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西藏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調查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是重大使命。西藏在着力創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同時,更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爲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綠色淨土。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率先整體實現碳中和。如今,西藏依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與此同時,西藏立足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聚力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等“四個創建”,文化旅遊、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等九大產業蓬勃發展,高原經濟持續向好。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地區生產總值等7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國第一。西藏是如何在守護綠色的同時又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

牢牢守護生態根基

“一生一定要去西藏旅遊一次。”“這是來自西藏的農特產品,綠色有機。”近年來,西藏遊、西藏產品廣受歡迎,背後折射出大家對西藏環境美、生態好的認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垂直落差最大的高原峽谷、最具差異化的地球全譜景觀帶、星羅棋佈的高原湖泊和連綿不絕的雪山冰川……生態是西藏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根基所在,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價值、最大潛力、最大優勢和最大責任。

然而,西藏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該如何守護好這一優勢資源,把冰天雪地也變成金山銀山?建立自然保護區成爲重要抓手。截至去年底,西藏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總面積達41.22萬平方公里,佔西藏國土面積的34.35%。

走進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曲段,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自由馳騁。29.8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是對口支援那曲市的浙江省面積的近3倍。爲更好實施保護,西藏正積極推進全球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羌塘國家公園建設。西藏將結合國家公園建設,讓有能力的羣衆就地轉爲生態護林員,並適度開展生態文化旅遊,讓羣衆在參與生態保護中走上致富路、吃上生態飯。

藏北草原上,幾十座巨型風車隨風轉動。這是由國家能源集團投資,今年初才全容量併網發電的風電項目。走近巨型風車,塔筒四周草皮拼接的痕跡引人注目。“這些都是建設過程中移植的原生草皮。”國家能源集團公司那曲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建生介紹,當地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要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的破壞。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西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切產業、經濟活動必須有利於促進生態良性發展。西藏將全區二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堅持“兩高一低”項目的零審批、零引進。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西藏不斷加大立法力度,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制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不斷制定修訂。2023年9月,我國第一部從國家層面立法規範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實施,爲守護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和萬水千山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與此同時,西藏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不斷涵養生態環境,築牢產業綠色發展基底。2021年,西藏啓動首個規模化山體造林的生態修復工程——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規劃用10年時間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6.72萬畝,實現“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美好願景。該工程實施以來,先後有約665萬人次參與;累計完成營造林50萬畝以上、栽植各類苗木8600萬株以上,植樹造林成活率達80%以上……

走進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貢嘎機場植樹造林片區,一片片油松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忙着澆灌樹木。山南市林草局局長桑旦羅布介紹,這裡以前是一片荒山,如今周邊已形成集中連片的林地,揚沙天氣明顯改善。

從山腳到山腰,不僅有油松,還有山杏等適合高原栽種的樹種,確保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幾年後,遊客一下飛機就能看到周邊的青山,這是高原人民保護生態的決心。”桑旦羅布說。

讓高原變得更綠更美的行動早已開始。2012年起,拉薩河南岸與布達拉宮遙遙相對的荒山上,靠人背騾運、電鑽挖坑、機井灌溉的“樹上山”工程開始實施。如今,當年的苗木已經綠樹成蔭,荒山也變成市民和遊客最愛打卡的南山公園。

保護生態贏得發展優勢。一以貫之的生態保護讓西藏環境更美,助力西藏文旅產業得到極大發展。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就接待國內外遊客5728.56萬人次,同比增長15.3%;旅遊總收入670.55億元,同比增長12.9%。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發展優勢的勢頭更加強勁。

科技賦能產業先行

近年來,西藏立足資源稟賦,加大特色農牧業技術攻關力度,加強科研成果和應用技術引進推廣,堅持“穩糧、興牧、強特色”,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逐步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走進西藏山南市乃東區頗章鄉格拉村的宏農百萬羽智能化藏雞產業園雞舍,一臺臺自動化飼養設備有序作業。該公司總經理張宏林說,作爲西藏第一家大規模雞蛋生產企業,他們以藏雞養殖爲核心,通過全產業鏈運營,從飼料加工到雞蛋分揀包裝,再到有機肥生產、農產品初加工和有機種植,打造出一套現代化、高效、節能、環保且可循環的農業體系。他們還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當地2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參與藏雞養殖,每村每年增收20萬元以上。今年4月,公司被認定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近年來,在農業科技不斷革新與政策大力支持下,西藏農牧業龍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成爲帶領西藏農牧民闖市場、保障農牧產品供給的重要支撐。今年,西藏新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家,全區市級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87家。

一方面,西藏利用科技不斷夯實發展農牧產業這一小康之基、發展之本;另一方面,西藏大力發展高新數字產業,推動其成爲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西藏乙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新落戶拉薩的一家數字經濟企業,業務涵蓋人工智能、無人機及應用軟件等多個領域。該公司董事長白雪峰表示,將加強校企合作,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數字技術創新人才,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一個個重點項目的落地,爲西藏高新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乘數而上”按下加速鍵。

“‘雅江1號’項目一期計劃投資9.2億元,建成後算力規模將達2000P,旨在打造西藏地區最大的算力中心。”西藏雅江計算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劉健說,今年底將完成第一個千P集羣的交付使用,預計明年5月全部落地建成,將爲山南乃至西藏的數字化發展開闢新路徑,服務“東數西算”戰略。

