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永遠的半導體大師

施敏院士在半導體研究有卓越表現。(陽明交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研之有物:格物窮理!中研院的25堂數理科學課(時報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說到半導體,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臺積電、輝達(Nvidia)、超微(AMD)、英特爾(Intel)等世界級半導體公司。然而,半導體之所以能發展成今日的模樣,背後自然也有一羣默默耕耘的半導體科學家,他們充滿創意、不畏艱難,爲半導體產業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本章爲施敏院士(1936-2023)於2023年7月在美國的遠距訪談文,他曾與韓裔美籍科學家姜大元(Dawon Kahng,1931-1992)發明了人類史上第一個「浮閘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Floating-Gate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這顆小小不起眼的電子元件,後來影響了整個世界。

施敏出生於1936年,青年時期的他就讀建國中學時,就對工程科學產生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後,他原本想要追隨礦冶專家父親施家福的步伐,就讀臺南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礦冶系。施敏笑說,當時父親勸他在臺灣不要走礦冶,因爲「臺灣是水成岩,不是火成岩,地底下礦物不多。父親說我學礦冶的話就白學了」。

後來,施敏把眼光轉向臺灣大學工學院,四大科系有機械系、土木系、化工系和電機系。施敏說,當時他覺得電機系用的數學比較多,加上數學也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於是就進入臺大電機工程學系就讀。

1957年,施敏順利從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他說:「四年讀完之後,那時候有個風氣,就是我們班的同學幾乎90%都出國留學,一大票人都去了美國。」在留學風氣之下,施敏選擇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深造。離開熟悉的家鄉,年輕的施敏踏上了求知之路。

華盛頓大學期間,施敏遇到了人生第一位半導體導師:魏凌雲教授。施敏說:「當時要申請獎學金時,我分別和天線組、控制組、微波組以及半導體組的教授談過,最後選擇做半導體。」可能是使用共同語言的熟悉感,他和半導體組的魏凌雲教授相談甚歡。施敏說:「魏教授教了我很多固態電子的技術。他的老師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是電晶體發明人之一,而且拿過兩次諾貝爾獎,一次是電晶體,另一次是超導理論。」

就這樣,施敏開始在魏教授底下從事半導體研究,1960年取得華盛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爲《鋅和錫在銻化銦中的擴散》(Diffusion of Zinc and Tin in Indium Antimonide)。

施敏笑着說:我運氣不錯,如果魏教授不做半導體的話,我這輩子很可能會去做微波,一個小決定造成世界很大的改變。

碩士畢業之後,施敏申請到史丹佛大學的電機博士班,繼續深造半導體專業。在那裡他遇到人生第二位啓發他的半導體導師,同時也是重要的人生導師:約翰.莫爾教授,他是半導體物理學的大師。施敏說:「約翰.莫爾是第一個建議用矽取代鍺來製造電晶體的人,莫爾認爲矽比鍺更適合發展爲主要半導體技術。」

漸漸地,在莫爾的指導下,施敏開始確立自己在半導體領域的學術方向,1963年他順利完成博士學位,論文爲《金薄膜內的熱電子範圍函數與能量關係》(Range-energy relation of hot electrons in gold)。

畢業後,當時半導體產業正在擴張,施敏順利拿到多達七家半導體公司的工作職位,除了有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還有通用電子(General Electric)、惠普(HP)、國際商業機器(IBM)、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和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等。如此多的工作可能性一次迎面而來,讓施敏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於是,施敏再次請教他的人生導師莫爾教授。過去曾在貝爾實驗室任職的莫爾,對施敏的個性再瞭解不過,他極力推薦施敏去貝爾實驗室。甫出社會的施敏迴應:「可是,貝爾實驗室給的薪水比其他公司低了大概15%至20%。」莫爾自信地說:「沒關係,起薪不重要。貝爾實驗室是全世界最好的研究中心,大概有三萬名研究人員,其中有四千個博士和一萬個碩士,每年經費多達30億美元。只要好好做,加薪加得很快。」

導師的建議果然別具遠見,施敏自1963年至1989年間,一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他得以盡情發揮所長,接觸到各式各樣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和設備。而其中最關鍵的時間點,莫過於1967年5月,他和同事姜大元共同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個「浮閘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三之一:摘自《研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