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把脈歷史,看清眼前─從馬英九的「振興中華」談起(龔鵬程)
前總統馬英九2日在湖南大學大談中華民國憲法,並強調兩岸都是中華民國,都是中國。(中新社)
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訪問大陸,進行祭祖及文化交流,行程甚爲圓滿。
然而,這期間適逢上巳、春分、清明等節日,各地民俗多伴有漢服活動。例如4月1日-16日南京夫子廟大成殿、中國科舉博物館、琵琶街、秦淮禮物旗艦店、王導謝安紀念館、愚園等地就在舉行「花朝漢服文化周」。其他城市情況類似。可是馬英九一團人對於各城市動輒上千漢服男女的這些活動似乎毫無所見,相關報導亦未涉及,頗令人怪詫。
是視野集中於政經領域而忽略了民俗與文化,還是不清楚兩岸分合的關鍵?
中華民國肇建,起於興中會的誓詞「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是繼承朱元璋《諭中原檄》的號召,所以早期曾定國號爲大明順天國。後來明朝內亡於所謂農民起義之流寇,外亡於滿洲北狄。清朝滿漢相軋,太平天國、撚亂、回變等亂事再現,國又亡。
中華民國,先也是軍閥相爭、滿州復辟,然後蘇聯勢力進入。先孵化了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過去大家常以爲《新青年》是北大的新文化運動陣地。其實1915年陳獨秀已在上海辦了,1920年又引進馬克思,成爲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而共產國際對中國提供財務及戰略戰術指導,更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後來甚至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由於馬克思和共產國際都主張工人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等人則延續農民暴動的老路,雙方暗存裂痕。但農民暴動和蘇聯的聯手,終於使中華民族再度分裂,幾乎滅亡。僅存一線,東渡臺灣,猶如南明。
南北分裂以後,一國兩區。北方社會主義中國與蘇聯的合作,到1958年政經方面才結束;1989年4月起,天安門只掛孫中山畫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像亦都不再掛了,代表了深陷於夷狄的政權已漸迴歸中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幫」。由農民暴動、反傳統、破四舊、打倒禮教、打倒孔孔家店而發展到「文化大革命」的反中華文化浩劫也終於落幕,可進一步的迴歸中華文化了。
但因隨後鄧小平要求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強化改革開放。所以「迴歸中華文化」方面還未遑深入,全社會就狂熱於經濟增長了。
經濟增長的成果很亮眼,轟動世界。但物慾橫流、人性沉淪、價值紊亂、道德不彰,貪官污吏掃不勝掃、環境污染又抵銷了所有創造成就,激生了更多的批評。要改善這種病況,讓國家走向文明,即不能不對改革開放再做改革。
這就是改而喊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口號的原因:文革不對,改革開放走美國的路也不對,該走中國路了!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中華民族實現全面振興」,取代先前的四個現代化。2002年中共十六大,胡錦濤又將其內容發展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更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夢」。去年的二十大報告則強調:沒有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黃河九曲,由「反傳統」曲折地走到想立足傳統、瞭解傳統、並進而以文化傳統建設出「中國式現代化」,轉折這麼多這麼大,外界當然也看得目迷五色。
因爲它既反對以文明之名強推西方式制度,又彰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用西方現代思維和政經理論來分析,是越分析越糊塗的。只有熟悉明清到民國之歷史脈絡的人,才能領略它與臺灣曾經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年,蘇式社會主義中國批孔揚秦、大破四舊;臺式資本主義自由中國,復興運動中華文化,兩岸漢賊不兩立,豈能不分?如今大陸改頭換面,發展中華文化新認同,兩岸於焉可合。所以說中華文化纔是兩岸分合的關鍵。
可惜臺灣政經人物及青年學生,對此歷史脈絡,已然陌生;對復興中華文化運動之過程與意義,亦頗淡忘;對大陸近年發展文化自信的作爲,更是缺乏瞭解,故至今還沒掌握這個機會,春江水暖而馬不知,所以令人遺憾。
仍以南京爲例。《南京市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專案計劃》涉及的文旅健康產業專案即高達22個,年度投資103.4億元。長江經濟帶,亦已改爲以文塑旅、以文興業的示範帶。沿江生態修復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已然成熟。舉辦長江文化節、啓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也讓更多歷史文化資源亮出來、活起來。
江寧區、秦淮區,自主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有金陵小城、南京城牆博物館、南京市鄉村旅遊大資料服務平臺、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智慧旅遊系統建設應用等,都是全國文化和旅遊資訊化發展典型案例。大報恩寺景區數位光影技術應用示範、白鷺洲公園沈浸式夜遊則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工程項目。
2021年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評選結果,更顯示市級以上各類文化產業園區達到145個,比2015年增加了109個,其中全國級12個。浦口區,文旅項目總投資從2016年不到10億元,到2019年112億元,再到2020年234億元。
城市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提升了南京的國際化程度。如2014年以來舉辦4屆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推動了城市形象傳播。2015年起每年舉辦的「中國南京周」,開展了國際設計師南京駐地計劃,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來寧駐地探訪雲錦、金箔等非遺技藝,促進非遺產品化、產業化和品牌化。依託國際和平城市品牌,又先後在法國、捷克、白俄羅斯等國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海外展」,赴丹麥舉辦贈送「辛德貝格」雕像儀式,《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全20冊)獲得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設立大陸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成功舉辦兩屆南京和平論壇,更聯動了全球9個地區和城市開設分會場,集中展示中國青年推動和平發展的實踐案例,發佈《南京和平共識》。這些,不是都遠遠超出馬英九看到的南京大屠殺博物館意義嗎?
所以說現今大陸最大的發展,已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土地經濟、城市和房產開發;也不是改革開放後期的電子科技、網絡金融、港路交通基建。而是文化產業、文旅內容,以及把中華文化延伸到經貿、外交、民生、教育各方面去的活動。
臺灣各界對此還少注意,可說是大失誤。要知道,中共歷來都是意識形態掛帥的,政經實務遠不如黨綱和思想取向重要。如今的復興中華文化,1997年就已經是中共的施政綱領了,25年下來,效果當然會逐漸展現。
何況,發展文化、重建社會、迴歸經典的運動,這次還真不是由上而下發動的,乃是民間的文化自救。後來各大學紛紛突破教育部規範成立國學院,恢復經學、禮學、宗教學;民間自主祭孔、祭伏羲、祭黃帝,辦書院、設講堂,推展兒童讀經;漸則結合時尚產業、節慶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遊事業等等,發展到食衣住行等民生日用之中,形成現在「國風」、「國潮」現象。
這種民心民氣民情是極爲珍貴的。被拖着走的官僚組織、黨政機構、馬列思想軀殼,大船轉身,當然還有許多困難,但大趨勢已很明顯。爛掉的蘋果,也許真能長出新芽。
臺灣文化沉淪已久,能否如馬英九所願,振興中華,恐怕也要從理解歷史脈絡、觀察大陸內在肌理入手。把不準脈,如何醫國治民?
(作者爲孔子博物館榮譽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