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中文系傳114學年度停招「觀感負面」 系學會籲重新考量
世新大學學生下課景圖。(本報資料照)
世新大學中文系傳出將於114學年度停招,系學會今日發佈聲明,強調不該以招生率隨意削減重要學科,且就學校與學生受教權來說,如此決定在整體社會文化都是負面觀感,決策者應重新考量,並提出其他解決方案。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表示,中文系作爲一個承載豐富文化與歷史遺產的學科,對於文化傳承和教育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文系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場所,更是文化、思想與價值觀交流的重要基地。因此決定停招中文系不僅是世新大學自身的一大損失,更對整個社會文化造成威脅。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提到,中文系老師除了爲中文系學生服務外,更在校內開設了許多通識、大一國文課程,中文系選修課程亦向全校所有希望增進自身文學素養的學生開放。學校停招中文系的決策如若通過,加之校方並未明文承諾和保障老師們停招後的出路,爲了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及經濟現實考量,老師們必需考慮另謀他路,屆時不但影響中文系的課程資源,也對全校學生的受教權有所影響。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認爲,世新大學作爲一所傳播大學,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傳播類人才。走出世新大學的學生們,未來多是臺灣社會傳播媒體的中堅力量,我們未來接觸與締造的,是新聞、電影、電視劇等,與大衆息息相關的文化媒體。中文根柢是媒體人基石,換而言之,這是理應最重視「內容」的大學,而這樣毫無疑問應重視傳播與品質的學校,如今卻決定要停招中文系?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指出,大學是具有公共性的,一所大學、一個科系的存在並非僅爲所謂的「招生率」,而在於能夠給社會帶來的效益。一所以傳播作爲其招牌的大學,卻開了全臺大專院校中,針對中文系大學部的第一槍,其影響遠超出世新大學本身,這究竟是想傳達怎樣的一種價值觀?這無異於公然告訴社會大衆:「世新所謂傳播,僅爲技藝,卻無最重要的人文社會內涵。在如今的時代下,人類的思想與文化已經不是社會必需品,唯有流量是王道。」世新作爲一所老牌傳播大學,卻只重視技藝、忘了追尋「我們究竟想表達什麼」豈不是與傳播這條道路上、衆多前輩們的理念背道而馳?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強調,學校高層不斷強調招生率不足,卻始終拿111學年度的54%招生率說話,但今年112學年度的招生率已達87%,更甚於去年的數值,學校爲何只選擇性地揭露往年數據?又爲何在招生率已明顯提升的本學年度,突然提出中文系招生不足 ?
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說,本次停招說明會時間爲校定期中考後一週,而部分課程因進度較慢選擇延後考試,導致期中考與說明會的時間相撞。定於期中考期間向學生召開說明會,是否故意爲之?學生本就承受期中壓力,校方在此時傳出將停招中文系,亦未安排相應的心理輔導,中文系大部分學生都受此風波影響,試問校方此舉,是否要讓學生在期中放棄學業,去爭取自己本應享有的權利?
關於校方提出的少子化衝擊論點,世新大學中文系學會強調,是當前許多高等教育機構所面臨的實然挑戰,但這不應成爲犧牲核心學科、忽略教育多樣性和文化責任的理由。相反,這正是我們需要更加重視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批判性思維的時刻。誠如十月時,臺灣演義介紹世新大學創校人成舍我先生的專題中,前校長成嘉玲女士所言:「不能因爲經費減少或者學生減少,我覺得不能(因此)不投資學校,所以我們要繼續的投資。」憶起成舍我先生,陳校長亦提及他「再小的東西,他也是非常珍惜;再大的東西,他也願意投資。」一所傳播學校的中文系,便是那個即便小也應珍惜、即便大也該投資的存在。當少子化成爲各大專院校共同問題時,學校應該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而非隨意地削減或取消重要學科。