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又“入地”,“太空種子”有啥特別之處?
(原標題:“上天”又“入地”,“太空種子”有啥特別之處?)
央廣網三亞11月16日消息(記者 索迪)“這些紙袋裡的就是剛‘出差’回來的‘太空種子’,約8000粒左右,已經浸種完畢,一會就播種下去,我們非常期待。”11月15日下午,在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試驗基地大棚裡,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鍾建拿着幾包“神奇”的種子展示給記者看。
準備入地的“太空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記者瞭解到,這些“太空種子”是精選的作物種子,通過航天飛行器搭載到太空,在空間特殊環境下使種子發生變化,然後回到地面後再進行優選。今年4月,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面向省內相關科研院所、高校、種業集團等單位徵集搭載種子項目。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馬上準備申請材料,最終壽鄉1號、紫70、美香93S、農恢1號和農紫糯3號、輻534這6個具有獨特遺傳特性和優良性狀的水稻種子成功入選。”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範慶君介紹。
準備入地的“太空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10月11日,隨着實踐十九號衛星完成在軌試驗與測試任務,“太空種子”與衛星迴收艙一同安全返回地球。一批由水稻、玉米、火龍果、西番蓮等約60個品類、重約50公斤的“太空種子”也交付海南。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如今,種子不僅能在田野間生根發芽,更有機會遨遊太空。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航天育種最大的優勢在於空間誘變材料的有益變異率高、育種週期短。那麼,到太空“出差”一圈後的種子有啥神奇“能力”?什麼樣的種子才能踏上太空之旅?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副研究員龍湍介紹,種子篩選是航天育種的第一步。在航天工程系統中,載荷容量是極其珍貴的,被選中的種子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遺傳性穩定,二是綜合性狀好。這些種子必須活力強、發芽率高,這樣才能儘量確保種子在新環境下以良好的狀態開啓這一段漫漫旅途,能夠獲得太空之旅資格的種子可謂是“天選之種”。
壽鄉1號水稻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進入太空之後,種子的“奇幻漂流”纔剛剛開始。“種子誘變表現得十分隨機,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預見的。即便是同一種作物,不同的品種,搭載同一顆衛星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航天育種也猶如開盲盒。”龍湍打趣地說。
飛天只是第一步,從太空回來的種子仍需闖關。想成爲合格的太空種子,不僅要能“上天”,更要能“入地”,整個研究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後續的地面上完成的。
“從宇宙歸來的種子還需要在地面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檢測,進行多輪的篩選和鑑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鑑定作物實際的生長變化,也會從基因層面去檢測哪些遺傳物質產生了突變,然後將具有優異性狀的新材料再進行育種利用,讓遺傳優勢得以延續。”龍湍介紹。
工作人員播種“太空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工作人員播種“太空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龍湍告訴記者,從一顆種子“上天”到新的品種上市,要經過6年以上的時間。在漫長的選育過程中,產量、抗性、品質等每一項都要過關。最終留下來並通過審定的新品種才能被推廣,作爲真正的“太空種子”在廣袤的田野間生長,流向人們的日常餐桌。
“接下來我們將依託科研院校,加速航天育種材料的成果轉化和推廣,篩選出高產、抗旱、耐鹽鹼的優良品種,我們的目標是培育出更多的海南好米。”範慶君表示。
據瞭解,此批育種材料還將陸續在海南的三亞、樂東、東方等地實驗基地進行播種培育,“太空種子”將陸續開啓繁育的新“旅程”。
圍擋好的試驗田(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