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國競爭 企業如何持盈保泰

旺報社評

全球數個知名品牌因拒絕使用新疆棉花,遭到大陸民衆抵制,釀成全球性風暴風頭上的瑞典時尚品牌H&M發表聲明,表示將面對挑戰並找出解決方案,但執行長在面對媒體追問時卻選擇沉默,顯得左右爲難。在東西方意識形態之爭、美中激烈競爭大環境下,跨國企業如何持盈保泰,成爲新時代課題

政治問題保持中立

大陸民衆這次抵制行動,恐怕不能僅僅以民族主義、政治正確來解釋。因爲西方的指控,在大陸民衆看來是無中生有,新疆棉花已普遍實現機械化作業,並不存在制度性奴工問題;新疆人口不減反增,更不存在所謂種族滅絕問題。大陸外交部曾公佈一段影片,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辦公室主任、前陸軍上校威爾克森在演講中談到,「中情局想破壞中國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中國內部的動盪。與維吾爾族人一起刺激北京,無需外力,直接從內部搞垮大陸。」

在大陸看來,新疆棉花事件是西方蓄意污名化大陸、藉機挑起事端,有如當年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事件翻版。中美對抗深化中,佈局大陸市場的跨國企業,該如何避免引火燒身?

首先,要了解大陸國情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要做到尊重真相,避免以西方視角俯視大陸。譬如,大陸扶貧制度已有一定成效,少數民族政策有自己的價值觀基礎等,對事實應眼見爲實,對價值觀問題,既然進入大陸市場,自然應尊重,對中共創造性解決全球普遍性問題的政策與行動,給世界帶來的積極意義,也應該承認。H&M被大陸網友引申爲荒(H)謬(M),就是指其在沒有了解實情的情況下跟風抵制新疆棉花,卻爲自己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政治中立。如果無法瞭解事實全貌,至少儘量保持政治中立。在大國博弈白熱化的今天,企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捲入鬥爭漩渦,淪爲棋子、工具,而成爲地緣政治矛盾的犧牲品,對政治問題要儘可能中立。

其三,專注提升服務品質。大陸消費紅利在十四五時期將繼續釋放,大陸市場對外開放政策亦沒有改變,大陸總理李克強近日考察江蘇時強調,要立足連通國內、國際大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拓展合作中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大陸珍惜、保護外資的態度是明確的,跨國企業專注於服務消費者,將獲得更大的市場潛力

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

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保持獨立判斷都是必要的。新疆棉花風波中,西方國家的態度也不完全一致。德國總理梅克爾近日在歐盟例行視訊峰會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早已知道中國是競爭者,但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怎樣將價值觀和利益結合起來,產生一個歐洲對華政策。我們與美國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並非完全相同,這是非常明確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過,「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中國的繁榮、發展和國力增長受到世界其他國家歡迎。這些國家將此視爲共同繁榮、共同生活在一個穩定世界中的機會。」

西方此次針對新疆打出人權牌,不會對大陸造成致命性打擊。一是美國的信譽並非沒有瑕疵,小布希總統時代認定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佔領伊拉克後卻查無此事,所謂「血棉花」、新疆「種族滅絕」事實究竟如何,仍待更多證據證實,其定義與認知是否一致也有疑慮。二是大陸開始「平視外交」後,不會對西方示弱,爭議可望繼續纏鬥一段時間。但另一方面,以大陸消費者對全球知名品牌的癡迷程度,與大陸日益提高的生活品味和消費能力,抵制行動可以持續多久、能產生多大殺傷力?也非常可疑。

中美競爭鬥而不破,終究還是會回到良性競爭軌道,維護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是雙方共同的利益。這提醒了在海外及大陸求生存發展的臺灣企業:在中美大國競爭關鍵階段要懂得持盈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