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美中護欄未必管用 臺灣要更冷靜

旺報社評

美國國會通過的《2023國防授權法》(NDAA),授權5年內每年提供2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與總額20億美元的軍事融資貸款,在政治、軍事層面大幅提升美臺關係,業經拜登總統簽署生效。標榜美國對臺支持堅若磐石的民進黨政府,視爲重大成就而大肆渲染,但隨後撥款委員會與行政部門協商,僅同意給予20億美元軍事融資貸款,無償軍援部分暫緩執行,臺灣空歡喜一場。

美行政部門執行謹慎

大陸對NDAA反應強烈,外交部、國防部由發言人分別指出,美國干涉內政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向臺灣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國臺辦發言人強調,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民進黨「臺獨」沒有出路,「倚美謀獨」是絕路。外交部長王毅表明,「中方採取堅決行動,反制強權霸凌,同時開誠佈公溝通,指明正確方向」,稍早在和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直指美國是以「切香腸」方式,挑戰中方的紅線。

共軍東部戰區隨即於臺灣周邊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和聯合火力打擊演練,出動71架次軍機和7艘艦艇參加,其中47架次超越臺海中線,超過8月初的軍演。解放軍並刻意釋出一張空中眺望中央山脈的照片,明言是針對美臺「升級勾連挑釁」而來。

中共的激烈行動超過預期,白宮國安會認爲是「挑釁」和「破壞穩定」行爲,有誤判和破壞地區穩定的風險。國安會並重申,在符合美國的長期承諾及一中政策之下,美國將繼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除警告中共外,白宮真正要傳遞的訊息是美國對兩岸的政策沒有因爲國會立法而改變,各方不必反應過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個月訪問中國大陸前夕,中共不惜以大規模軍演抗議NDAA,是依循反制衆院議長裴洛西訪臺模式,向美國及臺灣發出的警訊,即使美中逐漸恢復雙方高層溝通管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拜習會」所畫出的紅線沒有模糊的空間。但大陸並未推遲布林肯訪中行程,可以判斷大陸外交與軍事的強烈動作,屬於警告與表態性質,習拜會後中美形成的競爭合作關係格局不至於改變。

美中臺應有戰略定力

NDAA風波主要源於美國國會「反中挺臺」強烈的態度,及高能見度的軍援,牴觸了中共的紅線,但經過國會內部談判妥協與行政部門的運作,100億軍援部分暫不執行。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立法權在國會,但執行權在行政部門,落實與否的關鍵在總統,這次白宮及國務院對NDAA涉臺部分都保持低調,一方面是尊重國會,另一方面必須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中做整體的考量與操作,避免造成臺海情勢波動。

除了軍事援助外,NDAA還包括授權邀請臺灣參與2024「環太平洋軍演」,總統運用「特別提撥權」,將國防部庫存武器彈藥提供給臺灣等敏感條款,唯是否落實仍看行政部門的態度,換言之,NDAA未必對美中關係造成實質傷害,也不是美國對民進黨政府挑釁大陸開綠燈。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5日發表演說指出,「落實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爭取中美關係校準並重回正確航向」爲明年重大外交任務之一,對美中大國關係展現了期望。他同時強調,拜登在拜習會重申「四不一無意」承諾,並進一步表示美方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也不尋求臺灣問題作爲工具遏制中國。王毅表明,妥善處理臺灣問題是美中關係發展的前提。

修昔底德陷阱是中美關係揮之不去的陰影,兩國雖積極建立護欄,保持對話與溝通,但對臺灣問題仍然針鋒相對,美方反對中國對臺灣步步進逼,破壞臺海和平與穩定,中方則認爲美國企圖以切香腸方式挑戰中方紅線。可以預見美國國會仍將是美中關係的不確定因素,各方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美國行政部門執行《2023國防授權法》態度謹慎,蔡政府若一意孤行,意識形態掛帥,完全依附美國,甚至以美國國會象徵性支持作爲大內宣訴求,臺灣只會變得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