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酉在華中科大“入坑”:三年間從小白到立志破三

“高校菁英”系列報道Vol.5

華中科技大學申萬酉

全馬PB:3:15:48

半馬PB:1:31:50

國慶前夕,耐克跑百校高校接力挑戰賽。

一根綬帶,將申萬酉和她的11名華中科技大學隊友聯結在一起。十個棒次,綬帶交接,他們一起完成了一場42公里的奔跑,斬獲簽約精英高校組的亞軍。

“那天比賽,其實沒有跑出我的預期成績,隊友們也是,我們10個人沒有一個人成績是在前10的,但最後整體成績卻還算是可以的,比較均衡。”團戰讓她開心,但同時又覺得“或許我再強一點我們就是冠軍了”。

▲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出戰跑百校高校接力挑戰賽第5棒的申萬酉(左)

2022年初入學時,她就加入了跑團。從武漢馬拉松名校團隊挑戰賽到跑百校高校接力挑戰賽,她享受這種因共同愛好凝聚成一個團體並肩作戰的氛圍。

兩年時間,她在跑步的世界裡體會到許多滋味,在蜜糖與辛苦輪番前來的磨損裡,她越來越篤定。

許多吐露或許只會發生在她25歲這個剛剛開始研三的秋天,她的野心,她的熱愛,以及夾雜入其間的成長。未來不確定之種種,還需要申萬酉去努力,去規劃,但惟一確定的是,她想一直跑下去。

01

“貴州人天生能跑嗎?”

申萬酉,家在貴州畢節。

當被問及“貴州人天生能跑嗎”,她笑了笑,“我們那裡出門就沒有一點平路,但小時候確實沒怎麼跑過步,只是跟朋友們追逐打鬧爬山之類的。”

校運會往往是許多學生跑步天賦被發現的絕佳機會,申萬酉也不例外。在貴州遵義醫科大學讀大二時,她一時興起報名了3000米,第一次跑便拿了名次,被體育老師相中入選了學校的中長跑隊。

那時候的她,之於跑步,談不上熱愛,“練了一段時間,但練得不怎麼樣。”

記憶最深的,是備戰貴州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的日子,“目標是前八,要求也不高,最後勉勉強強拿了個800米第五。”

正是在那段時間裡,申萬酉開始深刻體會到身體反應的敏感性和直接性,同時她也清晰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長處。“我發現無論是100米、200米還是400米,我都能輕鬆應對,速度上也有優勢。然而,當距離增加到3000米、5000米或者10公里,需要同時兼顧速度和耐力時,我的表現就顯得平平。但有趣的是,一旦超過10公里,我發現自己能夠以一種穩定的速度持續前進。”

備賽的日子,有辛苦,亦有甜蜜。申萬酉結識了一羣志趣相投的跑友,並且在校隊中找到了她的另一半——李斯特。他們的愛情故事在跑道上悄然萌芽。當申萬酉成功考取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的研究生後,他們也一起來到了武漢。

02

“要能考得上,我一定好好跑步”

備戰考研那一年,一坐一整天成爲申萬酉的生活常態。

“整整一年,沒有一點運動,我覺得我的身體還是需要鍛鍊一下了。當時我就想,要是我能考得上的話,就一定要好好跑步,鍛鍊身體。”

初入華科,她就去跑團報名,隨即被邀請加入一個人數衆多的羣,在羣內,團長提出了條件:如果你的月跑量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或者你能夠按照制定的訓練計劃完成相應的目標,將有機會被邀請進入另一個更爲專業的校隊,是專爲學校準備參加比賽設立的。

彼時,正是申萬酉迫切想要重啓跑步的時候。在團長給出的課表和指導下,短短半年時間,她就在華科秋季運動會中斬獲了學研女乙組100米和800米的雙冠軍。

▲入校半年,她就在華科秋季運動會中斬獲了學研女乙組100米和800米的雙冠軍

校園之外,她也和男友李斯特創造着獨屬於他們倆的跑步佳話。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鄖西天河愛情長跑賽成爲了申萬酉和李斯特共同慶祝的特別時刻。他們已經連續兩年收穫情侶組的冠軍。這場10公里的浪漫賽事,不僅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也記錄了他們並肩奔跑的每一個瞬間。值得一提的是,比賽的成績是根據兩人中最後一位衝過終點線選手的時間來計算的,這不僅考驗了他們的速度,更考驗了他們之間的默契與支持。

因而,兩人手牽手,用一根橡皮繩相連,踏上了跑道,這成爲了他們獨特的“秘密武器”。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他們始終用這根橡皮繩相互牽引,共同奔向終點。用李斯特的話說:“這不僅體現了愛情馬拉松中相互扶持的特點,同時也能幫助女選手節省體力,從而提高成績。”

▲兩人手牽手,用一根橡皮繩相連,踏上了跑道,這成爲了他們獨特的“秘密武器”。

申萬酉向我們透露,與牽手衝線相比,橡皮繩確實是一種更爲省力且方便的方式。早在疫情解封之初,李斯特帶她加入了鋒利跑團的訓練。考慮到她經常迷路,又是跑步小白,他便用橡皮繩牽引着她一起跑步。她回憶說:“那時候被他拽着跑,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方式很新奇,他們問‘這是啥訓練方法呀?’”

