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舉報”背後的商標囤積亂象:有人手握成千上萬商標待價而沽
距離實名舉報已經過去半個月,王紫薇仍在等待最終的調查結果。
此前的4月28日,王紫薇舉報稱,宜昌市監局商標和地理標誌管理科科長覃某某,借用其母親熊某某名義,大量囤積商標,一些宜昌特產地理標誌名稱也被其註冊成爲商標。
隨後,宜昌市監局通過微信公號“宜昌發佈”發佈通報稱,網絡出現該局幹部覃某某涉嫌非法囤積商標獲利的舉報信息後,宜昌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啓動調查程序。該局已對覃某某作出停職接受調查的決定。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目前最終的調查結果尚未公佈,但王紫薇曾在舉報信中多次提及的“囤積商標”,其實早已是一條潛行多年的產業鏈。其中一些人,動輒註冊數千乃至數萬個商標並出售牟利,另有一些人,則充當“商標中介”,通過幫助商標註冊人兜售商標收取佣金。
伴隨着行業亂象紛呈,國家也在不斷加大對商標囤積的打擊力度。
暴利的商標
作爲已經從業20多年的老“商標人”,先風知識產權集團(下稱“先風集團”)董事長楊易杭親眼見證了商標囤積的泛濫過程。
楊易杭說,在商標囤積這個領域,一些熱門類別的商標,譬如白酒、服裝類別的商標,即便是規費最高時,註冊一個類別的費用,也才千把塊錢,但轉售時,卻可能賣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茶飲品牌的“喜茶”,便曾爲購買商標花費幾十萬元。而蘋果公司的“iPad”商標,則是在向原商標持有方支付6000萬美元后才最終獲得的。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一項註冊於2022年6月7日的“宰相”系列商標,被註冊人張翔楓以“不到10萬元的價格”出售。
此外,記者查詢發現,一家成立於2016年3月的廣州公司,自當年9月開始批量進行商標申請,如今其名下的商標註冊申請信息更是高達近9000條,其中,已經獲准註冊的商標總量就有7000多個,這些商標被註冊分佈於多個類別,包括運輸工具、顏料油漆、皮革皮具、教育娛樂等。
另一家同樣註冊地位於廣州的公司,其名下商標申請信息也在6000條以上,此外,由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擔任高管或股東另外8家公司,名下也有3500多條商標申請信息。
王紫薇也告訴第一財經,自己2019年時創業時,開設有小柒對餐館,之後又通過連鎖加盟,將加盟店擴展至全國多個城市。隨後,在註冊商標時,發現熊某某名下注冊有“七對”商標,最終導致自己的“小柒對”難以註冊成功。
之後,王紫薇開始與對方洽談商標收購事宜,對方則提出,“七對”商標一共註冊了15個類別,每個類別最低3萬元,總價爲45萬元。
王紫薇說,當時自己也是賣房創業,資金很緊張,拿不出那麼多錢。
由於未能購買成功,王紫薇不得不放棄註冊“小柒對”商標,轉而成功註冊“柒小對”等商標。
再之後,王紫薇發現,其分佈在全國多個城市的加盟店,多次被覃某某母親投訴。其中一個投訴理由,是這些新商標侵犯了“七對”商標在“餐廳”服務的商標專用權,隨後,這些門店因商標糾紛,被當地市監局暫時停業。而其中一些正在註冊的商標,則先後被覃某某母親提出異議或無效宣告。
“這些多地域、高頻次的投訴,不僅給加盟店造成了損失,也把我被折騰得夠嗆。”最終,在先後損失100多萬元後,王紫薇開始反擊。不過,她並未將矛頭指向覃某某的年近80歲,又是退休教師的母親熊某某,卻直接指向了擔任宜昌市監局商標和地理標誌管理科科長的覃某某。
目前,由於宜昌官方仍在對此事展開調查,這些商標的實際所有人,到底是覃某某還是其母親熊某某,尚無法確認。
手段
但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運用法律工具,對競爭對手或自己看中的意向商標發起商標異議、商標“撤三”,確實是商標從業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所謂“撤三”,是“撤銷連續三年停止使用註冊商標”的簡稱,即,如果商標所有人在成功註冊三年或以上後,一直未將商標投入使用時,他人可向商標局提出“撤三”申請,撤銷該商標。
而“搶注”,則成爲商標囤積的另一個重災區。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旗下網站查詢就發現,熊某某名下注冊申請了100多件商標。其中,時間最早的商標爲2017年9月註冊的“七對”系列商標,事後看,正是這個系列的商標,導致雙方爆發激烈的衝突。之後,熊某某名下又先後註冊了“高家堰”“榔坪”“枝柘坪”“親七對”“芝蘭谷”等商標。這些商標中,一些名稱與宜昌的地理名稱重名。譬如,高家堰鎮,被譽爲"湖北盆景根藝第一鎮";榔坪鎮,則是當地正在致力打造的“中國藥用木瓜第一鎮”。
一位來自石家莊的商標代理人告訴第一財經,在大量外資品牌尚未入駐中國時,一批商標從業者看中了其中的機會,開始大量註冊這些國外商標的中文漢譯。
還有一些商標從業者,則盯上了一些工業園區的中小企業。據一位來自北京的商標代理人方強透露,一些商標囤積人,甚至開車到各地的工業園區“掃街”,然後再拿着這些註冊的商標,去敲這些企業的“竹槓”。“有的時候,(企業)還不敢對外傳播說我的商標被人家搶了,怕丟臉,怕沒面子,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方強說,最終,一些企業只好在付出數萬乃至數十萬元的代價後把這些商標“回購”,而這些商標囤積人卻因此“賺”得盆滿鉢滿。
不過,伴隨着商標囤積亂象不斷被曝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始逐漸加大對商標囤積、商標搶注的打擊力度。
2022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發《關於持續嚴厲打擊商標惡意註冊行爲的通知》稱,按照《商標審查審理指南》規定的不以使用爲目的的商標惡意註冊申請若干情形,強化整治以“囤商標”“傍名牌”“搭便車”“蹭熱點”爲突出表現的商標惡意囤積和商標惡意搶注行爲,重點打擊一些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背公序良俗,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商標註冊秩序的典型違法行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在今年4月24日就表示,將嚴厲查處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惡意搶注中小微企業商標、店面招牌商標侵權、侵犯老字號企業商標權等違法行爲。
國內一家商標轉讓網站的業務經理告訴第一財經,如今,伴隨着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他們已經將名下有數百個商標的商標持有人的商標下架,公司的業務量也比之前下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