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冬健:教育的多元化路徑,培養多維度的創新思維

每個留學生都要成爲文化使者。留學最大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獲得學歷,而是通過跨文化的接觸和交流,拓寬視野,增進理解與包容,成爲一個能夠理解、欣賞和尊重多元文化的世界公民。

教育的目標,不是十八歲考上什麼大學,而是成年後成爲什麼樣的人。完整的教育,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旅途中所需的一切知識的種子播植到兒童身上,既包括各種課程知識(硬實力)的學習,也包括價值觀、社會成熟度、批判性思維、情商、多元文化等等軟實力的培養。無用之用方爲大用,軟實力恰恰是人生的制高點。

爬藤的關鍵不是考出SAT和AP高分,不是功利性地做科研、競賽和公益去搭建一份“完美”簡歷,而是營造並呈現軟實力,因爲藤校本科培養未來世界各行各業的領袖而不是專家。藤校的遊戲規則藏在官網的使命宣言裡,藏在一二年級的通識教育課程設置裡,藏在更大範疇的美國文化裡。

在施冬健的《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Policies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on Applications from China)《塑造精英二代》(Building Elite Generation II)《發現猶太人》(Discovering the Jews)等著作,以及演講和自媒體視頻中,你會看到無數個性十足的另類觀點。他說,“我並非刻意站在主流教育觀的對立面,我只是想做個‘野生’教書匠,忘掉歷史長河中教育先賢們的箴言以及現代教育學300多年來的理論,迴歸到常情常理常識去思考教育”。

2001年,時任新東方集團留學公司總經理的施冬健離職,在同濟大學等高校以及企業和政府執教領導學,同時在上海成立美國升學顧問工作室。

在課堂上,他模仿當年就讀麥吉爾大學時(McGill University)教授們的做法,總是鼓勵MBA、EMBA和總裁班學員們和他唱反調,甚至考卷也是開放式的,一道20分的大題要求學生們對他的著作《領導學——全球視野與中國實踐》(Leadership: Global Perspective and Practices in China)和授課內容提出質疑,並給出論據和反例,因爲“世上沒有權威,我們唯一需要崇拜的就是知識和真理,而不是任何人”。

隨着留美諮詢案例的不斷積累,施冬健開始思考,同樣十八歲的孩子,爲什麼有的品學兼優,而有的是“問題少年”?他不認爲人與人之間有多大的先天差距,教育才是孩子未來的決定性因素。2007年,他從同濟大學辭職,從全職變爲客座教授,前往蘇州創立私塾,以通識教育爲載體探索精英教育和家族傳承。讓孩子們拿到普林斯頓、耶魯、布朗大學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只是表象,培養他們面向未來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纔是私塾的魂。

積累足夠案例後,42歲的施冬健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系統學習西方教育理論、借鑑西方教育實踐。回國後,他短期客串深圳某國際高中校長,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制定了一些“奇葩”制度,例如老師的核心職責是激發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愛,增加體育課,不準學生熬夜,“讀書不是富士康流水線上的體力活,睡眠充分才能學得好”。這些舉措中閃爍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快樂教育法”(Herbert Spencer"Happy Education Method")的影子。

隨着影響力的不斷增大,一些頂級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聘請施冬健擔任顧問,例如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諾亞財富(Noah)、宜信(Creditease)等,爲高淨值客戶提供家族傳承指導。自媒體的興起,爲施冬健傳播教育思想插上了翅膀,他很快成爲抖音系今日頭條、百度百家號和視頻號的影響力作者,併爲《百變達人秀-百家號全國大學生辯論挑戰賽》節目擔任評審嘉賓。

孟子云,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54歲的施冬健依然有着少年豪情,他每天讀書、教書、寫書,也不耽誤喝酒吹牛、打遊戲、旅行、發呆,他認爲後者不是浪費時間,相反,這些都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樣的人生觀,和新生代何其契合!

施冬健說:“我讀了中國加拿大和美國四個大學四個專業,打算六十歲以後再出去讀個哲學博士。希望80歲時的自己依然心裡有愛、眼中有光、腳下生風。”(章霞)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