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氣變會 愈開愈焦慮(魏國彥)

賴清德總統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總統府提供)

8日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下簡稱氣變會)登場,閉門會議的討論內容諱莫如深,引起民間反核、擁核熱戰。坊間普遍認爲,此次會議只是賴總統的起手式,預爲鋪陳,爲賴總統能源轉型試水溫,爲掩護核能復興找下臺階。

爲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政府的主責單位一再變化,最初1992年在行政院正式成立「行政院對外工作會報全球變遷工作小組」,到了1994年擴編爲「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下面分了6個工作組,與其說是爲了提出氣候治理對策,其實是爲了因應國際法規,包括如何面對《蒙特婁議定書》(減少氟氯碳化物的排放)、《巴賽爾公約」》(禁止有毒廢棄物跨國運送」、《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要求各國承諾減碳時程)、《華盛頓公約》(保護生物多樣性),《21世紀綱領》(後來演進成永續發展17項目標)。行政院最擔心的是上述各項國際公約會對臺灣造成出口壁壘與經濟衝擊;當時很清楚地認知溫室氣體減排是個能源問題,責成經濟部的「能源委員會」主政,而環保署只是負責溫室氣體盤點與末端排放的管制。

環保署在2008年成立「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2017年併入「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俟後又在2021年拉出來成立「氣候變遷辦公室」,2023年8月環保署改製爲環境部後,正式成爲「氣候變遷署」。

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目的,就是要事權更清楚,責任更明確,但是,自新政府5月下旬上任以來,又成立了各種委員會。閣揆卓榮泰成立並親自領軍「經濟發展委員會」,侵奪國發會的法定職權責,因爲國發會就是由原來行政院的「經濟發展委員會」與「研究發展考覈委員會」合併成立的。

賴清德總統也不遑多讓,在總統府下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等3個委員會,親任召集人。其中氣變會的主題是能源轉型,聘請「民間人士」童子賢爲副召集人。6月下旬以來,童董事長建議核電廠延役,鼓吹「核綠並存」,未來綠能與核能各佔發電量的3成,從而減少化石能源使用,有利2050淨零排放。考察中外,最高領導人經常要在原來的組織架構上疊牀架屋以完成雄圖大業,早有清朝皇帝成立軍機處,近有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成立了7個「領導小組」,皆親任組長或主席,全覆蓋地侵奪了國務院總理的角色與權力。賴總統只成立了3個委員會,親任召集人,還需力爭上游!

從6月下旬宣佈成立氣變會以來,最吸引媒體注意與廣泛報導的是副召集人童子賢的多次議論,發言內容被視作風向球,考驗經濟部長郭智輝、環境部長彭啓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等部會首長如何聽風辨位,見風使舵。而相關首長的發言模棱兩可、語帶保留,吞吞吐吐、前後矛盾,反核或返核前景未明,國人在字裡行間找弦外之音,產業界的焦慮愈來愈高。

對於氣候變遷,30年來,政府組織改造一再轉移箭靶,主責單位位階高低跳動,事權時攏時散,立委與監委不知找誰課責。近日的發展,則是用散發焦慮的方式來處理焦慮,用理性討論的假象製造渾沌。

結論:改組用來甩鍋,治理變成呼攏,開會只爲拖延。

(作者爲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