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泉州臺語嘛會通 閩南語何須正名(符芝瑛)

教育部擬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爲「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示意圖/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正,擬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爲「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而在《中國時報》發現在不同版面各自刊登了跟語言相關的新聞,一是新任文化部長李遠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語言使用愈自然愈好,並不擔心「中國用語文化統戰」;另一是綠委呼籲將閩南語更名爲臺語。

5月底我分別有兩次旅行,有點庶民角度的心得,或許可以給上述討論提供一些參考。

先是在一位「萬華女兒」帶領下,以龍山寺爲核心,散策青草巷、剝皮寮、祖師廟、青山宮,她娓娓述說祖先從泉州渡臺,後發生漳泉械鬥,以及萬華從繁盛到衰落的過程。

幾日後我又去了泉州自助旅行,大部分都是CITY WALK,除了慕名宋元時期泉州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更想了解閩南文化與臺灣文化絲絲縷縷的關係。

先講最直觀的,一進入泉州市區,眼裡映入街道兩邊建築物都有騎樓,方便行人炎夏遮陽,暴雨躲避;不寬的馬路上摩托車穿梭來往;商鋪招牌寫着薑母鴨、面線糊、芋頭餅、四果冰……,都跟臺灣的景物很類似。接下來幾天,走訪了晉江安海龍山寺、泉郡天后宮、祖師廟,甚至還在當地人指引下找到泉州花橋慈濟祖宮,其始建於宋朝紹興年間供奉保生大帝。還去看了南音以及木偶戲表演。這不是一篇遊記,我想說的是,旅行中我心中不時發出的OS是:原來如此啊!我們在臺灣習以爲常的、引以爲傲的文化,在泉州找到許多線索。

再說語言這個主題,閩南語其實也不是當地原始語言,史書記載這裡原有一支名叫「閩越人」的民族,歷史上3次「衣冠南渡」,分別是永嘉之亂─中原政權和文明首次南遷,八姓入閩沿晉江而居;安史之亂─中晚唐至五代十國河洛人遷居洛陽江兩岸,帶來了先進技術與中原文化;靖康之難─南宋在杭州建都,大批漢族移入,至今泉州還能看到照顧管理皇室宗親的行政單位「南外宗正司」遺址。

經歷這3次衣冠南渡,閩越人的語言無蹤可尋,如今人們聽到的閩南語,其實是千年歷史不同時代中原語言夾融變遷而來。

我在泉州旅行真的是「講臺語都嘛會通哦」!不論吃小吃攤、購物、跟居民聊天,一開口對方就知道我跟其他省分來的觀光客不一樣,知道我是自助旅行,主動提供好多私房情報,還告訴我臺灣人講閩南語比較好聽,真是天涯若比鄰,人不親話親!

這次的經驗讓我對前些時候李遠部長的答詢深有同感:每一代人的語言都會受到教育及環境影響而改變,「文化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至於更名與否,希望能夠對語言發展深入研究,而不是僅爲製造議題,徒增紛擾。(作者爲《人間福報》前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