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風暴襲 WHO統計:全球約1成人口因食物污染患病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舉辦 「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學術研討會。記者賴昀岫/攝影

每當爆發食安事件,總會讓民衆相當恐慌,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因食物污染而患病,並有多達200多種疾病,是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導致,且從民國70年至112年的統計,食品中毒案件原因統計,以盒餐在內的複合式調理產品最多;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新設3大任務型委員會,食品安全是永續、國安及健康議題,建議三大委員會納入食品安全政策。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舉辦 「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學術研討會,探討當前食品安全政策面臨的多元挑戰,並建構更爲積極、全面的政策框架,以應對新興的食品安全議題。

北醫大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指出,從民國70年至112年食品中毒案件原因食品案件數統計,以含盒餐在內的複合式調理產品,共有934件,水產品的357件次之。

施純光點出,食安五環的其中一環,是「全民監督食安」,一般民衆檢舉食安相關案件的意願不高,民衆怕麻煩,也不瞭解重要性、檢舉管道及獎勵,其中舉發或緝獲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案件獎勵辦法,獎金爲所處罰金或罰鍰額度的5%,卻從民國88年以來都沒有再修正。

賴總統上任後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但目前並未將食安明確列爲主軸,施純光強調,食品安全應被視爲永續發展和全民健康的核心議題,建議將食品安全政策納入。

北醫大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指出,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因食物污染而患病,其中40%的食源性疾病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並有多達200多種疾病是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而引起,除了食品監測,人體生物監測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在全球化進程中,食品安全管理是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包括食品貿易風險、氣候變遷影響、人力資源問題、新興技術挑戰和新商業模式,其中新興技術挑戰包括可食用昆蟲、細胞培植肉、3D列印食品等新技術,以及新興基因體和育種技術的應用,新商業模式則與食品外送平臺、雲端廚房和智能販賣機等新模式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