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中競爭一世代 拜習會難成局(洪奇昌)

大陸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日前在天津,與美副國卿雪蔓舉行會談。(摘自鳳凰衛視)

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雪蔓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7月26日進行了「坦率且深入」的會晤,會後華府外交圈與國際評論幾無期待美中關係在短期內解凍。展望未來一定期間美中關係,確定的是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仍將持續;不確定的則是美中競爭會上升至何種程度,或者擴及至哪些議題領域?

拜登政府上臺以來並未變更美國將中國視爲戰略競爭對手的國策。但在手法上有兩大特色不同於川普政府,首先是拜登更強調與國際盟邦合作,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另方面,拜登政府對於維繫美中經貿合作與國際治理合作則一貫懷有較大期待。因此我們也可預期拜登政府尋求雙邊對話的嘗試必然持續。

然而觀諸天津會談,美中雙方几乎是各自叫板而沒有共識。雪蔓向中方重申美國及盟邦的共同利益與價值信仰的挑戰,包括香港、新疆、西藏的人權問題、網路與新聞自由,以及中國在臺海、東海與南海的造島和軍事行動。雪蔓還認爲中國不願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新冠病毒溯源調查。

中國則先後提出「四個停止」、「三個底線」、「兩份清單」。然而中方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道路、中國發展進程(尤其是科技發展)、領土主張這「三個底線」必然與美國所主張的價值、與美國智慧財產利益,以及與印太地區各國利益直接碰撞。

而美國對印太盟友的承諾與支持也不太可能成爲談判籌碼。美國政府高層在天津會談前後分別造訪東南亞,國務卿布林肯從8月2日到6日和5個東協國家部長進行視訊會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則出訪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副總統賀錦麗將在8月下旬訪問新加坡和越南。

美國的外交動作和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美中2+2會談一樣,在美中官員對話的同時,另有美方高階官員直接向盟邦傳遞明確訊息,讓盟邦安心其利益不至於減損。爲此,可預期美國將持續確保印太區域安全和力量平衡,也可望投入更多資源以深化美國與印太國家在經貿、安全與社會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另方面,即便中方認爲相關限制碰觸到「阻礙中國發展」的底線,美國短期也不太可能取消對中實施的高額關稅、科技封鎖和其他單邊制裁。畢竟兩國科技競爭以及其衍生的經濟、軍工實力的較量仍在進行式,是故美方也不太可能迴應中方「兩份清單」中要求美方撤銷對中共黨員及家屬的簽證限制,以及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限制,以免具有中共黨員身分的人員或高科技領域的中國留學生成爲美國技術外流的破口。

綜合而言,美中關係的典範轉移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由於雙方的核心利益相互牴觸且範圍既廣且深,致使美中從戰略伙伴關係走向戰略競爭關係的格局成爲必然,這不會是一個總統任期內的現象,更將持續一個世代,甚至到本世紀中葉。 雖然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且願意持續對話,但美國也不會爲了爭取中國合作,而以美國的經濟利益、國際政治與經濟主導權作爲交換。美國對包括臺灣在內的印太盟友的承諾與支持,在當前情勢下也不太可能成爲談判籌碼。因此,天津會談的意義更傾向剋制風險,避免衝突。至於10月底G20峰會,美中領導人拜登與習近平雖然勢必碰面,但在會議外進行「拜習會」的可能性大概也不會太高。(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