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生成式AI業務營收翻兩倍

商湯科技仍在探尋轉型之路。

近日,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23年全年業績。報告期內,商湯科技實現全年營收34.06億元,同比下降10.6%;年度虧損64.94億元,同比擴大6.6%。

面對虧損大於營收的不利局面,商湯科技董事會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全年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爲產業轉型,並且主動收縮了傳統AI業務中智慧城市相關的業務。

此外,針對股價長期低迷的相關問題,商湯科技管理層也在業績溝通會上進行了迴應,表示影響股價表現的有諸多原因,一方面是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另外老股東的減持也反映到了股價上。從管理層的角度看,現有的股價是嚴重低估的。

深企年報

◎商湯科技

實現全年營收34.06億元,同比下降10.6%;年度虧損64.94億元,同比擴大6.6%。

業務重組後

生成式AI去年收入11.84億元

在2023年的業務重組中,商湯科技明確了新的三大業務板塊:生成式AI、傳統AI和智能汽車。

在報告中,它們分別對應提供生成式AI的模型訓練、微調及推理服務業務,傳統智慧城市、智慧商業與智慧生活的非生成式AI業務以及原智能汽車業務。

而在新的業務板塊劃分下,商湯科技也確認了全新的發展路線,即以生成式AI業務爲重點發展方向,同時保持傳統AI業務和智能汽車的優勢,優化運營效率。徐立表示,“生成式AI對商湯來說已不僅僅是技術領域的變革性創新,更成爲公司的核心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商湯科技該項業務也出現了明顯增長。業績報告顯示,商湯科技生成式AI業務收入11.84億元,實現了同比200%的飛速增長,佔總收入比例超過35%。這也是成立十年來,從無到有最快速度超過10億元收入體量的新業務。

在徐立看來,商湯生成式AI業務的增長,得益於各行各業對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的廣泛需求,這也預示着中國硬科技投資的新週期正式開啓。在他看來,在AI2.0時代,生成式AI將被視爲推動生產力進步的重要技術。

因此,集中資源攻克生成式AI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商湯科技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集團運營效率,採取包括孵化和分拆非核心業務在內的策略,集中資源於生成式AI業務以改善現金流和減少虧損。與此同時,促進傳統AI業務的穩健增長,亦是強化現金流質量的重要步驟之一。

傳統AI業務縮水

智能終端側AI業務迎新機遇

在傳統AI業務方面(智慧城市、智慧商業與智慧生活中的非生成式AI業務),業績報告顯示,由於生成式AI業務的快速增長,疊加公司對智能城市業務的主動收縮,傳統AI收入由2022年的31.21億元下降41.1%至2023年的18.38億元。其中,智慧城市的收入佔比下降明顯,從30%下降至10%以內。

不過,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商湯的智能終端業務並未受到“打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通過商湯技術賦能的手機數量已經超過20億臺,這爲端側AI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空間。

智能汽車業務方面,商湯科技實現全年營收3.83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1.1%。總收入佔比由2022年的7.7%提升至11.3%。

業績公告顯示,智能汽車板塊全年新增129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63%,實現了包括廣汽埃安LX Plus、合衆哪吒S和廣汽昊鉑GT等車型的高速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量產。據統計,2023已累計交付195萬輛智能汽車,新增超過1600萬臺的定點訂單。此外,在經濟效益方面,智能座艙單車毛利潤增長了30%。

此外,毛利方面,商湯科技實現2023年毛利潤15.01億元,同比下降41%。毛利率爲44.1%。與2022年的66.8%的毛利率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商湯科技表示,毛利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成本增加、收入減少。而毛利率的變動則與2023年客戶需求的推動,硬件及AIDC相關成本佔收入的百分比上升有關。

在毛利下降的前提下,商湯科技還大幅減少了各類可控運營成本,以實現虧損的收窄。數據顯示,2023年研發開支、銷售開支以及行政開支方面分別同比下降13.7%、9.1%、3.6%。

2024年,商湯科技表示,將進一步發揮“大裝置+大模型”的深度協同優勢,持續擴充算力規模、提升基礎設施和大模型的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投入日日新模型體系的迭代,讓模型能力保持業界領先。同時,致力於實現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摩爾定律”,通過雲+端結合等創新優化策略,讓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從而打開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 實習生 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