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別讓習近平成爲唯一和統派
旺報社評
剛剛閉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官方涉臺論述看似四平八穩,其實大有乾坤。關鍵是習近平藉政協場合定調「和平統一」不變,之後「和統」不僅寫入政協決議,外長王毅更在記者會上重提。這個調整看似對「維持現狀」有利,卻隱含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遽變,臺灣不能誤認臺海無事而自我催眠。
和統 陸方態度隱然轉變
2016年民進黨執政兩岸協商中斷後,大陸輿論開始出現「放棄和平統一」的呼聲,接着學界出現「北平模式」(以戰逼和)的爭論,網路流傳「留島不留人」的說法,及「202X武統時間點」的揣測等,反臺情緒愈來愈激烈。但臺灣人對大陸「武統論」盛行,如溫水煮青蛙般無感,難怪有學者感嘆「如果大陸對臺動武,一點都不意外」。
「和平統一」仍見諸中共二十大報告,但在大陸官方涉臺論述中出現的頻率明顯降低。近年大陸官方涉臺表述經常使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等詞句,其中「和平發展」4字主要是對現狀的界定,如何實現統一則留白不表,暗示不排除武力選項。
熟悉對岸黨政文風者深知:「不說什麼」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賴清德當選後,北京雖未出重手,但對「和統」三緘其口。金廈翻船事件爆發,大陸民意強烈要求問責、懲罰臺灣,今年對臺工作會議未提和平統一,兩會發言人不回答涉臺問題,王滬寧的政協報告對兩岸議題一筆帶過,李強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依葫蘆畫瓢只提和平發展,不提和平統一,讓臺灣部分媒體警覺,大陸是否放棄和統路線?
現在回頭看,大陸高層官員避諱「和統」,更像是兩岸緊繃情勢下的明哲保身之舉,一旦上意明確,袞袞諸公立即跟進,甚至加倍鼓吹。這也是爲何習近平在《政府工作報告》發表次日於政協會議重提「和平統一」後,身爲中共對臺小組秘書長的王毅,會在外長記者會連提2次「和平統一」,且政協閉幕會重新將「和平統一」納入政治決議的原因。
從上述角度來看,當大陸網路充斥對臺「喊打喊殺」,當大陸高層官員對於談論「和平統一」誠惶誠恐時,最堅定的和統派、最能抑制「武統」的人,原來是習近平。不難理解,習近平是中共歷屆領導人與臺灣淵源最深厚的一位。除了他仕途起步福建,曾直接處理兩岸海事糾紛、小三通破冰,更與他當年結交臺商朋友、喜歡閱讀臺灣經濟發展相關書籍、熟稔臺灣民情有關。
和平 取決於中國人認同
臺灣社會應該面對這個嚴肅的命題:當大陸官民自上而下對臺灣官方、政黨、人民的善意急速流失,當大陸涉臺圈擔心解決臺灣問題只剩「武統」一途的時候,難道臺灣不應該相信習近平對臺灣人民的善意嗎?換言之,當大陸只剩習近平扛得住內部「呼籲武統」與外部「挑動武統」的壓力時,臺灣難道不應認真檢討自己看似理直氣壯的兩岸路線、論述,究竟是帶來和平,還是催化戰爭?
習近平確實是一位民族主義者,但民族主義和現代公民意識可以並行不悖,兩岸可以在政治分歧之上建立共同的民族認同。臺灣無須因兩岸意識形態、政黨與選舉制度和治理模式的不同,而否定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爲中國人的事實。
即便是民進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也是從治權層面主張兩岸互不隸屬,願意面對「地緣上相近、經濟上互利、文化上共源」的兩岸關係,但民進黨逐漸滑向「兩國兩族」歧途,應及早改正。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立院質詢金廈事件時,脫口而出「我們是中國人」,其實與當年蔡總統在陸委會任內自述「我是中國人」,並無本質區別。
臺灣人從未在文化上否定自己是中國人,兩岸政治歧異不影響兩岸中國人之間的民族情感與共同化解歧異的善意,這是和平統一的合理性之所在。若放棄中國人認同,等同站在大陸14億人對立面,即使習近平有和統的善意,也難避免悲劇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