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是隱形殺手 醫籲定期檢查3大健康指標
攝護腺癌是隱形殺手,醫籲定期檢查3大健康指標。(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明天是父親節,臺灣泌尿科醫學會今召開記者會,提醒爸爸們留意自身健康,5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兩年定期做PSA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李念庭攝)
衛福部2023年統計,攝護腺癌是全臺男性癌症死亡率第六名,通常發現時已到晚期,是隱形癌症殺手之一。明天迎來父親節,臺灣泌尿科醫學會提醒男性定期自我檢視「3大健康指標」,並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定期做PSA篩檢。今年8月1日起,健保署延長新一代荷爾蒙口服藥物健保給付至3年,也將減輕患者負擔。
臺灣泌尿科醫學會今(7)舉辦男性健康關懷月啓動記者會,理事長馮思中表示,攝護腺癌早期沒有大症狀,因此常被忽略,但若能早期診斷,五年存活率高達98%。他提醒,男性應留意「3大關鍵指標」,包括自身生理狀況、生活飲食型態及荷爾蒙狀態。隨年齡增長,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的風險會增加,若平時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菸飲酒,或長期處於高壓、久坐久站工作環境,抑或家中有攝護腺癌病史,患病風險都會增加。
臺灣泌尿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劉忠一說明,攝護腺癌的好發年齡是60至70歲,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應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濃度指數(PSA)並搭配肛門指診,有助於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此外,若出現解尿困難、頻尿、骨頭疼痛、尿液或精液帶血等症狀,建議儘早就醫,追蹤PSA指數。
一般來說,PSA的正常值是小於4ng/mL,但研究顯示,PSA指數介於4至10ng/mL,罹攝護腺癌比率僅25%,攝護腺切片檢查則有75%至85%爲陰性,準確率並不高。臺灣泌尿科醫學會建議,增加搭配「PHI抽血檢測」幫助醫師進行風險評估,精準度是一般篩檢3倍。不過,目前臺灣每兩年做一次PSA有健保,PHI則只能自費。
劉忠一說明,目前攝護腺癌有多種治療法,標靶治療和荷爾蒙療法更發展出新一代藥物。早期治療上,最新的海神無創標靶消融術結合核磁共振、超音波,針對病竈處消滅癌細胞,降低併發症,避免影響男性勃起神經、括約肌等;晚期治療上,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可降低患者3成以上死亡風險,晚期患者普遍反應良好,多數患者可使用長達2年以上。
健保署8月1日起,將新一代荷爾蒙治療口服藥物健保給付年限從2年延長至3年,減低患者用藥經濟壓力;先前期滿已停藥的患者,經專業醫療人員評估三個月內疾病無惡化,可以繼續用藥12個月。此外,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並用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可延長1年以上存活期,有效縮小腫瘤、降低PSA指數。不過並用治療部分仍須自費,期待未來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共同響應2030年癌症死亡率減少3分之1目標,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