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補助釀死胎活報 地方籲中央統一標準

臺灣嬰幼兒死亡率遠高於日、韓,有醫師認爲和各縣市政府祭高生育補助有關。屏東縣府不否認可能是死亡率上升原因之一,盼中央訂定統一通報依據。圖爲屏東基督教醫院於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爲染疫孕婦剖腹產。(屏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臺灣嬰幼兒死亡率遠高於日、韓,學者認爲和各縣市政府祭高生育補助有關。屏東縣府不否認可能是死亡率上升原因之一,盼中央訂定統一通報依據,避免有模糊地帶,衛福部表示,兩者是否相關需明確調查。新北市政府則表示,明年將再加碼,第一胎提高到3萬元。

屏東縣衛生局統計,2018年至2022年,5年來屏縣平均新生兒死亡率0.508%,高於全國平均0.258%。屏縣衛生局指出,經死因回溯分析發現,醫師專業判定活產行爲差異會影響新生兒死亡率。例如懷孕20周、已有心跳胎兒,因先天因素出生後無法存活,醫師是否通報出生便見仁見智;人工流產或社會性因素導致過度登錄,也是屏東縣新生兒死亡率上升主因之一,希望中央給出統一標準。

另外,據「新北市與其他縣市新生兒死亡率與證明書填寫行爲之比較」研究則指出,新北市新生兒死亡率增加高於其他縣市,有部分受到證明書開具行爲影響,但大多病歷未記錄家屬是否有提出開具出生證明書申請生育津貼的要求,所以無法探討。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說,專家判定新北市與高雄市新生兒死亡率與出生通報過度登記活產有關,也就是將各種原因接受人工流產的出生兒「先報活產,再報死亡」,造成死亡率飆高。

不過,新北市政府明年起,生育獎勵金將提高,第1胎3萬元、第2胎4萬元、第3胎5萬元。陳潤秋強調,獎勵金提高是鼓勵生養孩子,應正向看待。

北部某醫院婦產科主任說,確實遇過產婦接受引產後,嬰兒不久死亡,產婦仍要求開立出生證明。有的產婦告知是爲了生育補助,也有人說讓小孩能認祖歸宗等,無法認定嬰幼兒死亡率提高全然與生育津貼有關。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認爲,生育獎勵是否導致出生申報失真,需要明確調查,至於專家建議排除懷孕週數小於22周或出生體重小於500克的新生兒死亡數,林靜儀表示,將與各學會討論相關統計指標。

林靜儀表示,臺灣女性第一胎生育年齡一直延後,高齡孕產婦併發症風險增加,且人工生殖技術會增加雙胞胎個案,這些都會導致新生兒疾病,因此仍要鼓勵大家趁年輕時及早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