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疫苗銷燬與覆蓋率(王麗莎)
OmicronBA.2雖傳播力更快,但致死率開始趨緩,不過一旦疫苗施打率低,醫療量能不足,同樣會出現高致死率。圖爲接種示意圖。(資料照)
臺灣27日出現83起本土病例,是國內疫情看似平穩多時的又一高峰。全臺民衆在當日下午2點,案例數一公佈時的震驚之情,實不亞於去年5月15日,看見國內首次出現破3位數的180例本土確診案例。截至29日下午,指揮中心都表示全臺尚有17條需要釐清的不明傳播練,30日又爆出56例本土病例,似乎大有風雨欲來之勢,民衆得加強心理準備,做好必要防護措施。
當然本土疫情一升溫,種種防疫措施的鬆綁又要暫緩延後。指揮中心月初纔剛宣佈入境檢疫天數從原本的14天縮短爲10天,原本外界也預期,在觀察一個月之後的4月底,又有望縮短爲7天。不過在這波疫情尚未明朗之際,指揮中心也不敢承諾民衆,是否還能按照原定的計劃,放寬國內的防疫措施。
尤其現在最棘手的依舊是疫苗覆蓋率不足的問題。根據統計,目前全臺灣第一劑疫苗的接種率是83%,第二劑是78%。而施打到第三劑加強劑的民衆,只有不到一半的49%。這其中又以青壯年人口爲接種大宗,對於病毒抵抗力較差、重症風險較大的中老年人口,則是接種率偏低。這樣的情況,其實對臺灣能否逐步解封開放,造成很大的阻礙。因爲只要接種率不足,尤其是重症風險高、相對會消耗更多醫療量能與資源的中老年人口羣體,就依舊籠罩在高風險之中。倘若貿然解開邊境限制,或是抱着把新冠肺炎「流感化」、「與病毒共存」的心態,都是在拿高風險族羣的性命開玩笑。
可是針對疫苗覆蓋率不足的問題,指揮中心又提出了什麼解決辦法?除了採用鼓勵的方式之外,有沒有可能採取什麼具體的行政措施或更強力的誘因,提高全體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日前也表示,3月底臺灣將會有多達56.4萬劑的疫苗,因爲到期無人施打而被銷燬。指揮中心雖然不願意透露實際損失金額,不過若以莫德納和BNT合計約26萬劑、AZ疫苗30萬劑來看,絕對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指揮中心及早規畫,有沒有可能讓這些得來不易的疫苗既不被銷燬浪費,又能提高國人的疫苗覆蓋率?如果這些疫苗就是因爲施打意願低落纔會被浪費,那之後陸續訂購的疫苗到貨之後,又要怎麼鼓勵尚未施打的民衆多多接種?
當然本土疫情爆發,一定會刺激尚未施打第二、三劑疫苗的民衆出來接種。但要等到每次疫情爆發才能提升一點點的覆蓋率,我們就也只能被疫情牽着鼻子走,而無法有一套主動應對的規畫;我們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不會因爲本土確診病例增加,開始擔心國內疫情大爆發、醫療量能會不會不夠用。只要臺灣的疫苗覆蓋率無法有效提升,我們和真正的解封之間,就永遠存在着一大段距離。而這個正是政府和指揮中心現階段需要迫切因應問題。
(作者爲口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