去年輕鬆奪冠時,兩人在衝線後被無數鏡頭捕捉到了那一瞬的“勝利之吻”。而今年,在艱難衛冕成功後,他們展現出了彼此扶持、相互理解的深厚情誼。李斯特坦言:“這是我們跑得最辛苦的一次。”申萬酉緊接着解釋道:“他今年參加的比賽太多,身體有些疲勞,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這兩年,他們同在武漢極速跑步俱樂部和鋒利東湖跑團訓練。 在武漢,尤其是在夏天,出門都需要勇氣,更何況是跑步。 每週訓練課,當有了“不想跑”的念頭時,她總會惦記着要去給隊友們送補給,“要不然他們喝不到水,每次想到這個問題,就是我出門的動力。 ”

▲喜歡與夥伴們並肩跑步的申萬酉(上圖左,下圖右2)

與夥伴們風雨無阻的共同訓練,使申萬酉迅速成長。曾經讓她感到吃力的10公里,如今已能輕鬆駕馭,甚至在她心中,挑戰馬拉松的念頭也開始萌芽。

03

“我更享受跑全馬”

加入華科跑團不到半年的時間,她開始備戰自己的首馬——2023武漢馬拉松。

作爲馬拉松小白,她放心地把自己交給專業的人指導訓練,進行一週一次長距離和一次強度課,在其它時間就進行有氧慢跑。那個階段,月跑量能上200,她就覺得開心。

面對42.195公里的挑戰,申萬酉明白這將是一場艱難的征程,但對於這段距離的真正挑戰,她心中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當她跑到17公里時,申萬酉已經感到力不從心,她坦言:“我不知道如何面對接下來的25公里,但我只是依靠着腳步的慣性,不斷地向前推進。”

到了最後6公里,她感到自己的腳彷彿已不再屬於自己,“我停下來噴了些藥,當時心裡想,即使走也要走完全程。但腳步的慣性還在,最終我還是堅持着,以5分配跑完了全程。”

03:35:40,這是她的首馬成績單,足夠漂亮。但身體頂到極限的申萬酉,腦子裡第一個想法卻是,“我再也不跑馬拉松了。”身邊的同學以“過來人”的視角立刻迴應她:“不,你會再跑的。”

的確,首馬之後,申萬酉接連解鎖了好幾場半馬比賽,還在秘境巴東森林半馬跑出了01:31:50的PB。

今年的漢馬,申萬酉準備得更紮實有序。週六早晨,她一般會去東湖綠道跑25-30公里的長距離大課,週二或週四進行強度訓練,日常的有氧慢跑也從不落下。“其實每週末的長距離對我來說挑戰都挺大的,一般要跑25-30,身體狀態好的時候會覺得挺好的,狀態不好時,就會覺得很漫長,需要多一點的意志力才能熬過去。”

但落在跑道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沒有白費。又一年漢馬,她的第二場全馬比賽,申萬酉跑到了315,比去年快了20分鐘。

“很滿意的一跑,體感滿分,補給也分配合理了,後程也還能提速和衝刺,跑完後也沒有那麼生無可戀,洗個澡又元氣滿滿能走能跳。”

在收穫成績與進步的同時,她仍在認真聆聽發自身體的聲音,“我好像是更喜歡跑全馬的,跑全馬作戰過程會長一點,需要策略,更需要前半程壓制自己的體感。我很享受跟自己身體和解的這個過程,知道自己什麼狀態下需要補水、補鹽丸、補能量膠。”

如果把漢馬看作一期一會的座標軸,申萬酉的目標是期待能夠在明年的漢馬賽道上破三,“今年跑到了315,明年就想衝一衝,先嚐試一下,明年如果打不成,後年也該達成了。”

04

“幸好我堅持了兩年跑步”

在校生活倒計時一年,畢業課題、擇業、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她想了想,“跑步肯定是要堅持的,無論如何都要堅持。”

過去兩年,她感慨自己“幸好堅持了兩年的跑步”。

▲跟隨高手雲集的鋒利跑團訓練,申萬酉(左3)進步明顯,也結識了更多高水平跑者,比如“武漢一姐”熊娟(左2)。

時間,同樣花費在學業上面,搞科研、做論文,儘自己最大努力,但結果更多是不確定的、未知的。但跑步給了她“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的確定性反饋。這種反饋既來自於她對身體的感知,也源自於她在成績上的顯著提升。

夜跑,是她的習慣。

▲在實驗室裡的申萬酉。

每天做完實驗或是結束功課之後,若是時間還早,她會去漢口文體中心有氧慢跑,若是因爲課業耽誤到10點左右,便會去學校操場跑一個小時。每天拿一小時出來跑步,哪怕是以散步的速度去跑,除了生理期和身體實在不想動的時候,絕無例外。

關於成績,她一直有“更進一步”的追求,但若是把跑步這件事放進她人生更爲長遠的時間線裡,她並不會以透支身體的方式去強求一個好成績。

“我更多是把它看作一種生活方式,跑步以來我從沒受過傷,也是因爲我很照顧自己的身體感受,如果能夠一直保持這種健康狀態的話,我可能希望能夠一直跑到老。”

本條內容創作團隊

作者:vv

編輯:櫧洲

設計:viuviu

圖片:受訪者提供

高校菁英系列報道

Vol.5

這是【“高校菁英”系列報道】的第五篇。

年輕的學生、熱血的青年人往往被認爲是最純粹、最具有理想主義情懷的羣體。在這個欄目裡,我們將筆觸對準那些一邊在學校裡追求探索人類智慧真理,一邊用跑步和自己對話的女性跑者們。她們有的是頂尖的非職業跑者,有的只是爲了愛好在簡單奔跑。跑步或許是她們認識自己和走向社會的一扇窗。

“I run for woman, life, freedom”,腳踏在堅實的大地之上,她們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着未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