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族羣基金 買點浮現

市場對於9月聯準會降息預期提高,法人指出,統計1998年以來每逢聯準會首次降息前後的生物科技類股表現,通常在前三個月已可看出平均逾4%的明顯漲幅,若能在降息後持有一年,漲幅甚至達近30%,相關基金可留意佈局時機。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根據Morgan Stanley統計,觀察近35年來生物科技類股和利率大致呈現相反的走勢,當利率自高點下降時,生物科技類股每季平均股價表現優於整體指數約4%至5%。

江宜虔指出,生技產業仰賴大量投入資金來創新研發技術,因此對利率的敏感度高,當利率上升將使得籌資成本增加,相對地一旦利率走低,有助於舒緩生技公司的資金成本壓力,反映在今年來生物科技公司IPO【IPO】IPO是初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簡稱,是指爲了籌集企業所需的營運資金,企業的股份首次公開發售並由投資人認購的過程。我國對於IPO股票的課稅方式,與一般上市、櫃公司略有不同,出售 IPO股票的投資人,每年 5月必須強制覈實申報其證券交易所得,扣除成本及費用後,按15%稅率分離課稅。爲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股票,IPO的股票取得後,持有一年以上出售者,稅率減半爲 7.5%;上市、上櫃後繼續持有滿三年者,只須按3.75%的低稅率課徵證所稅。家數與金額已出現明顯回升,顯示投資人對生物科技產業前景看好。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樂觀看待GLP-1藥物和肥胖治療的前景,同時也看到AI在藥物探索(drug discovery)上的潛力,相信AI和機器學習有機會應用於過去被認爲「無藥可治(undruggable)」的領域。

江宜虔說明,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現金水位也看到明顯改善,超過八成企業手握的現金水位,至少足以支應二年以上的營運,其中甚至有近四成企業的資金水位足夠三年營運需求。

若看生物科技上市公司透過私募管道募得的資金,整體累計金額也在持續增加中,今年的私募金額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反映出生物科技類股的籌資環境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