;且「聯合戰備警巡」指揮層級與下達命令,爲東部戰區爲主戰指揮管制單位。
其次,承上述,去年底與今年初,東部戰區緊密地進行「聯合戰備警巡」有針對去年12月份,美方先後通過《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與拜登任內第19次對臺軍售,進行共軍軍事行動威懾。此中美關係、美對臺軍售議題延燒至今。
而1月2日一早共軍東部戰區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經觀察後又發現,與以往不同之處在:「開訓日」即「實戰化訓練」之日。
再者,我國防部於7日17時20分,稱自1255時起發現共機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4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8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部、西南及東部空域,配合共艦(推斷至少有8艘左右)執行「聯合戰備警巡」。不到一週時間,1月份就進行2次「聯合戰備警巡」,可見距離農曆除夕、國曆1月28日,還有將近20天左右,此種跡象,更明顯推翻媒體稱,共軍開訓日各方進行「低層次」訓練之謬論。
最後,近日有媒體稱,共軍去年每個月3至5次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其實對此,去年筆者就已經先期爬梳與論述,共軍東部戰區進行「聯合戰備警巡」1至7月平均每月進行3至4次。8月份「聯合戰備警巡」突增至一個月內進行5次,與IPAC推翻聯大《2758號決議》、賴清德總統登島金門、中美外交博奕等議題有關。另5月與10月期間進行「聯合利劍-2024A與B」。
但最重要的是,依據我國防部的資訊,9月與11日共軍東部戰區是「聯合戰備警巡」與「遠海長航」兩種科目進行前後一天、交互搭配演練。直到12月9至11日升高至連續3天,進行戰略戰役級「東部戰區聯合防空」模擬演練、「遠海長航」、「聯合戰備警巡」,以及海軍進行遠海機動演練等。然今年是否會往連續4天以上的聯演,將成爲我方勢必關注的焦點。
至於,從1月2日(四)0850時起、7日(二)1255時起,是否以此類推在除夕前(28日)。筆者大膽推斷,第三次演練時機會落在傍晚、第四次會在晚上,將視共軍東部戰區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等作戰及支援單位,並視聯演日當天天候爲準;又是否會每週一次,或更多,我方海空兵力應嚴陣以待。
由於共艦參演兵力噸位均在3千多噸以上,依照「船先行,機後到,軍演起」原則。除非共艦在夏季時,常遇颱風情況,導致艦船在海上避臺者。幾乎,共艦都是提前抵達預演區海域待命,等待共機擇日後進行聯演;對此,與日前有媒體引述稱,共軍機艦是同時快速抵達預演區不同,現實情況也不可能同時快速抵達。
(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文化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