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內江未來發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

日前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

《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戰略定位、規劃目標、空間總體格局等多方面內容,是關乎四川未來十多年發展的重要藍圖。據悉,今年1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已獲國務院批覆。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四川省素有“天府之國”美譽,人口衆多,幅員廣闊,資源豐富,在全國發展大局和國土空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四川編制此《規劃》,對於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及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進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圖源視覺中國

《規劃》共有11章43節

其中,摹畫了四川怎樣的發展未來?

又有哪些新機遇和挑戰?

一起來看詳細解讀

01

定下戰略目標

未來10年,共同富裕美好家園基本建成

《規劃》突出四川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四川要在新徵程上擔當作爲、走在前列。明確四川戰略定位爲:內陸開放、帶動全國的高質量發展新支柱;穩定後方、服務全國的戰略安全保障區;率先示範、引領全國的生態文明新標杆。

根據《規劃》,規劃範圍爲四川省全域,規劃基期爲2020年,規劃期限爲2021年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分階段明確了目標任務↓

到2025年,主體功能區格局全面鞏固,農產品主產區糧油生產能力持續增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產品供給更加優質,城市化地區人口經濟承載能力不斷提高,美麗四川建設邁出新步伐。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實現同步發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到2035年,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基地和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地位作用進一步彰顯。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對外開放新優勢明顯增強。以公園城市爲代表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家園基本建成。全面綠色轉型成效明顯,基本建成自然人文魅力充分彰顯的美麗四川。

到2050年,充分支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爲天府之國更加富足安寧、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提供高質量的空間保障。

02

明確整體佈局

構建“ 兩區三屏、一軸三帶”總體格局

《規劃》指出,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空間協同發展,錨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優化省域主體功能區佈局,構建“兩區三屏、一軸三帶”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推動五大片區突出特色、協同共興。

具體來看,要錨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落實耕地保有量502.84萬公頃(7542.5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20.46萬公頃(6306.88萬畝)。到2035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14.85萬平方千米。到2035年,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2020年現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

構建“兩區三屏、一軸三帶”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在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一體佈局、功能上耦合疊加。

⭐ 以“兩區” 爲主體夯實農業安全格局。深化落實國家長江流域農產品主產區建設要求,嚴格保護四川盆地和安寧河流域兩大糧油主產區,重點加強對集中連片優質耕地的保護。同步優化其他地區的農用地利用結構,在川東北山地、川南山地、盆地西緣、攀西山地和川西高原等區域形成五片特色農牧區,全方位多途徑保障糧食安全。

⭐ 以“三屏” 爲基礎完善生態安全格局。深化落實國家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和長江、黃河重點生態區生態屏障的建設要求,加強青藏高原、秦巴山區和雲貴高原三大生態屏障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全面夯實分區分類、嚴格保護、適度利用的省域生態安全格局。

⭐ 以“一軸三帶” 爲重點優化城鎮空間格局。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牽引,增強成都極核和主幹功能,促進成都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提高人口和經濟綜合承載力,持續建強成渝城市發展主軸。着力構建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城市發展帶、成遂南達城市發展帶(達南內自宜城市發展帶)及攀宜瀘沿江城市發展帶。做強宜賓-瀘州組團,促進內江自貢同城化,推進南翼跨越發展;做強南充-達州組團,推動北翼振興發展。

推動五大片區突出特色、協同共興。《規劃》指出,要根據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和產業特點制定差異化發展政策,促進四川省五大片區協同共興,這些城市還被重點提及↓

>>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全域一體化發展,增強引領帶動作用,在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推動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實現同城化,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能力。推動綿陽全面建設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提升樂山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能級,推動遂寧、雅安做強特色功能。

>>推動川南經濟區跨越發展,建成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打造四川省第二經濟增長極。協調宜賓-瀘州組團沿江空間佈局,強化長江航運和物流等領域的協同合作,全面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提高內江自貢同城化水平,積極培育新興增長極。

>>建設四川省東向和北向的出川綜合交通樞紐、川渝陝甘結合部的區域經濟中心,推動川東北地區振興發展。推動南充-達州組團全面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塑造嘉陵江-渠江綠色生態經濟帶。

>>依託攀西經濟區本地生態、能源礦產和民族文化等優勢資源,加快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着力培育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全面提高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的影響力。重點提高攀枝花、西昌中心城市功能品質,增強綜合承載能力。

>>支持川西北生態示範區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重要清潔能源基地。

03

着力重點領域

聚焦農業、生態、交通、文化等多方面

有了總體藍圖,將着力於哪些重要領域呢?聚焦農業、生態、宜居、資源與安全、基礎設施、文化魅力、區域協作等七個方面,《規劃》均劃了重點。

△圖源視覺中國

其中,在夯實農業強省的空間基礎方面,《規劃》提出,要把鄉村振興擺在治蜀興川的突出位置,推動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有序實施耕地整理開發和戰略儲備,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綿陽市、成都市、達州市、南充市、攀枝花市等市(州),優先重點開展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強化成都平原和安寧河流域優質耕地保護,堅決守住成都平原和安寧河流域優質耕地紅線。

在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方面,《規劃》指出,要建立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在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等大熊貓主要分佈區域,佈局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強化森林草原與河湖溼地等重點生態系統保護,到2035年,天然林資源面積保持在全國前列,溼地面積繼續居全國前列。

在打造開放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方面,《規劃》提出,要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佈局,打造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強化成都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打造瀘州-宜賓、萬州-達州-開州、攀枝花、廣元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培育南充-遂寧-廣安、內江-自貢、綿陽、樂山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一主四輔多點”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聚焦彰顯巴蜀自然文化價值和國土空間魅力,《規劃》提出,要統籌建立以九寨溝、黃龍等世界自然遺產爲代表,以大熊貓、若爾蓋(候選)等國家公園和三星堆、金沙等重大史前遺址爲核心,以自然保護地和“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村落”爲支撐,以各級文保單位、工業遺產、農業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爲補充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空間體系。

明確方向,確定方式,“合作”也將是着力的關鍵詞。《規劃》提出,要加強省際協作與省內協同。一是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空間格局。二是推動川渝空間聯動,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外協同發展。三是加強與滇黔陝甘青藏等周邊省區空間協調;四是推動省內重點區域空間協同發展,實現成德眉資同城化協同發展,促進宜賓-瀘州城市組團、南充-達州城市組團、內江自貢同城化區域空間協調佈局。

此外,在規劃傳導與實施措施方面,《規劃》還提出,要加快建設時空大數據平臺、北斗定位導航服務等重要新型基礎設施,採取打造國土空間規劃數字化管理平臺等方法,逐步形成科學、實用、系統、有效的規劃實施管理制度體系。

來源:四川發佈

編輯:謝思思

責編:許 航

審覈:曾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