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跑鞋的江湖

作者 Emma

當人口紅利消耗殆盡,人心紅利成爲新的競爭力。賣到上千塊的跑鞋,成爲一樁性感生意。

“吃的總量可以適當少些,從而製造熱量缺口,但還要注意不能過度,因爲捱餓是一種壓力,我們的身體機制會讓體重保持穩定,而不是驟減。原始人會因爲捱餓而判斷深處饑荒環境,身體會因爲內分泌調節而非常不理智地強行儲存脂肪,以便應對下一次饑荒,這是寫在基因中的生存策略(感受到壓力後優先儲存脂肪來提高生存概率)。”

經歷過節食減重痛苦的人,看到這句話應當能感到些許安慰。

它節選自ASICS亞瑟士對於一個知乎提問作出的回答——“跑步真的能減肥嗎?爲啥我跑步很久,一週跑五次,每次5公里,到現在爲止也沒輕幾斤呀?”

這篇內容發佈於5月6日,亞瑟士已經將其作爲置頂狀態。

來自知乎截圖

在這篇內容裡,針對提問者的“每週25公里體重無明顯變化”的實際困境,亞瑟士以一個專業人士的身份,認真拆解了減脂的生理學知識,並進行了如何通過跑步這項運動實現減脂目標的科普。

事實上,這是一條2016年提出來的問題,共積累了124個回答,超過百萬的瀏覽量說明有很多人存在類似的疑惑。更多的回答是從個人經驗或者從乾貨分享的角度出發,亞瑟士的回答非常“對症”,同時也不乏關懷,用精煉的語言和理性的思考回答了提問者的疑惑,除了文中潤物無聲的配圖外,幾乎沒有“個人”的成分。

這個回答由一位認證爲“一個愛運動的中年跑步大叔”的用戶@言信Shayne贈與了專業徽章,被標記爲“專業”,在點贊、評論、收藏數據上也表現較好,因此在124 個回答中排在默認排序的第二條。

這是一個好的品牌展示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些關於跑鞋的故事。

跑步熱or跑鞋熱

跑步作爲一項大衆化的運動,覆蓋的人羣廣泛而分散,但跑鞋的受衆卻顯得有跡可循,尤其是以亞瑟士爲代表的運動品牌,以高價位形成了一定聚攏效應。

Brooks、索康尼、亞瑟士和New Balance被譽爲“四大跑鞋”,在耐克、阿迪等休閒鞋類增長疲軟的當下,這四個品牌均在去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增長。

Brooks營收首次突破了10億美元;索康尼2021財年全年增長 57%,創下有史以來的銷售紀錄;亞瑟士2021年營收超過疫情前的水平,扭轉了營收連續三年下滑的頹勢,且所有業務板塊中,功能性跑鞋的營收增長最快;New Balance則在去年11月透露,New Balance年銷售額將同比增長30%,超過2019年的水平,除了老爹鞋外,在高性能跑鞋和越野跑品類上也獲得了成功。

來自@ASICS亞瑟士

市場調查公司NPD的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的運動鞋總銷量增長了20%,其中性能跑鞋的銷售額增長了25%以上。NPD體育產業顧問Matt Powell認爲,在連年下滑後,功能性鞋款未來兩年的行情看漲,跑鞋將是這股風潮中的關鍵部分,功能性跑鞋應該會成爲街頭爆款。

跑鞋風潮是否會在全球刮起來,一定程度上要靠品牌各自的努力。至少在中國市場,很多品牌都躍躍欲試。

“四大跑鞋”在中國市場都歷經坎坷。

Brooks曾在2017年試水中國市場,但被安踏一紙商標侵權訴狀告到光速撤退,“存活時間”不滿半年。其餘三個雖然保留了品牌,但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前有耐克阿迪的壓制,後有國產品牌的追趕。

來自@NewBalance中國

中文標識遭遇搶注的New Balance,在真假難辨的“N”字鞋江湖裡起起伏伏;亞瑟士在去年官宣李易峰爲亞太區品牌代言人,成爲其加碼中國市場的積極信號,但不到一個月就因“新疆棉事件”終止了合作;索康尼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幾進幾齣”後,終於在2019年“委身”於特步,逐漸摸索出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路徑。

