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就近辦”更便民

近日,甘肅省社銀合作暨“甘肅省社保15分鐘便民服務站”正式啓用,實現社保業務從“窗口辦”到“多點辦”的轉變,將有效破解社保大廳分佈有限、鄉鎮窗口少、服務水平不均衡等問題。

2021年,爲破解社保服務渠道單一、經辦機構少、工作人員不足等問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藉助銀行、基層平臺等力量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的意見》,各地紛紛探索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取得了積極成效。

從實踐情況看,各地社保業務“就近辦”多采取藉助銀行優勢的“社銀”合作模式,開展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繳費記錄查詢、待遇發放查詢、參保證明打印等基礎業務,也有一些省份與多家銀行開展合作,覆蓋更多社保服務事項。

開展社保業務“就近辦”,打通社保服務“最後一公里”,要重視合作機構的選擇。一方面,可根據業務辦理需求選擇不同銀行機構,綜合考量其服務規範、人員素質等因素,開展資格認證等社保業務。同時,探索將就業、勞動關係等更多社保業務納入合作範圍。另一方面,可選擇不同銀行機構開展相同業務,或由多家銀行形成互補,實現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服務站點的全覆蓋。此外,還可探索與銀行之外的、符合辦理條件的其他行業部門及鄉鎮、社區平臺合作,共同開展社保業務辦理,助力社保經辦進入“全方位、多元化”階段。

社保業務辦理專業性強,對人員素質要求高。做好社保業務“就近辦”,要優化“便民服務站”佈局,設置專區,配備專人,在前期提供現場“一窗辦”服務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社保經辦服務下沉、縱向延伸。同時,應加強合作機構經辦人員業務培訓指導,確保高效、便捷辦理。對偏遠山區人羣和老年人等特殊羣體,可探索採取便攜式服務終端進社區、進鄉村、進田間地頭,通過上門服務,打通社保便民服務堵點、卡點。(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趙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