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大罷免反作用力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佈的2月國政民調,總統賴清德的滿意度持續下探。(示意圖/資料照/郭吉銓攝)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的執政不滿意度達到41.7%,滿意度則比上月減少1.8個百分點爲48.6%。這是自去年7月以來首度低於5成,且不滿意度來到執政後的新高,整體趨勢很明顯是滿意度下滑、不滿意度持續上升。

賴清德去年520上任後,執政滿意度在去年8月時達到最高的54.4%,較上任時的45.2%增加了12.2個百分點,可見當時民意對賴清德仍多所期待,尤其是當時司法處理民進黨籍前桃園市長鄭文燦的涉貪案,給外界留下正面印象。

然而,隨着大罷免風起雲涌,民意也出現變化。儘管賴清德並沒有公開支持大罷免,但他也從未明確切割;黨鞭柯建銘甚至表示,賴清德將會在罷免活動最後的高潮時「壓軸出場」,讓外界對賴清德在大罷免中扮演的角色有無限聯想。

隨着大罷免「翻車事件」頻傳,包括親綠團購主486要猝逝的藝人大S投胎到中國、南投路易莎遭青鳥圍剿、綠營側翼四叉貓用「地獄哏」譏諷柯文哲喪父,以及參與推動罷免藍委的網紅牙醫史書華被爆外遇和休妻、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傳出疑似與大陸女子親密照等,使得大罷免的社會形象愈來愈負面。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56.8%民衆認爲大罷免弊大於利;23.1%認爲賴清德要負責,還高於16.4%的柯建銘。賴清德的民調受此拖累,也每況愈下。事實上,上任已快滿週年的賴清德,至今根本提不出任何一件值得肯定的政績,如果再繼續讓大罷免成爲執政主旋律,賴清德的民調恐怕還會往下掉,成爲執政週年時最不受歡迎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