留下來的“三大”,儘管各有各的尷尬處境,但誰也沒有真的低估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根據亞瑟士發佈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全年淨銷售額增長22.9%至4040.82億日元。由於功能性跑鞋和鬼冢虎銷售強勁,大中華區淨銷售額增長27.9%至525.93億日元。

來自@ASICS亞瑟士

亞瑟士在今年3月提出“向上更向心”的全球品牌主題,針對中國市場,品牌聯合脫口秀演員龐博、導演劉循子墨以及藝術體操健將張豆豆,打造了“向上更向心”主題短片,藉由這些名人資源以及簽約運動員,亞瑟士在抖音發起挑戰活動,鼓勵消費者完成跑步、瑜伽、籃球3個運動的“向上”動作,在運動中感受向上能量。此外,亞瑟士聯合KnowYourself推出情緒測試。

最近,亞瑟士延續相關的玩法,推出“敢爲焦點”“按我的節奏跑”等新主題,利用這些更加社交化的品牌活動,亞瑟士正在拉近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

來自特步財報

在特步交出的2021年財報中,包含索康尼在內的專業運動板塊2021年錄得超過2億元的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爲2.0%,但較上一年提升了180.2%,增長潛力不可小覷。據悉,2022年特步將會在中國內地高線城市加速新開更多索康尼及和邁樂門店,以此帶動業績增長。

索康尼的本土化進程正在加快。繼今年年初亮相的廈門城市特別款後,索康尼在4月帶來了Endorphin Speed啡速2 武漢城市特別款,從武漢的過早文化切入,以熱乾麪爲設計靈感。索康尼與 Keep 合作,推出武漢12天線上跑步挑戰賽,參與者有機會獲得武漢城市特別款產品。

來自@Saucony索康尼

相比之下,New Balance略顯沉寂,但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在堅持。

“我們與所有其他國際運動品牌的共性是,我們都很重視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我們是‘低調務實但創新’的。”New Balance中國區市場總監陳瑞在近期的採訪中如是說。

5月6日,New Balance官宣簽約中國馬拉松運動員賈俄仁加。這位年僅28歲的跑圈新星,成爲New Balance簽約運動員陣營中的首箇中國面孔,幫助品牌強化跑步基金。

除了這些歷史悠久的“長跑品牌”,來自歐洲的新銳品牌HOKA ONE ONE、On昂跑也在努力跑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2021年9月15日,HOKA ONE ONE在上海靜安嘉裡中心開出大中華區首家直營零售店;一個月後在上海靜安區吳江路四季坊,又開出了全球首家直營品牌體驗店。今年3月,Hoka One One發佈Speedgoat4“羚雲”配色跑鞋,這是其首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跑鞋,售價爲1199元。

On昂跑於2018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早期遵循謹慎的擴張節奏,然而在疫情下,On昂跑開始加速在國內一線城市主要購物中心的開店節奏,成爲一些中高端健身房社羣內的“新寵”。

來自@On昂跑微博

“瑜伽褲中的愛馬仕”也希望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3月9日,lululemon發佈了品牌成立以來的第一款女子跑鞋,宣告正式進軍運動鞋領域。

lululemon首款跑鞋名爲“blissfeel”。在官方信息中,收集百萬女性腳型數據、耗時四年專注於研發專爲女性設計的blissfeel,以“爲她而生”作爲產品賣點。這款鞋售價爲1180元,具有高貼合度、支撐型鞋面、舒適回彈、減震設計特點。

lululemon邀請女排奧運冠軍張常寧、田徑名將Colleen Quigley、越野跑者Mirna Valerio、殘奧冠軍Kadeena Cox四位大使,通過視頻展示blissfeel給不同腳型跑入不同地形的跑者帶來的專業支撐和保護。除了這些體育領域的精英,lululemon還動用了國內的演員、歌手等名人資源向大衆推廣這款產品。

來自@lululemon

至此,跑鞋這個賽道愈發擁擠了,更不用說對中國消費者更爲熟悉的耐克、阿迪、安踏、李寧等大衆品牌,都在跑鞋產品上持續投入。悅跑圈的數據顯示,2021年度共37個品牌推出新款跑鞋,其中有14個國產品牌、23個爲國際品牌,一年內共1076款新款跑鞋在悅跑圈鞋庫上架 。

一年1000+新品,看都看不過來了,要怎麼挑?

