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碗菜歌 找回辦桌文化

導演樊宗錡在作品《十二碗菜歌》裡,安排現場辦桌,報名吃飯的觀衆就在舞臺上擔任臨演,臺下觀衆在演出結束後也有菜尾湯可帶回家。(國家兩廳院提供)

舊時代在路邊舉辦的婚喪喜慶宴席,在都會地區已較少見得,導演樊宗錡在作品《十二碗菜歌》裡,特別安排現場席開14桌,劇情談論的也是總鋪師故事,報名吃飯的觀衆就在舞臺上擔任臨演,臺下觀衆在演出結束後也有菜尾湯可帶回家,日前已完成全臺巡迴演出,他表示,「辦桌是城市裡欠缺的人情味,也是快要消失的滋味。」

樊宗錡表示,在路邊辦桌可說是臺灣人生命經驗裡重要的一環,而不管是在室內或是戶外辦桌,都是臺灣人重要的生活文化,「臺灣人各種事情都可以辦桌,舉凡結婚、開市、喪禮,在桌上有很多故事和回憶,連結濃濃的人情。」

爲了發想創作,樊宗錡和許多不同職業的長輩聊天,其中與總鋪師林明燦談天時談到,原來他父親是有「臺灣辦桌活字典」之稱的總鋪師林添盛,但他父親從未真正教他廚藝,「他父親教他的方式,就是什麼都沒教,而是要兒子用眼睛看,自己學習。」

樊宗錡表示,他發現臺灣傳統父子,彼此間很少真正溝通,「父親有表達善意與曖昧的方式,兒子也有想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但雙方對不到頻率。」

在作品裡,樊宗錡抓住傳統父子關係,故事描述一名傳奇的總鋪師要退休了,但他和兒子之間還有沒有化解的心結,「故事裡的父子,就像是古早臺灣人做事的方式,對隔壁鄰居別人都很好,但對自己的小孩很

嚴厲,從中有許多趣味

性的互動和人情味在

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