高原低硫、低溼、低溫、低氧的獨特氣候,成爲發展數字產業的優勢。一批批數字企業落地西藏,目前規上數字經濟企業達57家。僅拉薩高新區,累計註冊數字經濟企業就達2700多家,數字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今年前9個月,西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近3年西藏高新數字產業增速年均達14%以上。《“算力珠峰”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提出,到2026年,西藏算力規模達100PFLOPS,並總體規劃“1+2+3”區域算力節點,在拉薩建設自治區算力中心節點;在林芝建設以清潔能源爲主的特色算力節點,在昌都建設面向川渝國家骨幹樞紐節點聯接節點;在日喀則、那曲、阿里按需建設邊緣算力節點。

“準備就緒,起飛!”在拉薩雪鷹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直升機場,一架直升機搭載遊客平穩起飛,開啓“空中瞰拉薩”之旅。

近年來,低空旅遊在拉薩逐漸成爲消費熱點。拉薩雪鷹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瞄準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已開通多條空中旅遊觀光路線。“公司於2016年成立,打破了西藏沒有通用航空產業的狀況。運營以來,在醫療救護、空中巡查、林業播撒、應急救援、空中觀光等領域均取得不錯成效。”該公司總經理呂進說。

在國家大力支持與各方共同努力下,西藏通用航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由點到面的發展。今年1月至9月,西藏通航累計飛行1075.68小時、899架次,運載414人次;無人機累計飛行2360小時、4720架次,在航空救援、航空護林、空中巡查、空中游覽等領域實現常態化運營。

西藏爲何發展通用航空產業?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西藏地廣人稀,基於陸地交通建設成本高、運輸時間長的環境和條件特點,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十分必要,且前景廣闊。

雙向開放激發活力

“開放的地區最有活力,開放的經濟最有競爭力。”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最常提起這句話。開放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棋眼”,更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西藏經濟基礎薄弱,市場有限,開放方能擁抱未來。今年4月,來自林芝市的23.38噸蘋果通過吉隆口岸銷往尼泊爾,這是西藏本地水果首次實現出口;9月,13.05噸、貨值151.2萬元的青稞制白酒、威士忌酒出口至美國,這是西藏本土青稞白酒、威士忌酒的首次出口。“首次”,在西藏農特產品出口領域被頻繁提起。在首次的背後,是西藏藉助開放的東風積極融入國際大市場的決心和渴望。

最近,又有一批來自山南市的蘋果在拉薩八廓海關的助力下即將出口尼泊爾。今年以來,八廓海關主動對接海關改革、企業期待和地方需求,先後助力西藏冷凍虎掌菌、冷凍松茸等本土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八廓海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持續深耕本土自產品分析庫,指導企業用好各類利好政策,助力更多本土產品“走出去”,力爭將西藏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發展優勢。

開放帶來了產業的蝶變,讓諸如“氆氌”這樣的西藏傳統特色產品獲得新生。“氆氌”是西藏一種傳統羊毛織品,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村民會穿着款式新穎、設計感十足的氆氌服飾,在雪山腳下、青稞地裡走秀。要不是在上海援藏企業沙涓羊絨的幫助下,日喀則江孜縣的格桑做夢也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會帶着氆氌和氆氌編織技藝走進巴黎的時尚展會,“氆氌”會成爲時尚界的新星。

格桑感嘆,走出去真好,氆氌彷彿又活了起來。

作爲上海對口援藏的重要項目,近年來,沙涓羊絨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與上海援藏幹部一道打造氆氌製作的“前店後坊”,攜手構建江孜氆氌全產業鏈體系,讓氆氌產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沙涓品牌創始人郭秀玲認爲,開放的市場能夠更好地激發氆氌的生命力,從而實現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自去年4月以來,江孜縣跟隨沙涓品牌參與氆氌產品編織的婦女,人均每月增收4800元。江孜縣阿佳格桑氆氌農民專業合作社首批簽訂500條圍巾訂單合同完成後,後續訂單一年來從未間斷,參與者收入同比翻番。

西藏的開放是走出去和請進來的雙向奔赴。在特色產品走出去的同時,西藏又千方百計請人進來。自2018年起,爲解決旅遊業淡旺季發展極度不平衡問題,西藏開始實施“冬遊西藏”市場促銷活動。

11月的拉薩八廓街上,遊人絡繹不絕。重慶遊客吳青就是其中一位。機票便宜、酒店實惠、景區免門票……吳青一一細數“冬遊西藏”帶來的好處。

以前,由於氣候、地理條件等原因,每年國慶假期一過,西藏鮮有遊客。經過多輪“冬遊西藏”活動,西藏旅遊發展進入快車道。數據顯示,首輪“冬遊西藏”活動啓動後,2018年1月至4月,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超26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35億元,同比增長均超六成。第二輪活動開展後,僅2018年11月,西藏接待遊客人次增幅便超100%,旅行社接待遊客人次是上年同期的4倍多。2018年西藏全年接待遊客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同比增長31.5%,爲2013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冬遊西藏”已經成爲西藏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

今年10月,新一輪“冬遊西藏”活動啓動。西藏不僅邀請了援藏兄弟省區市代表,還邀請來自俄羅斯、德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地的國際客商代表,並現場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拓“冬遊西藏”市場。

今年,西藏召開了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王君正表示,西藏將堅定不移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爲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區。西藏將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在保護文化遺產和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做好文旅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利用,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守護生態、科技賦能、開放發展,一條獨具西藏特色的優勢產業發展之路正在加快形成。未來,立足面向南亞開放重要通道這一戰略定位,西藏將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與尼泊爾等周邊國家的交流交往,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拓展國際市場需求。西藏將抓住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重大機遇,利用好對口援藏的優勢,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加強交流合作,助力特色產業騰飛。 (經濟日報記者 代 玲 賀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