跑步,作爲一種生活方式

雖然時髦的運動變了又變,但跑步永遠在中產階級中佔有一席之地。

“慢跑能讓中產階級成功地把自己同頹廢、菸酒不離身的左傾年輕人和大腹便便、乏味老朽的右翼大亨和政客區別開來。”

這個被廣泛引用的說法來自倫敦大學的阿蘭·拉薩姆的論文《一個習慣的歷史:1960年代美國,作爲工業緩和劑的慢跑》。

“中產階級大規模地開始跑步,這種現象突然地出現,如同‘被髮明出來’並不如其所宣傳的那麼自然,而是作爲一種可組織的健身運動,在中年、中產階級中大面積流行的。”

把視角落回國內,雖然受疫情影響,大量馬拉松賽事延期或直接取消,但中國跑者的規模並沒有因爲賽事遇冷而縮減,並且在“大健康戰略”的驅動下,有規模擴大趨勢。

悅跑圈2021年用戶數量年增幅爲16.7%,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1.4%。悅跑圈發佈的《2021中國跑步白皮書》還顯示,2021 年消費金額超過 1000 元的跑者佔比超過 73%,消費金額爲 2000-5000 元的跑者佔比 爲 32.3%,這其中, 78.5%的消費金額用於購買跑步裝備(跑鞋爲首要)。

來自悅跑圈:《2021中國跑步白皮書》

在“有六億人每月收入低於1000元”這樣的大背景下,在莆田鞋和莆田系大行其道的社會環境中,那些把跑鞋賣到1000元以上還能活得非常好的品牌生意,愈發顯得“性感”。

什麼樣的人會花上千元去買一雙跑鞋?品牌如何找到這些人?

前一個問題不難回答,消費高端跑鞋的,除了專業的運動員之外,還有把跑步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們,當然還有那些沒有把1000元視作一個消費門檻的“有產者”。

後一個問題則需要追溯品牌的發展歷史。對體育市場的忠誠和持續的研發投入,是運動品牌能夠穿越經濟週期的根本。

以亞瑟士爲例,其創始人鬼冢喜八郎在70年前發佈的第一款運動鞋是籃球鞋,在品牌的成長過程中,爲滿足專業運動員的需要, 研發了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的運動鞋,如馬拉松鞋、摔跤鞋、排球鞋等,其中還有“成就”了耐克的CORTEZ 訓練鞋(因爲與耐克的專利糾紛,後來更名爲 TIGER CORSAIR)。

當年同時銷售的Nike Cortez和Tiger Cortez (來自官網)

也許正是這款鞋的失利,亞瑟士在1977年完成了Onitsuka、GTO、JELENK 3家公司合併,成爲ASICS 集團,讓“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強的體魄)”這個品牌理念更深入人心。

同年,亞瑟士成立了首個服裝產品研究技術研究部門。幾年後,製鞋部又成立了鞋類研究部門,專門設計和研發能帶來舒適性、提高運動表現的跑鞋科技(1990年合併成亞瑟士人體工學研究所)——譽滿全球的GEL就是這裡誕生的代表作。

亞瑟士著名的“拋雞蛋”實驗(來自網絡)

問世40年的GEL發生過很多變化,也是基於不同特性的中底,亞瑟士研發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跑鞋,比如GEL-KAYANO、GT2000、GEL-NIMBUS……都有很長的產品迭代史,甚至有部分產品能夠得到美國足病學會APMA的認證標誌,可以作爲處方使用。

這些產品持續迭代通過了時間的驗證,奠定了亞瑟士在跑鞋市場的地位。

在國內外各種機構出具的跑鞋榜單上,都能看到亞瑟士的產品,甚至會有人根據榜單是否有亞瑟士的產品來判斷榜單的可靠性。

來自網絡

至少在中國跑者眼裡,對亞瑟士的品牌忠誠度是很容易驗證的。

“身體最誠實,我也嘗試過換其他牌子的鞋子,最後都換回來了。”堅持跑步十年的James,跑步裝備已經相對固定,鞋是亞瑟士的GEL-NIMBUS,衣服是耐克,護膝是邁克達威。對於這些裝備的選擇,James 的經驗是鞋子第一重要, 然後是護膝,之後是衣服。

