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多重優勢助力我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人汽部落工作室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應約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啓動磋商。

此前,歐盟委員會曾發佈的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最遲於7月4日正式生效。美國政府也曾宣佈,自今年8月1日起,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三倍,達到100%以上。

折射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力

歐美國家接連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舉起“關稅”大棒,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打着所謂維護“公平競爭”“國家安全”的旗號,行保護主義之實,設置貿易壁壘。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此評論指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罔顧事實、預設結果、不合理、不合規,本質是將調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

歐盟進行反補貼調查的初衷是“保護”本土汽車產業,但這個做法似乎並沒有得到歐盟汽車產業界的認可。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在接受德媒採訪時強調,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非但無助於解決德國及歐洲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反而會帶來貿易摩擦風險。她認爲,一旦發生貿易摩擦,歐盟加徵的關稅可能迅速產生負面影響,拖慢歐盟推廣電動汽車和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德國政府同樣對歐盟發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深感憂慮,認爲會對歐洲綠色轉型進程和消費者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也擔心德國在華車企利益受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認爲:“關稅是政治手段,且是最後的手段,也往往是最糟糕的選擇。” 中歐雙方視頻會談期間,哈貝克正在中國訪問,他表達了對談判的期望,並將會談稱爲“良好的一步”。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分析指出,歐盟幫助本土車企的最好辦法是,削減官僚主義並通過貿易協定來開拓新的市場,而不是推動去全球化的趨勢。關稅將使電動汽車變得更加昂貴,使停滯的市場徹底陷入癱瘓。這種做法也將葬送歐盟綠色協議和電動交通。

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環保、碳排放以及能源安全等戰略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的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電動汽車領域發展已經成爲世界矚目的焦點。部分國家甚至不惜在競爭中揮舞關稅“大棒”,這也折射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力。

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家、波鴻汽車研究院院長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認爲,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成本優勢是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才建立起的天然競爭優勢,是中國企業以市場爲導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開拓創新,通過在動力電池和軟件等領域長期投資才建立起的天然競爭優勢。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優勢得以突顯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比例達到66%。2023年我國汽車年出口量也超越日本,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質量不斷改善,出口單價持續上升,且將近一半銷往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汽車工業對諸多不同產業部門具有很強的拉動效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的汽車總產值已達到11萬億人民幣,佔全國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過房地產,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如今,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已取得讓全世界震撼的進展。事實上,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成今天的規模,並非一蹴而就,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無疑是促成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2023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日前揭曉,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在內的多家電動汽車及相關企業上榜便是很好的佐證。

得益於科技創新,中國的汽車消費者在較短週期內便親眼見證了從早期電動車面臨的蓄電池容量有限、充電設施匱乏、充電速度慢等困境,到現在技術顯著進步的發展過程。這些進步包括電池技術的革新,使得單次充電能夠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也包括快充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縮短了充電時間。

在強勢崛起的同時,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一些明顯優勢也得以突顯,正是這些優勢助力我國電動汽車產業不斷實現突破。

首先,最直接的優勢體現在用戶體驗方面。近期,不少業內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都談到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在產品體驗上近年來令人驚歎的變化。

“以前開電動汽車上路,我會有里程焦慮,超過4、500公里的路程通常就不會選擇電動汽車自駕。”一位電動汽車行業從業者這樣告訴記者,“但隨着800伏高壓充電技術的普及以及電池5C充電能力的實現,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緩解了很多。”他說,“使用這一技術充電速度幾乎可與加油媲美。儘管從純補能效率上講,由於能量密度的限制,充電尚無法與加油相提並論,但在使用體驗上,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此外,電動汽車在智能化方面給駕駛者帶來的體驗和傳統汽車相比,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軟件定義汽車使得用戶能夠更深入地參與汽車產品的功能和性能定義中。精湛的底盤調校和細膩入微的發動機動力傳輸對於90%以上的消費者難有直觀的感受,但隨着電動汽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感受也越發直接。

在以前,車輛在上市後相關的開發工作就已經結束,而如今的智能汽車,軟件開發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即使車輛已經上市,生產廠商依然會根據消費者的反饋進行升級迭代,確保車輛在整個生命週期內都能保持競爭力。這種“常用常新,越用越新”的體驗,以及“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製,無疑更加直接地讓消費者感受到與汽車產品之間的互動性,爲電動汽車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其次,體制優勢促進我國形成完備的電動汽車產業體系。早在本世紀初,我國就在國家戰略層面明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國充分發揮了體制優勢,全社會共同推動電動化轉型,並持續改革調整相應的政策。

一方面,我國制定了明確的補貼退坡政策和雙積分政策,促使企業更多地通過投資技術研發、提高製造規模與質量來贏得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引進特斯拉爲代表的海外優質企業,不僅爲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競爭創造了“鮎魚”,也激勵了來自互聯網、高科技行業的資本入局。

隨後,伴隨着造車新勢力加入汽車產業,也帶來了新的思維和技術,加上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引入,不同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和優勢互補,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斷加速。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既包括傳統汽車的零部件生產供應網絡,也包括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控、電驅動系統以及電子產品和軟件的供應體系,還包括充換電、電池回收等配套體系。

再次,我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齊全的工業門類、豐富的本土汽車產業鏈以及優異的創新土壤。

正是因爲這些優勢,中國電動汽車實現了從名不見經傳到全球領先,從滿足國內高質量發展需要到助力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跨越式發展。

爲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注入了強大動能

以先進技術交流,實現行業共贏。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的同時也歡迎全球汽車企業積極融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爲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注入了強大動能。奧迪一汽、大衆安徽、光束汽車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在華落地,大衆、奔馳等在中國設立全球研發中心,越來越多的跨國汽車企業藉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加快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中國新能源科技企業也相繼落戶歐洲,推動雙方在綠色轉型道路上攜手並進。德國第一家投入運行的電動汽車電池大型生產工廠正是由寧德時代在圖林根州的阿恩施塔特建造的。據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岑特格拉夫介紹,該工廠將爲寶馬、戴姆勒、博世等汽車產業製造商提供電池電芯,預計滿產後年產量將達3000萬枚電池電芯,可裝配18.5萬至35萬輛電動汽車。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充滿活力,尖端技術、用車生態等都引領着全球發展潮流。通過深化合作可以促進德中雙方的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加強雙方的經濟聯繫和互利共贏,更有助於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杜登赫費爾表示,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電池技術、自動駕駛和車內娛樂技術等領域也位居前列。“只有深化合作,才能在未來實現共贏”,他強調,無論是對於德中兩國在汽車領域的合作,還是涉及全球汽車行業,緊密合作纔可能實現降本增效。(記者胡挹工、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