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疫情爆出的體制扭曲(王欽)
最近的臺灣不太平,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連不斷的臺鐵出軌事故還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緊接着又出現了臺電大停電,以及本土疫情的新一輪爆發,歸根結底都是人禍,在在說明臺灣的政治體制早已螺絲鬆弛,只剩下內宣系統開足馬力。
這次本土疫情的爆發,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這不是風涼話,而是因爲這其實最能揭示臺灣體制性困境。毋須懷疑,2020年的臺灣疫情防控工作做得並不差,但這種不差指的是結果面向,絕非臺灣主管部門真的把疫情控制得多好。換言之,蔡政府的運氣確實不錯,如今發生的種種,也不過是運氣稍稍差了一些。
事實上,臺灣的本土疫情一直都有零星存在,周邊地區包括大陸頻繁查出來自臺灣的輸入病例,就足以證明。只是每次都被蔡政府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這讓臺灣社會變得麻木,自認爲臺灣在政策措施層面不存在問題,進而在防控工作中掉以輕心,現階段的疫情爆發,正是這種掉以輕心的氛圍所導致的。
蔡政府之所以敢堂而皇之編造各種理由搪塞,除了主管部門的囂張之外,專業團體、媒體輿論乃至社會大衆的麻木和鄉愿,也是這個巨大共犯結構中的助推者。蔡政府固然擅長大內宣,喜歡禍水外引,舉起反中大旗,疫情來臨之際關上兩岸交流大門,用這種封鎖的方式堅壁清野,自然很難受到波及,但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臺灣只要還對其他國家敞開大門,就無法獨善其身,所以境外輸入病例一直不斷,也意味境外轉境內的風險不曾消失。
但臺灣社會的輿論氛圍,對大陸太不友善,對蔡政府又太過寬容,大陸的成功經驗在臺灣社會成了被揶揄的對象,而蔡政府的南轅北轍,反而因爲大陸的反背書,在臺灣社會有了正當性的支撐,這一吊詭的局面雖然荒唐,卻每日上演。也正是在這一氛圍之下,防疫專家不敢充當蔡政府的逆鱗,媒體也只能發出零星的批評,無法做出整體的盤點,一些藍營出身的衛生防疫官員和學者,就算髮出不同意見,也很快就會被納入藍綠惡鬥的框架中,化爲一場虛無,讓疫情防控的論辯再度變成藍綠黨爭的戲碼。
臺灣的民間社會也需要反思,過去1年多的時間當中,吹捧蔡政府、吹捧陳時中已成一種政治正確乃至政治時尚,瘋狂造神的結果就是讓一個並不適任的官員可以肆無忌憚的扭曲事實、發表違反常識的反智言論,卻又完全不必擔心外界的檢驗,甚至還想趁機更上一層樓角逐臺北市長。
然而,這場疫情專治各種虛僞狡詐,沒有人能夠一直將自己的無能和無知隱藏下去,川普不能,莫迪不能,蔡政府上上下下自然也不能。他們的權位是否能保住,本來就沒那麼重要,但美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只能美國人民自己承擔,印度人民的悲慘境地也只能依靠自己來救贖,那麼臺灣人呢?自己的問題難道不該自己想辦法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