作爲廣告公司高管,James在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中堅持着跑步的習慣, 去年他在悅跑圈完成了344天的打卡,每次跑5公里。

一些機構會通過馬拉松賽事的參與人數來估算一個市場的跑者規模,但James跑步的起點和終點都不指向馬拉松:“最初是爲了健康,雖然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還是覺得每天完全不運動是有問題的。一開始是走路,但我們這個行業很忙,走路如果要走到一定的運動量是比較耗時間的,所以就跑起來了。核心目的還是保持一個運動習慣,對健康有幫助。”

James喜歡早上7點跑,如果要開會趕飛機的話會提前到5點。這種習慣也是經過思考的,James分享的跑步心得是:身體上,可以帶來一天的好精神(晨跑,拉高全天基礎代謝);心理上,可以解除工作疲勞,或者激發靈感。

James近期的打卡記錄

他通過自己研究+跑友分享來選購適合自己的產品,沒有怎麼踩過坑,偶爾會有例外,“最大的坑應該是KAYANO,它在23之前是沒有體重要求,所以買了24就發現突然不適合自己了,應有的減震沒有了。”

不過,這沒有影響James對亞瑟士的評價,因爲他早就發現,亞瑟士對腳和膝蓋的保護是其他品牌難以超越的。當然這個前提是選對了適合自己的產品。

James一年在跑步裝備上的花費在2000-5000元區間,“跑鞋損耗很大,比如我每月平均跑量150k,半年肯定要換鞋子。”

2000-5000元對James並不算一個很顯著的消費,尤其在跑步帶來了巨大效益之下——好精神、好體態。放到更大的健身康養領域去看,2000-5000元一年的花費,也不算是一個顯著的負擔,很多人在的減脂餐、健身房等方面的花費可能遠遠超過這個數。

從這個方面來說,上千元的跑鞋是很多人都可以消費的,高端跑鞋仍有很多市場空間可以拓展,只是需要更多的激勵,來實現堅持跑下去的慣習。

現在,終於可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一條不夠活潑但誠懇,沒有明顯品牌露出卻時時體現品牌發展理念的回答,是一個好的品牌展示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僅因爲它誠懇,更因爲它實現了對跑步這項運動的正向激勵。這是一個想要佔領消費者心智的品牌應當做的事情。

人心紅利,纔是品牌的長期主義

縱觀國內運動市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或許充滿曲折。

@極客鞋談一年前發表的《2020年極客鞋談備忘文》中提到“品牌和商販,仍然在爲這個市場的不理性因素燃燒自己的能量”的觀點鞭辟入裡:

耐克把大衆消費者無法健康穿着的限量厚底碳板競速跑鞋,穿上娛樂明星的腳。李寧把韋德之道9代和馭帥等實戰籃球鞋款,做了季度/年度的限量銷售。中間商販依舊千古不變的在這些品牌限量發售的鞋款上,藉着明星上腳和貨量小,想盡方法勾結店員或自僱人排隊囤貨炒價。

這樣做的確能勾起人的消費慾,增大貨品的傳播力度,但與此同時,鞋玩人的不理性現象就開始人傳人。其他原本理性營銷的品牌,只能看着劣幣驅逐良幣,或者選擇同樣做此類營銷。

一年過去,情況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娛樂明星是運動品牌的“通行貨幣”,一傳十、十傳百;從球鞋到跑鞋,囤貨炒價、概念炒作永不停歇。

但情況或許也可以時時變化,每一個保持理性的人就是那個變量。

來自@NewBalance中國

陳瑞分享New Balance對品牌受衆的理解時提到了幾個關鍵詞 —— Smart、Confident、Witty、Humble。她說,無所畏懼的獨立、謙卑但不軟弱,幽默但並不是賣萌,這些構成了New Balance的品牌性格,它形象多元但從來不“賣萌”:“即使我們知道這(賣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所不爲’對塑造品牌性格和氣質至關重要。”

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也許能做成大公司,但大概難以成爲一個受人尊敬的品牌。到今天,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耗殆盡,怎樣挖掘人心的紅利將成爲下一階段競爭的重點。

讓品牌成爲一種驕傲,而不是打擾。在這個方向上,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跑者的世界爲什麼需要New Balance?|案內人

李寧品牌的“中國往事”,中國李寧的“品牌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