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濕地 北市冬季限定嬌客報到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近期一波波的冷空氣到來,增加濃厚的冬日氣息,而許多候鳥也乘着東北季風,翩然飛抵臺灣。社子島溼地正是迎接這些來自遠方的貴客的前哨站。
北市水利處表示,去年11、12月,社子島溼地就多次觀察到稀有物種黑面琵鷺造訪,特別是退潮時段,當池水限縮在潮溝及潮池時,就是觀察黑面琵鷺覓食的最佳時機;如果運氣好,也有機會觀察到體型略大、臉上沒有黑麪罩的白琵鷺與黑面琵鷺一起混羣覓食。不只臺灣西南沿海溼地有成百上千的龐大度冬族羣,貫穿臺北盆地的淡水河沿岸中下游溼地每年也有少量但穩定的黑面琵鷺在此度冬。
水利處指出,黑面琵鷺屬於IUCN稀有物種紅皮書瀕危等級(EN),可說是全球候鳥物種保育最著名的成功案例之一,其族羣在全球普查初始的1992年僅有294只,透過國際間的合作保育,到了2024年的全球普查已回升到將近七千只。一直以來,臺灣都是此種大型候鳥最重要的度冬區,數量佔比都穩定地維持在50至60%。
小水鴨是社子島溼地冬季候鳥的另一要角,生態監測資料顯示,社子島溼地已成爲小水鴨穩定的度冬地,每年10月下旬起至翌年3月上旬,在潮水高漲時,成羣的小水鴨會浮游在水面或蘆葦邊緣休息、理羽,待潮水漸退,牠們就會在灘地上搖搖晃晃地邊走邊覓食。
社子島舊堤不僅是眺望觀音山夕照的好地點,堤外生長茂密的蘆葦及苦林盤,也是冬候鳥灰喉黑臉鵐羣聚夜棲的大本營,每屆黃昏時段,白天四散覓食的個體紛紛歸返,與其他小型鳥類如白頭翁、粉紅鸚嘴以及斑文鳥組成數以百計的喧鬧鳥羣,似乎是在交換著白天尋覓到的美食情報。吱喳的鳥鳴隨着暮色漸暗,直至悄然無聲。
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